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

邏輯思維小測驗

朋友傳來幾個智力小測驗,是對一個人的邏輯思維的考察。幾個問題不難,但必須立即回答,不能花時間細想。

第一題是:你參加賽跑,追過了第二名,你是第幾名?第二題是:你參加賽跑,追過了最後一名,你是第幾名?第一題如你回答是第一名,那就錯了,因為你追過第二名,你只是取代他的位置,你正是第二名。

第二題如你的答案是倒數第二名,那你也錯了。既然是最後一名,你從哪裏追過他呢?莫非你從場外走進來?所以答案應是:不存在追過最後一名的情況。

第三題你只能在腦中盤算,不能用紙筆或計算機: 1000加 40,再加 1000又加 30,再加 1000又加 20,再加 1000又加 10,總數是多少?你會回答是 5000嗎?那就錯了。正確答案是 4100。

第四題是: Mary的父親有五個女兒,第一個叫 Nana,第二個叫 Nene,第三個叫 Nini,第四個叫 Nono,請問第五個叫什麼?你會回答叫 Nunu嗎?錯了。當然是叫 Mary啦。不要忘了題目是: Mary的父親有五個女兒。

第五題是:一個啞巴想買牙刷,他模仿刷牙的動作向店主表達,成功完成購買。如果一個瞎子想買一副太陽眼鏡,他要如何表達?是模仿戴眼鏡的動作嗎?錯了。答案是:他只要張開嘴巴說就可以了,因為他是瞎子,不是啞巴。

五道題,我都答對了。因為年輕時讀和寫過邏輯學,知道犯錯往往是被不相干的語言誤導,故必須緊扣題目作思考。讀友們不妨試試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李怡

2010-10-26

余杰: 我被北京警方非法軟禁

從本周以來,我已經被北京警方非法軟禁在家五天了。他們說,最近很緊張,上級下了命令,我們只好執行,請你理解吧。我問,究竟是甚麼原因呢?他們說,我們也不知道。我問,要持續到甚麼時候呢?他們說,我們還是不知道。近期北京連續降溫,一個通宵守候在樓下的員警委屈地說,我也不想這樣啊,我都凍感冒了。

溫家寶先生,你知道是誰下的命令嗎?你在美國訪問的時候說過:「人們對民主和自由的渴望是不可阻擋的。」你又說:「我將我的政治理念歸納為四句話:讓人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讓人感到安全可靠,讓社會充滿公正,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溫家寶先生,你的政府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關進監獄的做法,你的員警們非法軟禁劉霞、丁子霖和我的舉動,不正是你的四句話的反面嗎?你為甚麼假裝甚麼都沒有看見呢?

上帝讓人滅亡,首先讓人瘋狂。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中共的每一步的回應,如果用「公關災難」這個詞語來形容,實在是太輕了。近日來,中共上上下下,像一群無頭蒼蠅一樣,不知所措地往牆上亂碰。他們將劉曉波的親人和朋友軟禁在家,彷彿這樣就能封鎖消息、恐嚇親友、維持穩定。但是,任何一個非法行為所付出的代價,都如同自己親手撬鬆當權者統治合法性的基石。

我要公佈兩個國保人員的名字與電話:朱旭,一三七○一三五七七七○;王春輝,一三九一一八三二七四四。前者就是七月五日對我進行傳喚,恐嚇我放棄在香港出版《中國影帝溫家寶》的北京市局的國保小頭目;後者就是敏感時期常常來監控我,「六四」當天還陪同我去圖書館的朝陽區國保的更小的頭目。每一個有良心和正義感的人都可能給他們打電話,譴責他們的惡行。當然,更該譴責的是這個制度的總頭目胡錦濤和溫家寶。

關於王春輝這個比我更年輕的國保人員,我的朋友、也是經常被他們騷擾的媒體人王光澤跟我談起過這樣一段逸聞:就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劉曉波被判處重刑的那天,他主動給王光澤打電話說:「你看劉曉波的下場多慘,現在兔死狐悲了吧?」而在二○一○年十月八日,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王光澤主動打電話給他:「你還記得去年你的電話和你說的那個成語嗎?」王春輝說:「我知道你很高興,就在家裏偷着樂吧,千萬不要有甚麼行動!」

是的,從兔死狐悲到在家偷着樂,一悲一樂,發生變化的不僅是情緒,更是時勢,歷史的天秤已經從暴君向民間傾斜。今天,我們雖然只能在家偷着樂;但是,明天,我們將走上街頭狂歡,為劉曉波所憧憬的自由中國的到來而狂歡。到了那時,將有多少助紂為虐的國保員警,只能躲藏在黑暗中哀哭切齒呢?

2010-10-25

金漬

很多讀者以為我最喜歡日本,其實我對韓國,更是情有獨鍾。當然,也愛上了他們的國食泡菜 Kimchi了。一直把 Kimchi寫為「金漬」。

最近在一篇報導中看到,「金」字,在韓語中唸成了 Geum,才知道是錯誤。原來,它是沒有漢字的。近來韓國泡菜的價格大幅高漲,主要的原料失收,白菜由一棵二點五美金加到十四塊美金,合港幣一百多,其他的蘿蔔、辣椒和大蒜也是幾倍地上漲。

所以,韓國人叫它成「金」了,發音從 Kimchi變成 Geum-chi。本來,這是家家戶戶,一代傳一代在家庭做的。當今大家買不起,都紛紛到超市去搶購大公司機器生產,當然都說味道差了許多。報紙上的社評把這個現象說成「國家悲劇」,而《東正日報》的頭條是:「世紀大災難」。

皆因韓國人不可一日無此君,就算是光顧中華料理,或者西餐廳也得奉上一碟泡菜。政府沒有對策嗎?總統李明博下緊急命令,向中國買一百五十噸的白菜和蘿蔔,但又受反對黨攻擊,停止再度輸入。韓國人民一向愛國心重,強調自供自給。

這一來可慘,有些餐廳,連泡菜也要收錢了。對日本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的韓國食肆,泡菜另算。

可是韓國本身,這是自古以來的免費奉送傳統,人民嘩然。美國人也不了解這種現象,要解釋給他們聽的話,唯有說:「你們有沒有試過,加在熱狗裏面的番茄醬要收錢的呢?」「捱一會吧。」韓國人說:「這種苦難的日子總會過,白菜蘿蔔的失收,不會維持太久。」

是的,韓國是一個刻苦耐勞的民族,被外國統治、受歧視、經內戰,但最後都能把文化發揚光大,當今連日本也要接受韓流韓風,又影響整個東南亞,韓國人捱點劣貨泡菜算不了什麼,好日子會來。 (蔡瀾)

王慧麟﹕經濟獨沽一招的迷思

【明報專訊】特首的施政報告,原本是想展現其宏觀及遠見之一面,但看完整份施政報告,我反而有一種感覺,香港是不是已經走入英國殖民地獨立後必然出現的狀態:人權及政治空間逐步壓縮,貧富逐步拉闊之路呢?更重要的是,經濟活動進一步高度集中及圍繞於以地產為核心的產業,進一步依附國際經濟秩序,失去經濟主導權呢?

