2010-11-17

蘋論:為甚麼盛會之後會有一場大火

前天,上海冲天大火發生不久,內地青年作家韓寒即在他的博客發表《 2010年,上海大火》的貼文,詳述他在大火發生幾分鐘後就來到起火大樓附近,目睹大火的全過程,並拍下照片鋪到網上。韓寒在貼文上說:「我發現每次盛會之前,會放一場煙花,但每一次的盛會之後,會有一場大火,奧運之後的央視大樓,世博會之後的居民大樓,後者更為慘痛」。韓寒寫此文時,媒體公佈死亡人數是 12人,他根據現場所見,估計遠遠不止此數。筆者執筆時,公佈死者是 53人,另 50多人失蹤。但從 28層全部焚毀來看,這數字恐怕也遠低於事實。

「每一次盛會之後,會有一場大火」,若說這是天意,筆者恐怕又會落入「天譴論」所惹來的萬箭穿心。但如果說正是由於中共當局把幾乎所有的焦點與精力都放在「金玉其外」的盛會之上,從而忽略了內治與民生民安,以致對大火初發時缺乏應急措施,或設施不足以救援,終使可救之小災釀成重大死傷的重災,這天災與人禍之間,應該也有必然性的關聯吧。

起火的是高度排不上號的 28層建築,韓寒現場所見,水槍只能射到六、七層樓,其中一架雲梯可以噴到 20樓以上,其餘雲梯只能到 10幾樓,直升機在天空打轉卻「救援無果」。救援時機也「肯定不算早」,「至少在濃煙升起以後 10多分鐘,才在現場聽到了第一聲警笛。」因此,消防從設施到意識都嚴重不足。是全幢樓「自然燃燒完畢」,火勢才算控制住。

「金玉其外」不僅指奧運、世博這些盛會,更應指城市建設與國家工程的暴發戶心態。城市建築都追求高度,追求外觀的美輪美奐,而不重視人民真正的生活品質與安全。就以起火的 28層建築來說,韓寒說,「這是一棟好好的大樓,外表並不顯得破舊,我並不明白它圍着一圈在翻修甚麼……消防意識的薄弱以及莫名其妙的翻修都是這個災難的原因」。

但這就正正是中國今天的政治現實與社會現實:面子第一,外觀最重要,政府錢最多,掌權者辦盛會辦大事的能力也最大,蟻民們不但沒有政治權利,沒有憲法所承諾的公民權利,甚至連呼寃的權利也沒有。政府聚焦在「金玉其外」,卻任憑內政「敗絮其中」。在汶川地震的無助災民之後,我們又一次在螢幕上看到上海大火的呼天搶地的災民。

韓寒的貼文最後說:「有人說,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全力救災,沉痛的悼念死者,不應該去追問和追究一些問題來添亂和說風凉話,這不合時宜。但你若不追問,這很快就變成不可抗力的天災,然後官方順勢和諧媒體,最後變成他們給自己慶功。在我們大大小小的災難面前,這已成不變的定律。你不能因為永遠得不到答案而遷怒那些提問的人。所以,你的問題是甚麼?」


筆者的問題回到我們更感關切的香港。大亞灣洩輻射事件,是否因為只是「一級」,對公眾安全無影響,因而事隔三星期才在網頁公佈?冠冕堂皇的推托理由就是為免引起恐慌。核電廠的安全涉及香港 700萬市民的生命,特府與中電是否應提供核電的即時透明度,俾市民通過立法會與傳媒監察?香港傳媒是否要追隨中聯辦宣傳部長郝鐵川所說,「媒體有義務協助政府執行應急措施,暫時收窄自己(監察政府)的權利」?如果我們已忘記了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災難的話,那麼上海大火的災難也在在提醒我們:媒體不能被和諧,任何時候都不可放過質疑的權利,尤其是面對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國家,和越來越多敗絮的香港。

李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