英國殖民地歷史

土地與階級的歷史

人民對土地之執著,政府對土地價值之沉迷,土地法律對地主之保護,並非香港專利。在英國殖民地歷史中,就是土地與階級的歷史。

英國殖民政府在佔領了肯尼亞後,發覺其地大物博,最好用來搞農業增收,遂以低廉的租金,吸引白人到肯尼亞開墾土地。結果當然是非洲黑人土地慘遭沒收,白人建立了大規模莊園。二次大戰後,白人地主階級逼殖民地政府暴力鎮壓黑人的貌貌之亂*,但高壓之結果卻促成了勢如破竹的反殖運動,這是後話。

但白人可以挾持殖民政府作出如此政策,主要就是莊園土地有價,成為殖民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以至管治同謀,以至反過來,白人地主階級可以要脅及主導殖民政府的作為。在倫敦強力干預下,殖民地政府壓服了白人地主階級交還土地,代價有二,一是土地補償計劃,還地予黑人,有所謂的Million Acre Scheme。另外,在獨立憲法內,有一條關於收地必須賠償的保護財產權利(The right to property)條文。

肯尼亞獨立前後,黑人專業人士、精英及親政府的官員取得高質素的大莊園,至於普羅大眾則繼續迫在一大堆面積細小的次等土地。前者土地沒有充分耕種利用,後者土地愈耕愈貧瘠。但新政府則依賴新的黑人地主階級,建立新的管治同盟。正如Christopher Leo所說,新黑人大地主階級的產生,純粹是為穩定管治需要,他們成為了新管治同謀。但是,從殖民地以來,大地主與小農民之間的矛盾,沒有解決。

在津巴布韋,為了保障白人地主之權益,憲法第16條非常強力的制約,明令國家獨立後之10年,不得在沒有賠償下,強徵土地。當時英國政府撥出大筆經費,賠償白人,讓白人把土地交給新政府重新分配予黑人,但進度緩慢。在獨立10年後,津巴布韋屢次修訂憲法,強徵土地,視憲法的保護財產權如無物。當時總統穆加貝希望透過強佔白人土地,製造新一批的地主階級支持者,以期永續執政。然而,穆加貝的極端措施不但摧了白人地主階級,更摧了當地的農業經濟,因為新冒起的所謂黑人地主,基本上只是流民,不擅生產;而且更因白人地主走了,令津巴布韋出現饑荒,由非洲南部糧倉變成農產品入口國,可謂一大諷刺。

基本法使地產商可放心起樓賣樓

上述情突顯了一個政治及法律的現實:第一,政治上,新獨立國家往往期望在獨立之後,摧白人地主階級,藉還地於民的漂亮口號,培養新的地主階級作為共謀,以鞏固政權。但新的地主階級成立後,不能保證經濟一定高度發展。Colin Leys認為,西方跨國資本家把出口的農產品價格舞高弄低的時候,就會嚴重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另外,津巴布韋的土改,說穿了是藉「還地於民」口號,摧毀白人地主階級,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建立及利用新的地主階級作為政權的共謀,結果弄至國家一窮二白。

第二,儘管一些獨立國家的憲法內,有保護財產權的條文,但是,到了政權需要解決土地矛盾,這些維護私產的憲法權利,形同虛設。新政權為私利也好,為政治籠絡也好,掠奪白人土地,摧白人地主階級,不惜修法廢法。所以,有論者就指出,為了進一步維持獨立前的自主市場經濟秩序,可以進一步把有關的體制運作寫入憲法。只要把修改憲法的程序弄得極為困難,那麼就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延續。

《基本法》就是這種思維下產生的事物。《基本法》第105條保護了私人財產權,第106條確保了預算量入為出的原則,第120條延續了香港土地的租約。第105條與其他條款如第39條等,令香港私人及法人財產不會無償收回,使地產商可以放心起樓賣樓。土地收入有價,印花稅、地租、差餉等繼續徵收。另外,在預算量入為出之下,政府不能隨意轉換土地及建立新地主階級作為管治同謀,又或者運用、轉變、修改土地資源來推動經濟發展,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影響政府收入。在量入為出之下,保守的香港官僚,不敢隨便利用擴張性的公共財政政策來規劃經濟發展。

官員承認 對地產商束手無策

更重要的是,《基本法》要求維持金融中心地位,令香港地產市場更全面地與外國資本市場掛。香港要壓抑樓價更會損害國際基金以至中國投資者的利益。翻開過去幾年的報道,高調涉足香港地產市場的有印尼De Monsa基金、美資TPG Axon基金、美國某州份的退位基金,甚至有內蒙的鄂爾多斯市富商所組成的買樓基金。

港府有憲法的責任去維持金融中心地位,就不能大力打擊樓市,嚇走資金,又或者像其他國家,限制非當地人買樓,因為國際基金就會聯同大地產商,一齊逼政府就範。事實上,政府即使有魄力扭轉地產主導下的經濟秩序,也礙於法律責任,不能亂來(因為隨時要面對司法挑戰及被指違反《基本法》),更何是一個認受性低的政府,怎可以與國際資本市場對幹呢?

所以,政府官員呼籲市民置業要小心的論述,反過來說,是承認了政府面對地產商,確實束手無策。現在的特區政府,獨沽一味地搞以地產為核心的產業,令香港全面依賴鄰近地區以至國際資本市場,再加上《基本法》的憲制責任,不得不維持地產主導/霸權。政府任由大地主主導香港經濟,而不嘗試改變的話,市民的經濟主導權會一步一步地喪失。日後要扭轉這個經濟秩序,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貌貌之亂(Mau Mau Rebellion)是1952-1960年時,肯尼亞的一場反殖運動。有說貌貌一詞,是指信奉傳統宗教信仰的原住民。50年代初,屢有白人地主被殺,殖民政府指係貌貌之信眾所為,於是展開大規模的鎮壓運動。肯尼亞民族主義者指出,殖民政府藉貌貌信眾暴亂為理由,鎮壓二次大戰之後不斷壯大的反殖運動。


■延伸閱讀


Leo, Christopher (1984), Land and Class in Kenya, Toronto University Press
Allen, Tom (2000),

The Right to Property in Commonwealth Co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海札記﹕狂谷人流 世博客量提前破7000萬

【明報專訊】

上海世博會參觀人數終於「完成任務」,昨日上午累計突破7000萬人次,刷新了世博遊客數量,而10月16日更創下103.3萬人的單日參觀人數紀錄。之前外界對世博會能否達到7000萬參觀人次的懷疑已屬多慮,由於超預期的客流「突襲」園區,園方不得不再度動緊急應對措施。
園方發短訊「不要前往」

早前筆者和幾個朋友聊起世博「7000萬」目標,有來自國有銀行的朋友說,他們銀行又開始向員工發放世博門票,鼓勵大家去參觀。另一個央企朋友說,他們公司周末組織員工去參觀世博,但不是每個同事都有機會,能否去要靠抽籤定。

顯然,這樣的組織是有效的。翌日中午,許多上海市民的手機陸續收到消息,稱由於世博會現場參觀人數過多,園方建議大家不要再前往園區。從上海世博會舉辦到現在,「不要前往」的消息還真聞所未聞。

誠然,去現場參觀的不僅是由企業組織的「員工團」,還包括許多取得免費門票的人。一個朋友抱怨:現在園區簡直不是世博會,而是人博會,但是畢竟一張門票要160元,不用又太可惜。在這種心態影響下,許多手裏尚有餘票的遊客也趕搭「尾班車」,加入參觀人潮。


「不是世博會 是人博會」

其實園方早預計到世博會有「尾班」人潮,並推出多項舉措。譬如允許參觀者使用普通票換購指定日票,這使得10月國慶節長假期間參觀人數明顯提升,預計10月最後一周的遊客人數,也會因此比原先預定的有所增加。

再者,園方推出80元一張的夜場票,也對提高人數有明顯幫助。因為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分流參觀人群的作用,令上班族可以在放工後觀博,無需擠在周末。世博當局曾提出「世博不僅是上海的世博,更是全國的世博,世界的世博」口號。單從這個宏偉的人數上來看,這句話說得恰到好處,因為這7000萬中,有你,有他,也有我。

台灣各界不滿東京電影節遭大陸打壓

在日本東京影展上台灣代表團遭受中國代表團打壓在台灣朝野引起反彈。

第23屆東京國際影展周六(23日)在東京六本木開幕,中國代表團團長江平不滿台灣代表團以「台灣」名義出席,要求改成「中國台灣」或「中華台北」;率領台灣代表團的新聞局電影處長陳志寬堅不退讓,雙方最後都未踏上綠地毯。

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周日表示,事件發生後,從大陸國台辦並沒有掌握相關情況來看,大陸代表團的團長應該是犯了嚴重錯誤。

吳敦義還表示台灣代表團歷年來都是以台灣的名義受邀,這與奧運會模式並不相同。

吳敦義批評大陸代表團的要求「橫蠻」,並重申兩岸要朝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中國大陸必須正視「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存在的事實。

台灣新聞局長江啟臣也表示,東京影展屬於文化活動,中國代表團的打壓舉動,嚴重侵犯了台灣電影人的權益。他還呼籲中國不要以政治手段干預電影文化交流。

而台灣反對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周日也表示中國對台灣主權的打壓從來不會鬆手,告誡國民黨馬英九政府不要太浪漫也不要太天真。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說,東京影展無關政治也會被中國打壓,可見馬政府「外交休兵」說法太一廂情願。

國民黨籍立委周守訓表示,希望這次打壓只是大陸代表團團長片面的決定,而不是大陸官方的指令,否則兩岸交流上難免會受到衝擊。

周六由於中國代表團不滿台灣代表團以「台灣」作為名稱參加2010年日本東京國際影展,雙方分別召開記者會指責對方。

中方的團長江平說,堅持台灣必須以「中國台北」或者「中華台北」為名參與走上綠色地毯鋪成的星光大道,並且威脅將抵制包括日後在內的所有影展活動。

台灣的團長陳志寬則說,名稱是和主辦單位早就聯絡安排好的,拒絕退讓。

結果雙方都沒來得及走上星光大道,中國代表團也沒有參加當天的宣傳活動和晚宴

2010-10-21

日本余市 20年 (1988)


終於喝了前年被權威雜誌( Whisky Magazine)選為全球最佳 Single Malt Whisky(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日本余市 20年( 1988),果然名不虛傳。之前慕名喝過余市蒸餾所其他年份的威士忌包括余市 12年、 15年及 17年,印象不太好。

跟艾雷( Islay)島的威士忌相比,它們幾乎可以說毫無特色,也沒有獨特的香味,感覺就像毫不起眼的路人甲乙丙一樣,記不起他們的樣子,想不起他們的名字。正因為余市的兄弟酒沒有甚麼魅力,對余市 20年的信心也打了折扣,遲遲提不起勁試這支日本威士忌的「皇者」。到上星期終於「的起心肝」試飲了。

沒有加冰,沒有加水,就這樣倒進清澈的高腳玻璃杯裏。酒的顏色比蘇格蘭威士忌淡一點,看來更接近琥珀色。酒在杯子裏晃動時留下了淡淡的琥珀波浪痕跡,煞是漂亮。端近鼻子時,嗅到的一股柔和,舒服的清香,像走進了一間清爽雅潔的樹林小屋一樣,精神為之醒一醒最令人印象難忘的是它的清甜味,是喝過的所有威士忌(日本、蘇格蘭、美國)都沒有的。

那一年余市蒸餾所採的水為甚麼特別甘甜,是不是帶有甚麼特別礦物質,令它如此與別不同呢!為甚麼它的兄弟酒失去了這份甘甜的泉水味呢?喝完最後一口後忽然想起,一九八八年日本還未踏入泡沫經濟的瘋狂期,也許蒸餾所的釀酒師還沒有被天天升、日日漲的股票、樓價弄的頭昏腦脹,還可以專心致志做好釀酒的工作。這份專心讓麥芽、泉水、釀酒技巧可以好好結合,成就了一支好的威士忌。到九十年代泡沫漲了又破,從酒廠到釀酒師都有點心神不屬,釀出來的酒自然不這麼棒了!這個解釋雖然是酒後想出來的,但我覺得或許有點道理!

2010-10-19

吳志森﹕「置安心」 地產商「至安心」

【明報專訊】大約10多年前,董建華推出「首次置業貸款計劃」,低息貸款60萬港元,給首次置業的家庭買樓上車。一個家庭的幾兄弟,成功獲批這筆天掉下來的餡餅,興高采烈四出尋找合適的單位。終於在新界區找到600呎單位,250多萬,三成首期70多萬,還欠近20萬。拿出儲蓄,勉強湊夠數,決定買下這個單位。由於手頭緊絀,跟業主逐千元講價,至深夜,終於成交。

那個時候,利息不像今天的低,250多萬元的單位,幾兄弟微薄的薪水,供得非常吃力。他們的家庭負擔相當重,樓價高企,本來不打算置業,但因為有政府的貸款,而且死線臨近,有「數」不用,會覺得很「蝕底」,反正都要上車,匆匆把房子買下來。

不到幾個月,樓價插水式下跌,未幾,變成負資產。在金融風暴下,幾兄弟如何渡過難關,有沒有不幸被裁員,供不起而被迫賣出單位,還要拿巨款贖樓,有沒有引起家庭糾紛,我不知道。但這個真實故事,是當年成千上萬負資產的其中一個,因「首置」而中招的例子,大不乏人。

比「首置」更陷阱處處

重提陳年往事,是因為這幾天來,曾蔭權特首鄭汝樺局長,把他們精心設計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說成是九優十二優的居屋優化版,吹捧幾乎只應天上有。細仔分析,「置安心」可能還要比當年的「首置」更為陷阱處處。

大話怕計數。一家四口,3萬收入,30萬資產,1萬元租住房協「華而不實」的「置安心」單位,5年回贈30萬元租金作首期。5年後,如果單位市值380萬,七成按揭,114萬首期,30萬資產30萬租金回贈,還欠54萬,5年內儲蓄54萬,即每月要慳9000,1萬元租金,剩下的1.1萬,要包家用、交通、膳食、置裝、醫藥、書簿費課外活動補習費,還有可能一家人到外面吃餐飯睇場戲嗎?

最要命還不在這裏。租住「安心屋」5年後,即使再多等兩年緩衝期,如果到時樓價大升,首期遠在負擔能力之外,又或樓價急速下滑,不知何時見底,兩種情,都使「置安心」租客陷入天人交戰的兩難。眼見30萬元租金回贈即將到手了,如果不上車,30萬元就報廢,不用白不用。這30萬是回贈,是白給你不用還的,當年60萬「首置」是貸款,雖然低息也要還。「置安心回贈」與「首置貸款」性質類近,但誘惑力更大,壓迫性更強,無論樓價升跌,走勢如何,都會被這30萬回贈逼向牆角,非要入市不可。10多年前因首置貸款上錯車變成負資產的歷史,在「置安心」將會重演。

回贈到手,首期東借西湊,租客還會買回那住了5年的舊樓嗎?屆時,這批「置安心」租客,又會一擁而上,成為新樓救市托市的生力軍,「置安心」計劃,至安心的,當然又是主宰香港命運的地產商了。

盤點中日“釣魚島事件”背後的美國因素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8日載文《中日“漁船事件”背後的美國因素》,摘要如下:   

中日釣魚島海域發生的“漁船事件”引起了各界對於中日關係的熱議,然而在反思此次事件時,我們卻不能忽視那個不在前台的大國——美國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既是此次事件發生的背景提供者也是最終解決的推動者。 美國因素對日本政策決定的巨大影響   

一、事件發生時的美國因素: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美關係一度受挫。在美國與亞洲關係上,美國開始從正面對中國開展攻勢。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的表態首次出現在1996年,當時代理助理國防部長卡特•坎培爾表示“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日本施政下的領土,尖閣群島(釣魚島)屬於日本施政下。”但是在隨後很長時間內,美國沒有對此有相關的表態。

但是,今年7月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亞細安區域論壇,ARF)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明確表示“確保南中國海安全通行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意在牽制中國,中美外長則在會上激烈交鋒。8月16日,在回答日美安保條約是否包括釣魚島時候,美國助理國務卿庫勞力表示,“回答是yes。”漁船與日本巡視艦相撞可能是偶發事件,但是日方的隨後的扣押行動則並非偶然反應。簡言之,在看到美國試圖牽制中國(特別是在海上)的傾向,日本也試圖乘機試探美國的決心,這正是事件發生的國際背景。(日本執政黨選舉則可能是事件的國內背景)   

二、事件發展過程中的美國因素:事件發生一周後,日本決定先釋放中國漁船和船員,但是繼續扣押船長,並等待美國的表態。9月14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庫勞力表示“希望中日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糾紛),但是日美同盟是亞洲安全保障和和平的基石。”美方的表態讓日本看到了美國支持日本的希望,《讀賣新聞》在9月18日的評論中就指出,該助理國務卿的表態與克林頓國務卿的表態是一脈相承的,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日本的“信心”。

三、事件解決中的美國因素:9月19日,日本決定延長扣押船長,中方採取嚴厲的反制措施,美方的態度開始轉變。9月20日,美國副國務卿斯坦英博格指出“最重要的是在複雜的情況下開展連續性的對話,進行對話是最好的辦法。”這是美國對於中日關係惡化表示出的擔憂。隨後這位副國務卿還說“良好的中日關係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但被問及美國的立場時候,他則表示“美國的立場是一貫的”,而沒有涉及日美同盟的詞眼。9月22日,卡特•坎培爾助理國務卿在接受《讀賣新聞》的採訪時就中日“漁船事件”評論道,“美國與日本有著非常強的安全保障合作關係,但同時也同中國保持著緊密的合作。希望兩國能夠通過做出最大限度的外交努力來解決問題。”   

9月23日,日美外長會談,雖然日方媒體在次日都集中報道會談內容涉及“美國國務卿明言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尖閣群島(釣魚島)”,但是翻看庫勞力助理國務卿在日美外長會談後舉行的吹風會上的發言記錄,完全沒有涉及相關的內容,至於雙方究竟談了些什麼目前尚不清楚,但是至少說明美方沒有支持日本的公開表態。23日下午,中國溫家寶總理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談中沒有涉及中日領土爭端的問題,反映出美國不願意捲入中日衝突的心理。而隨後舉行的日本首相菅直人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談中,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奧巴馬總統表示希望和平解決爭端。日本檢察機關做出釋放船長的決定就發生在日美首腦會談後不久。

日本外交尚未擺脫日美同盟框架   

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日美關係是同盟關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同盟困境”,即對於“捲入”和“拋棄”的擔憂。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最大的擔心莫過於“捲入”中日爭端,但同時又擔心不對日本做出一定程度保證,日本可能會“拋棄”同盟。因此美國一直採取模糊的“一貫立場”,即(1)對於釣魚島的領土最終歸屬問題不表態;(2)該問題應當由當事國家通過和平方式解決;(3)釣魚島處於日本施政下;(4)根據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日本施政下的領域適用該條約。美國的這個一貫立場反映出美國既不願意捲入中日間的爭端,又不得不照顧同盟國日本立場的矛盾心理。   

但是當中日衝突嚴重升級的時候,美國的立場逐漸鮮明,即不一定會為此犧牲中美關係,因為中美關係是全球範圍內的合作關係。日本沒能獲得美國將在中日爭端進一步升級時一定會不惜代價使用“日美同盟”來對抗中國的保證,而日本一意孤行的話將可能會面臨被美國“拋棄”的危險,權衡利弊,最終決定放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此次事件也是日本試探“日美同盟”的有效性和中美日三邊關係的一次嘗試。   

從日本外交的角度來看,日本在面對中國崛起等國際關係新挑戰時刻,仍然沒有擺脫依靠日美同盟的單一思維框架,這顯示它對中國外交和亞洲外交仍然缺乏戰略性和系統性,這是擺在日本面前的重大課題。

2010-10-18

畢業了

施政報告,曾特首離任即,在報告中給「繼任人」埋地雷。例如,什麼「扶貧基金」,富豪捐五十億,政府陪着給五十億(實際上是香港的納稅人硬給綑綁五十億),由富家子唐唐管理,這筆錢如何花,誰來受惠,將來必喧爭不休,這就是給唐唐埋地雷。

此外,什麼「置安心計劃」,讓市民先租房子、後置業,四年後開始生效,這一招,也很聰明地攔截了另一個叫 CY的對手,不讓他搞「八萬五」──想重建居屋,別「思歪」了,有老子這道關卡設在這裏,休想繞過去。今年的特首施政報告,教人看了感動,政治家曾蔭權,終於成功了。

偉大的政治家要立言、立功、立德,為後世留下影響。一肚子壞心眼的失敗者,把政治家留下身後的影響力,叫做「埋地雷」。記不記得主權移交之後,董特府瞎折騰、施政失敗,一味大罵「港英留下地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一個政府快捲鋪蓋了,給下一任埋幾顆地雷,天公道地。克林頓給布殊埋下銀行次按危機的地雷;布殊給小黑子埋下伊拉克戰爭的地雷,小黑子眼看只幹一任,也給下任美國總統埋下國民保健大計的地雷。英國白高敦卸任了,也給金馬倫埋下移民人口爆炸的地雷。董建華也給小曾子埋地雷:八萬五、母語教學、高官問責制,讓小曾頂承爛攤子。

現在,好不容易快熬過七年了,給下任埋地雷,是政治家向歷史交卷的一個重要課題,不給下一任出幾道荊棘滿途的大難題,還能是個人嗎?除了西方的地雷政治學,欣賞繼任人──特別是對家的政黨──給地雷炸得焦頭爛額的慘狀,中國政治的特色,歷來更鼓勵「靠害」這兩個字。

曹操兩千年前說得很白:「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毛澤東死了,也給華國鋒和鄧小平留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大地雷,曾蔭權為什麼不可以給下一任──他看不順眼的人──埋地雷呢?香港人政治無知,其中一大病症,是視「埋政治地雷」為一種不道德行為,這是不懂政治的無知小兒的夢囈。

小曾嚴正聲明,二十三條,他不立法,讓下一個去接炸彈,更是神來之筆。所以,曾蔭權的施政報告,年年都不怎麼樣,唯獨今年這一份最紮實最精巧。身為政治家,小曾學到了彭定康三分神髓,他畢業了!

(陶傑)

限制「發水」沒對症下藥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政府將收緊政策,限制地產商建發水樓,設立10%為「發水面積」的上限。有朋友問我,這是否等如以後買樓有九成實用?我這位朋友學貫中西,但依然對「發水」性質全無認識,相信普通市民對此都可能有所誤會。我有需要在本欄解釋一下。

其實,過去政府一直只規管地產商如何起樓,卻不規管地產商如何賣樓。地產商如果起大了面積,一定會被政府追究,可能連入伙紙也拿不到;但至於地產商在賣樓時說每個單位有多大,政府就不予理會。即使是今次,政府限制的,亦是地產商在建屋面積上可獲的寬免尺度,而不是針對賣樓面積上的發水。

政府批地,通常都有地積比例的限制。所謂地積比率,是指土地上可建的樓宇面積與土地本身的面積的比率。譬如,有一塊一萬呎的土地,如果地積比率是八的話,即是說土地上最多可以建八萬呎樓。有些必要的公共設施,如電梯房、火牛房、泵房、以至車房等,一直可以獲得寬免,不用計在地積比率上;但露台、電梯大堂、樓梯,以及走廊則需要計算在地積比率。九十年代末,政府為鼓勵地產商建露台,及擴闊走廊與電梯大堂,增加了這方面的寬免。

這項政策,對消費者不無好處。當露台需要計在地積比率時,地產商起樓都沒有露台,因為露台賣不起價。但現在起露台不用計地積比率,即是每個單位的面積不用減少,還可以加建露台一起賣,地產商當然樂於為所有的單位都設露台。結果,近年所有新建的住宅樓宇,都有露台。這種設計甚獲消費者歡迎。

現時,政府所謂的限制發水,就是減少這種寬免。其結果將會是,以後起出來的樓,露台面積會減少,地下大堂會顯得局促。我很懷疑,這種限制是否真正對消費者有利。

消費者其實不反對有露台及寬敞的地下大堂,他們反對的是,地產商在賣樓時把政府的寬免也用來賺錢。消費者覺得,既然政府不計地積比率,等如地產商不用付額外的地價,那地產商就不應在賣樓時要消費者再付錢。最好是繼續讓地產商建大露台以及地下大堂,但賣樓時就送給消費者。大陸的地產商就是凡不用計入容積率(即香港的地積比率)的,都當贈送面積。結果,大陸的地產商都鬥誰的贈送面積多,消費者成了得益者。

現時,政府雖打算限制地產商在地積比率上的寬免,但仍有10%的「發水」上限。這些不許地積比率興建出來的面積,部分依然可以用來賣給消費者,如露台就是。但為甚麼政府不計地產商錢,卻容許地產商計消費者錢呢?不解決這個問題,怎算對症下藥?


(轉載自2010年10月18日am730C觀點)


2010-10-15

開香檳

紐西蘭七級地震,一個人也沒死,南美洲的智利礦井倒塌,幾十個礦工困在地底兩個月,終於安全救出,全體工人生還。

世界上的蠢人和壞人氾濫成災,但幸好還有些優秀的人群,在野蠻和兇惡之中,提供了高尚的人事和情操。

智利的礦井,採用歐美的建材,結構堅固,即使煤坡倒塌,沒有把人活埋。出事之後,礦工因在地底,叫天不應,很自然地,工人之中出了一個領袖,他的性格比較剛強,臨時指揮行動,他鼓勵工人用有限的地下水源,先給自己洗臉,,不要哭哭啼啼,保持人的尊嚴,在心理上,先立於不敗之地。

弟兄們馬上服從他的領導,在礦井下開朗、樂觀、大家談天說笑話,等待救援。他們沒有誰不服氣誰,四分五裂自相踐踏,行為像第三世界:明明大家都在地獄裏,活得如螻蟻一樣廉賤,其中一個,忽然天上掉下來一個獎杯,其他人一臉煤灰,即開始自相殘殺,互捅刀子,面部五官扭曲,喧嘩一片:憑什麼是他,當了老大?

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智利礦井裏那幾十個南美洲工人的生死。人救出來了,一個也沒有死,大家拍手歡呼,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幸好,上帝原來優先地選擇性地,回應了一些比較優秀的民族在苦難中的禱告。美國的奧克利公司向礦工捐出一批墨鏡,怕他們在黑暗中困頓七十日,眼睛適應不了烈日。美國 UPS航運公司,免費運載救援的鑽孔機。

還有,希臘一家礦業公司的老闆,為出事煤礦的所有工人,包下一個來希臘渡假的酒店免費食宿,等大家到醫院檢查完畢,醫療完成,馬上動身。

還有智利的總統平納拉,民選,在全體礦工獲救的那天,他說:「這一夜,生命征服了死亡,希望戰勝了痛苦,我們永誌不忘。」( This is a night we'll never forget, one when life vanquished death, and hope triumphed over anguish)這是善良和勇氣勝利的一星期,因為智利的礦工得到新生。

他們在黑暗的底層,漫無天日,渡過的,幸好,只是六十九天,而不是不見盡頭的兩千年,叫全世界都開香檳。

(陶傑)

曾淵滄專欄:一位炒股人的故事

昨日遇上一位朋友,他是最早相信我說的牛市已到,並且買入中國建材( 3323)的人,買入價為 4元。可是他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虧了錢,原因是當中建材股價升上近 7元,然後往下跌時,他賣掉了,之後股價上回 9元再追,追入後曾經嚇倒,因為股價回跌至 7元,可幸是他沒有賣掉,之後股價再回升至 9元後便匆匆賣掉,打平離場。

可是當他賣了股票之後,股價便一飛冲天,直上 17元,忍不住再追,但是沒多久,股價再跌,反覆下跌,一跌再跌,越跌越怕。終於,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後,以 12元的價格賣掉,算一算,是虧了。貪婪、恐懼同時存在昨日,中建材股價升上 20元,該不該追?貪婪與恐懼之心同時存在。貪婪,是因為近日傳媒大力宣揚建材下農村;恐懼,因為中建材這隻股在幾個月前令他虧了錢,而且從去年年中至今年年中,股價反覆下跌了足足一年,跌得令人失去耐性。

是的,一個大牛市,不是永遠一帆風順的,其間大起大跌,沒有足夠的耐性是捱不過的。當然,更多人是希望在這又起又落之間,能不斷地高沽低追,賺更多錢。可是,更多人卻恰恰相反,是高追低沽,身在牛市中卻虧了錢,我自己知道自己不是短炒王,因此,就選擇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持有不放,耐心地度過一個又一個又起又跌的浪,等待股市真正進入大瘋狂時期才離場。何謂股市瘋狂期?甚麼才是大瘋狂?

2007年 8月至 10月股市泡沫爆破前 3個月,恒指急升 60%, 2000年及 1997年的瘋狂期,恒指皆是在短短的 3個月上升 40%,也許,這是值得參考的歷史數據。AIA就快上市,這是今年香港股壇盛事, AIA在許多國家地區都有業務,選擇在香港上市,這是有助推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這麼大型的企業上市,影子股是不是該炒作一番?性質最接近 AIA的影子股應該是宏利。曾淵滄

基思more人——動物宣示領地的啟示

九月下旬,我應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Geographic)的邀請,往非洲肯尼亞觀賞野生動物,這個旅程很有趣,那裏動物繁多,連我們乘坐的飛機即將降落營地時,亦看見許多動物例如牛羚和斑馬等在跑道上走來走去。

在這個大草原住了三天,生活在動物群中,我想,究竟人和這些動物有甚麼不同呢?

途中,我看見超過一萬隻動物站在河邊,等待甚麼似的。我問同行的一位科學家,牠們等甚麼。原來,這些動物在等過河,但大家都在等,只要有其中一隻郁動,而鄰近的動物又跟隨的話,其他動物都會跟過河。可是,動物學家到現時為止,都仍未找出第一隻動物何以會踏出一步的原因。

也許這些動物知道在牠們過河的同時,河中鱷魚亦正潛伏中;牠們也許以為,一起過河會比較安全。但我們知道,河邊其實一點都不安全。就是因為牠們一起過河,讓鱷魚知道了這個時機,明白在河邊等就一定獲得食物。

這些情景讓我想起,許多老人家和家庭主婦,不也是銀行家和投資銀行的美點?

途中,下了場大雨,將動物留下的氣味都沖走了。與此同時,我看見一隻犀牛四圍小便,去霸佔地盤;又有一隻河馬走入一群獅子的休憩地方,縱使獅子向牠咆哮,河馬依然不肯離開。結果雖然河馬沒有被殺,但被七頭獅子襲擊,負傷離開。

原來地盤是那麼重要的。就像釣魚島的情況一樣,大家各自宣稱這是自己的領土,甚至以軍演示武。其實我們有沒有比動物更聰明的處理辦法呢?

智利銅礦33名被困礦工全部獲救


33名在智利聖何塞銅礦地下被困69天的礦工全部獲救,智利全國上下沉浸在喜慶氣氛之中。

最後一名獲救的是54歲的礦工烏爾蘇亞。他是事故發生時的工頭,也是礦工們被困期間的領導者。
正是在他的分配下,礦工們靠著有限的食物在井下生存了17天,等到了救援人員與他們取得聯繫。
烏爾蘇亞已經被智利人譽為民族英雄。


智利總統皮涅拉在救生艙旁等待烏爾蘇亞,並在第一時間與他擁抱,向他表示祝賀。隨後在場的眾人齊唱智利國歌。


整個營救行動在24小時之內完成。據智利礦業部部長戈爾伯恩說,這超過最初的預期。


這次全球矚目的成功營救行動使智利全國上下處於歡慶的氣氛中,同時也激發了智利人的民族自豪感。


智利總統皮涅拉說,營救行動使智利形成一種全國團結一致的精神,在面對困難之際,顯示了它的真正價值。


他形容營救是生命戰勝死亡的奇跡,並說相信這次營救行動將令世界對智利改觀。


「奇跡」


營救這33名聖何塞銅礦的被困礦工的工作是於當地時間星期三(10月13日)凌晨開始的。
第一名獲救礦工阿瓦洛斯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3時10分(當地時間凌晨零時10分)升井。
獲救的工人由直升機送到附近醫院接受檢查。


智利衛生部長馬尼亞利奇說,獲救礦工不少人出現了嚴重的口腔疾病,還有數人眼部出現問題,另外還有一人被確診感染肺炎。


不過他說,他們的健康狀況實際上好於預期。


這33名礦工是在8月5日因礦井塌方被困在聖何塞銅礦地下的。他們被困的頭17天與外界毫無聯繫。


BBC在現場的記者評論說,如果不是這些礦工的家人在這17天中始終堅持營救行動必須繼續,這些被困礦工可能不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智利在發生礦難之前剛剛慶祝了獨立200週年,該國在1月份還遭受了8.8級強烈地震的襲擊。

溫總拜託黑龍江做國家大糧倉,保糧食安全守3條底線


【明報專訊】「國家大糧倉,拜託黑龍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如是評價黑龍江在全國的糧食供應地位。作為中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黑龍江省,近年來年銷省外的商品糧均在225億公斤以上,佔全國省際間商品糧淨調出量的三分之一,肩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糧價的重任。


由於黑龍江擁有與歐洲烏克蘭大平原、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齊名的全球三大黑土區之一,黑龍江省官員透露,擬發展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並力爭將其上升為國家「十二五」戰略規劃,並建議設立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專項試驗區」。


十二五規劃的農業思路,仍將維持穩定糧產的「3條底線」﹕即確保中國95%以上的糧食自給率;堅守全國18億畝耕地的紅線;確保人均糧食佔有每年不低於400公斤。目前,中國糧食生產能力基本穩定在5000億公斤水平,實現了總量基本平衡,但品種結構問題日益突出,預計2020年糧食產能將缺口450億公斤。為此國務院去年提出《全國新增1000億斤(500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冀望到2020年,糧產能力要達到5500億公斤以上。


全球三大黑土區之一 糧產豐富


位於黑龍江省的松嫩平原與三江平原,由松花江河谷相連,是世界僅有的三大黑土區之一,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大於英國國土總面積。這裏自然條件優越,黑土和草甸土等肥沃土壤佔70%以上,且地勢平坦,適宜大型機械連片作業。2009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量達435億公斤,其中兩大平原就有392億公斤,佔到總量的90%以上,糧食商品率也保持在70%以上,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在國際糧食市場大漲價時,中央表態說,國際市場糧價對國內影響不大,這是因為黑龍江種的糧,保證了國家糧食市場的穩定,換句話說,我們犧牲了利益。」當地官員表示,從應對SARS、到支援汶川,從應對金融海嘯,到穩定市場物價,黑龍江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功不可沒,因而也被國家譽為應對突發事件靠得住、調得動的「中華大糧倉」。


投資620億改善產糧能力


為確保全國新增500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黑龍江已規劃投資620億元人民幣,作為省政府「十大工程」之首,重點建設黑龍江糧產工程,目標是到2015年,黑龍江糧產能力突破505億公斤,商品糧突破300億公斤。而黑龍江發改委官員認為,「挖掘兩大平原的增產潛能,就抓住了我省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關鍵。」黑龍江農委預計,到2012年,兩大平原總計將增加糧食生產能力111億公斤,有望提前實現千億斤糧食產能計劃,只是這樣的生產能力的穩定持續尚無保證,因而要在充分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走提高單產、內涵挖潛、改善品質、優化結構、增加效益的路子,並努力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區工業化。」
倡設有償土地流轉機制


有黑龍江省政府參事更建議,將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進一步設立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專項試驗區,並提出幾項具創意的探索,包括建立「依法、自願、有償」的土地流轉機制;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給予黑龍江省糧食加工企業和境外農產品種植企業進出口經營權,建設境內農產品出口基地和境外農產品開發基地,加強對俄、對韓農業合作戰略升級等等。


■智能溫室(圖)


2004年成立的建三江七星農場現代發展中心,是黑龍江將高科技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科研示範區,這裏的10,000平方米智能溫室,常控溫度為18℃至25℃,利用新品種及新栽培方法,培育出玫瑰、非洲紅茄、小淘氣葫蘆等南方熱帶植物。

2010-10-14

自由神像「俾雷劈」


美國紐約自由神像「俾雷劈」,事發在上月 22日晚上 8時 45分,攝影師法恩( Jay Fine)花了 40年時間,試圖捕捉這電光石火的一刻,這次終於成功了。


當晚他得悉會有雷暴, 6時多已開始守候,拍了 80多張照片後,才拍到精采的一剎。據估計,自由神像每年被雷擊中約 600次。互聯網


滑稽小說家雅各布森奪文學獎

被譽為英語世界最重要文學獎的布克獎( Man Booker Prize)前天(周二)揭盅,由英國作家雅各布森( Howard Jacobson)爆冷奪得,除可獲 5萬鎊(約 61.5萬港元)獎金外,風格詼諧的作品《芬克勒問題》( The Finkler Question)亦勢將一紙風行。

《芬克勒問題》充滿睿智幽默68歲的雅各布森大器晚成, 41歲才推出處女作, 27年來曾兩獲提名,但這是首次打入最後階段,還擊敗大熱門麥卡錫( Tom McCarthy)、兩奪布克獎的凱里( Peter Carey)與另外三人。這亦是布克獎成立 42年來首次由滑稽小說奪獎。他領獎時開玩笑說,對奪獎大感意外,因他已慣於當一個「不獲布克獎青睞」的作家,又笑稱歷年準備過多篇獲獎感言,但到後來已沒甚麼感激之意,反而想埋怨評審何以遲遲未賞識他。

《芬克勒問題》是一部關於愛、迷失與男人友誼的幽默小說,透過猶太人角度去探究家庭、社會、信仰、文化、人際關係等課題。評審團主席、詩人莫申( Andrew Motion)形容這部小說「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充滿了睿智與幽默、憂傷與感性」。布克文學獎設於 1969年,每年頒發一次,主要授予當年出版的優秀長篇英文小說,作者必須是英聯邦或愛爾蘭公民。路透社/法新社

同樣是礦難

營救智利礦工出生天的「逃生艙」叫「鳳凰一號」,中國製造。智利礦工被困礦井七十天而能獲救,是人生奇迹,智利政府全力搶救,想方設法,現在終於有了希望。在打通救生通道之後,現場人人歡呼,有的還開香檳慶祝。

可幸的是,智利不是中國,沒有一個人會跳起來說感謝什麼黨感謝什麼國之類肉麻話來噁心現場的歡樂氣氛。全世界礦工都要面對礦難,但礦難發生之後,又有不同的對待。我看到了中國製造的逃生工具救智利礦工出生天,覺得特別感慨。

我們中國礦難那麼多,隔三差五就可以在電視新聞畫面中看到「全力搶救」的畫面,但以前,好像不知道中國還有這種救生裝置。希望我孤陋寡聞。令我感慨的,還有搶救的氣氛,智利礦難現場,沒有阻止記者採訪的惡漢,沒有誇誇其談的官員,這跟中國的礦難現場相比,簡直太缺乏「氣氛」。

還有組織搶救是那麼井井有條,如何救人,先救什麼身體狀況的人,被救的人在升出地面之前需要吃些什麼和裝備些什麼,據說礦下的難友們還互相謙讓,讓別人先走。都說南美洲人散漫,但到了關鍵時刻,你就看出他們比整天強調「組織和紀律」的中國人,更有組織,更有紀律。

(李純恩)

治樓市多管齊下 助置業何須居屋 ~信報社評

一如所料,行政長官昨天發表的施政報告以民生為主線,其中房屋政策所佔的篇幅最多,看來處理房屋問題已成政府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對要求政府復建居 屋的人士來說,昨天的施政報告顯然未符他們的要求,「失望」及「不滿」之情可以理解。但我們過去反覆指出,復建居屋涉及的問題太廣,政府要重新返回擔當發 展商的角色,而居屋的質素、以至管理興建居屋計劃過程中的不法行徑(如偷工減料及收受利益),都曾經困擾政府一段長時間;可以說,居屋並非解決當前房屋問 題的良策,行政長官不對此作考慮而另闢蹊徑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即所謂先租後買),雖然成效未知,但總比重新「跳入火坑」為佳。


造成當前樓市熾熱的原因,首先是政府過去幾年刻意控制土地和房屋供應量(為了針對九七年後樓市大跌而設的救亡措施),結果令供應逐年減少,導致供求 失衡,成為樓價被「炒高」的最佳助力;其次是國際游資充斥——○八金融海嘯之後各國汲汲於刺激經濟,大量印鈔以至熱錢到處流竄,而銀根寬鬆令利率降至零水 平,令入市置業(或炒作)的成本大減,面對這種環境,政府要令樓價回復平穩是非常困難的。樓宇供應從規劃到落成起碼需三至五年,即使政府願意復建居屋,對 於當前熾熱的樓市也不能起冷卻作用,這是主張復建居屋人士也同意的;興建居屋,是助民置業的其中一個途徑,但如果不建居屋,有沒有其他可以助民置業的方 案?


施政報告內提出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是以先租後買方式,令有居住需要的人士可以租住由房協興建的「實而不華」的中小型單位,租約期最長為五年, 待租約期滿之後,政府會退還一半淨租金,以供置業者作為繳付部分首期之用。對香港人來說,這種「先租後買」的助民置業計劃前所未見,技術問題甚多,能否順 利落實推行,或計劃是否受市民歡迎,有待時間驗證。但如施政報告內所言,這項計劃「沒有傳統居屋的轉售限制以及補價要求」,而且五年租住期可以令有意置業 者「有充裕時間思考其置業計劃」,五年內租金不會調整,則有利租屋者儲蓄,既有助民置業的作用,又毋須向置業者設下太多限制,是值得一試的新構思。

在土地 供應方面,政府仍然堅持以勾地表制度保留「調控」供應的能力,以目前樓市仍然冷不下來的現實,勾地表其實已可有可無,提供更多可供發展的土地(港鐵沿線仍 有不少供應),並安排定期拍賣,讓市場接收「政府要長遠穩定樓價」決心的訊息,應可大大發揮穩定樓市的作用。同樣令人覺得政府猶疑不決的,是規管一手樓的 銷售;施政報告內指政府「未能與(地產建設)商會就規管一手現樓的銷售達成共識,運輸及房屋局會成立督導委員會,具體討論立法規管一手樓宇銷售事宜,並於 一年內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既然政府與發展商無法達成共識,為何行政長官不立即啟動立法程序?針對一手樓銷售進行立法早在十多年前(九八年開始草擬法 例)就已進行,有關論據及要處理的問題其實早經政府和立法會反覆討論,立即啟動立法應無困難;治理樓市一方面要盡量保持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則要確保物業 市場交易公平、資訊透明,減少發展商借各種「發水」機會牟取暴利;政府下定決心規管一手住宅銷售,除了負有「主持公道」的責任,還有助扭轉市民對政府優待 大地產商的負面印象,我們認為立法規管的工作宜快不宜拖。


除了上述措施,施政報告提出暫停置業移民計劃,以及推出由市建局參與的「樓換樓」重建安排,為重建影響的自住業主提供另一選擇,都是各界近期不停向 政府呼籲、敦促當局執行的措施;前者容易令樓市炒風加劇,後者可以避免市建局收地供發展商賺取更多利潤而「原居民」被迫遷離自己居住多年的社區的惡果,現 在政府從善如流接受外間意見「撥亂反正」,是值得讚賞的決定。

把諾貝爾和平獎獻給民族災難的受害者 /程 翔


【明報專訊】劉曉波獲悉自己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後,表示該獎屬於「六四」亡靈,絲毫沒有「貪天之工為己力」的意思,表現出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廣闊心胸和格局,值得敬佩。


劉曉波是因為《08憲章》而被捕的。《08憲章》是什麼?它是中國人民在經歷了1949-1976年間發生的一場民族大災難之後醒悟過來後作出的歷史總結。《08憲章》的19條訴求,每一條都是針對中共在這期間所犯下的嚴重錯誤的補救措施,其核心是改革「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換言之,沒有頭30年的災難,是不會孕育出《08憲章》的。

所以我覺得,應該推而廣之,這個和平獎,不但屬於「六四」亡靈,更應該用來祭祀在1949-1976年間全中國在「一黨專政」的統治下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靈。

在這近30年間,中華民族經歷了一場亙古罕見的大災難,是充滿血與淚的30年。

: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單是在1958-62年大躍進期間和1966-1976文化大革命期間非正常死亡的人數高達5500萬人,如果包括在1949-1957年間歷次政治運動中出現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全國在頭30年間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將遠不止此數。[1]

淚: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單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各種迫害的人數就高達1億人[2],這還未包括在1949-1976年間共30多場政治運動中的捱整人數,也未包括「上山下鄉」運動的人數。各類政治運動所及,很多人都遭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

這場災難,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稱為「20世紀人類遭遇到的四場大災難之一」(其他三者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蘇聯三十年代大清洗)[3]。

這場災難一直要等毛澤東死後才能停下來,足見「一黨專政」的荒唐。毛澤東死後,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醒悟過來,看到要害在「一黨專政」,於是就有了「北京之春」、西單民主牆上魏京生「第五個現代化」的大字報、一直到八九民運。大家要求的就是結束「一黨專政」,早日實現「政治民主化」。

人們在痛定思痛後分析、總結這場災難,逐步形成了《08憲章》的19條建議或訴求。所以說《08憲章》是植根於我們這個民族對1949-76年這場大災難的反思和共識。這種勇於面對歷史的精神是我們民族希望所在。


在蘇聯、東歐等其他蒙受過「一黨專政」禍害的國家,在共產主義制度分崩離析之後,紛紛建立紀念館或博物館,以求國民銘記「一黨專政」的教訓,以免日後重蹈覆轍。2008年6月3日歐盟發表《布拉格宣言》,指出為了歐洲不再出現共產主義反人類罪行,有必要設立全歐性的紀念館或博物館,向各國人民陳列、展示「一黨專政」的種種禍害,其目的不是在傳播仇恨,而是在「為我們的子孫卸下歷史包袱」,因為「一個忘記過去的社會是不會有未來的」。[4] 該宣言強調:「由於共產主義歷史而形成的喪盡天良會對歐洲的前途和我們的子孫造成沉重的包袱」,所以有必要認真地對待這段歷史。


在此之前,美國在2007年六月也豎立了「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布殊總統在揭幕時說:「我們對死難者獻上這個紀念碑,因為我們對他們有一個責任:確認他們的生命和尊重他們的存在。」
反觀中國,當中共「尚健在」的時候,不但無法做到尊重歷史、尊重事實[5],反而不斷試圖利用公權力去抹除歷史記憶,妄圖使整個民族出現集體失憶。這種政策已初見成效,因為我們看到至今新一代的人不但不知道這段血與淚的歷史,甚至當有人提醒這段歷史時還會遭到他們強烈的本能性的反擊,認為是在故意「挑刺」、「抹黑」,拒絕承認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實。一個民族不敢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這個民族還有希望嗎?


所以,當中國人民還無法實事求是地,在神州大地上來紀念1949-76年這場民族災難時,唯有借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寄託我們對歷史的哀思。


[1] 中共建政以來非正常死亡人數,一直是中外學者所努力考據的,也因為各人有不同的界定,使這個數字有頗大的出入。這裏筆者只根據比較可靠的、以官方資料為依據的統計:一,根據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楊曾任新華社高級記者,現任《炎春秋》副社長。他從大量官方檔案中統計出,在大躍進期間餓死了3500萬人。二,根據中共領導人葉劍英元帥的總結:「文化大革命死了兩千萬人,整了一億人,浪費了八千億人民幣。」(摘自《往事——1966寫真》,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所以單是這兩項,非正常死亡人數就高達5500萬人。
[2]見上注
[3]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暴力報告》2002年
[4]見“Prague Declaration on European Conscience and Communism”, June 3, 2008
[5] 文革後大文家巴金先生曾經呼籲成立「文革博物館」,以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作用,卻遭中共壓制下去,從此無人敢再談紀念文革的議題。

知識延伸﹕五大港口群及港口聯盟


【明報專訊】內地有五大港口群,分別是長三角(上海港、寧波-舟山);西南沿海(湛江、防城、海口及北海、欽州、洋浦、三亞);珠三角(深圳、廣州、東莞、珠海、惠州);環渤海(大連、天津、青島、秦皇島、日照);東南沿海(廈門、福州、泉州、莆田、漳州)港口群。


為免長三角港口群出現惡性競爭及重覆建設,國家已規劃要求打造以上海港為中心、浙江寧波港和江蘇長江港口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立超級港口聯盟,各港口分工合作,形成大型的外貿及江海物資轉運系統。

2010-10-13

點評中國:摘獎奪冠的大項

不分黨派、不分意識形態、不分民族主義或國際主義,中國實現了境內公民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突破, 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

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不自由狀態下,中國又佔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在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最具有挑戰性而又最能帶來滿足感的公益事業當屬中國民主化。不難理解,中國民主早已成為中國人在世界摘金奪銀的大項目。從國家一級(例如美國律師協會人權獎、海爾曼人權獎、國會人權獎、科學家人權獎,法國的西蒙-波伏娃獎、捷克人權獎、德國佩特拉-凱利獎、菲律賓的雷蒙·麥格賽賽獎)、地區一級(歐洲人權獎)再到全球一級(聯合國人權獎),我們都看到中國人頻頻獲獎。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給劉曉波把這一趨勢推向高潮。

不同的解讀

對劉曉波獲獎的意義,人們有不同的解讀。

沿著意識形態的光譜,從左到右梳理,首先有人憤怒。中國外交部發了抗議書、照會了挪威駐華大使表達了這種憤怒。

中國政府不清楚或不願承認的事實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影響力主要來自於它力圖最大程度地反映國際輿論。中國人都知道,一個不顧村禮鄉輿的牛二被叫做無賴;同樣道理,一個踐踏國際輿論、蔑視普世價值的國家,就是流氓國家。以中國現有的實力(軟、硬兼論)而言,讓世人相信中國政府在全球事務中奉行合作和和諧的誠意,是得大於失的。

其次,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又是諾貝爾和平獎被政治化。

人類最大的政治就是世界和平,諾貝爾獎不可能不政治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蝴蝶效應」可能把任何事物(雞瘟、污染、砍伐樹木等等)變成全球政治。所以,政治化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問題的本質在於「好政治化」和「壞政治化」之分。

兩千多年前,政治學之父亞裏斯多德就稱:前者是少數人為了私利而施政,後者是多數人為了公益而施政。諾貝爾和平獎評委主席表示:「如果我們不投票給劉曉波,我們等於是背叛了中國境內的人權。我們不能坐視中國境內持續發生的人權侵害。」這是正義的政治。

再次,從媒體(比如《紐約時報》、BBC中文網和明鏡網)來看,積極反應非常強烈。

有人認為這是對劉曉波個人勇氣和他所推動的中國民主憲政事業的肯定;中國的民主人士和同情、支持者當然歡欣鼓舞,對他們來說,這是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受挫後最讓人開心的日子。中國海、內外民主運動可以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國民主化以求質的突破。

當國際大家庭表現出對中國人權和民主事業的極大關注時,這不是對中國內部事務的干預,也不是要傷害中國人的面子和尊嚴;而是人類文明社會承認中國人像世界所有的民族一樣,擁有同樣的心智能力和道德水準、同樣的對自由和民主的渴望,並有同樣的機會在地球村裏獲得最大的自由和發展。我們不會去教導層級較低的物種過體面的人類生活,此處道理相通。

中國政府應對策略

最後,我們有必要關心一下中國政府下一步應如何決策反應。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計劃將於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著重討論「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制定和福利民生、經濟穩定和社會和諧發展三大問題。在此關鍵時刻,諾貝爾和平獎的頒布無疑是向中南海扔進了個炸藥包,中國領導層必須做出敏捷快速反應。

擺在「十七屆五中全會」桌面上的話題顯然迴避不了中國的民主化和人權保障問題。中國政府必須認清,他們花大氣力推出的「大外宣」和「軟實力」已經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點不奇怪:西方人已經富了幾百年,他們的富人早已演變為貴族,做到捐錢買偉名(諾貝爾就是一個例子);而剛暴發的中國過於沉溺於「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唯物主義,中國的「胡羅卜加大棒」的外交就很容易失算了。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其實中國的領導人在中國民主這一摘金奪銀的大項目中,處於最有利的戰略地位。胡總和溫總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最終成為並列第二的獲得諾獎的中國本土公民。

綜合各方人士的要求,中國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獲得突破:

1. 立即給劉曉波以自由; 2. 立即允許諾貝爾獎獲得者達賴喇嘛回歸西藏;3. 允許香港、澳門特區特首和議會直選 (兩年之內實施);4. 推動深圳、上海等發達城市成為政治特區,探索民主普選經驗 (2013年為人大換屆年,可為目標);5. 全面開放言論、解除報禁、解除黨禁,推動大陸省、市縣、鄉鎮人大普選(2018年實現);6. 實現全國人大系統普選(2023年為目標)。

如此這般,胡、溫首先會得到兩位具有中國背景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提名,獲諾貝爾獎應該勝券在握!

英國電視節目出口量大幅提高

BBC電視劇《神秘博士》成為英國電視出口熱門貨。

根據國際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The Producers Alliance for Cinema and Television, Pact)發佈的數據顯示,包括《神秘博士》(Doctor Who)和《地域廚房》(Hell's Kitchen)在內的英國電視節目海外發行銷售額達到13.4億英鎊。英國電視節目海外市場出口總額提高了9個百分點。

根據這項報告,電視劇集是英國電視節目收入的最大來源——為英國電視產業創造了5.49億英鎊的收入。另外,播出商購買節目版權,再製作自有版本的節目內容,此類銷售上升了25%,達到1.19億英鎊。

《英國達人》(Britain's Got Talent)、《舞動奇跡》(Strictly Come Dancing),以及《冰上起舞》(Dancing on Ice and Spooks)都是英國電視節目此類海外版權發行的典範。

另外,調查還顯示,由英國公司為海外播出商製作本土版節目,此類銷售的收入也超過4100萬英鎊,這包括《我是名人,我要出去!》(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等節目。

根據調查報告,美國是英國電視節目出口的最大市場,這塊收入佔出口總額的41%,提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4.85億英鎊。

2009年可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豐收年,《極速賽車》(Top Gear)的海外發行國家達到170個,自然歷史節目《生命》(Life)也發行到了158個國家和地區。

為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大賺特賺的節目有《和我共進晚餐》(Come Dine With Me)、《四場婚禮》(Four Weddings)等。ITV的主打電視連續劇《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也有良好表現,發行至40多個國家,在加拿大成為收視第一的肥皂劇。

Pact的成員克里斯·伯尼(Chris Bonney)說,「對於傳媒產業,2009年是艱難的一年。出口額上升的結果再次證明瞭英國電視節目在全世界的良好口碑。」

2010-10-12

期待明天

劉曉波在獄中獲知自己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個獎屬於六四死難的同胞……這也是另一種對好消息的哀矜而勿喜吧,其實在中國,這個獎之來叫人哀嘆處太多了。在被關入監獄之前,劉曉波在法庭上的最後陳述,真是字字血淚,感人肺腑。

他講到八九年六月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什麼都一帆風順,從學士、碩士、博士,成為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大學講師,他應邀出國訪問,到中國各地去演講,還勤於發表文章,但因為八九參加民運,六四之後算賬,他進了監獄失去了自由,成了囚犯,一下子什麼都失去了,此後他的人生也不同了。而沒有失去的是他的信念,他堅持兩次把他關入監獄都是違憲的,不合法的,對他的種種指控也是寃枉的,他堅信將來的中國一定是一個人權至上的法治國,也是一個開明國。

今天的他,早已年過半百,六四之後這二十多年,他吃足了苦頭,一直生活在白色恐怖陰影之中,被跟蹤、被監聽、被管制出境、被限制發表文章,他早已失去了寶貴的人身自由以及做為一個中國公民應有的權利,即使現狀如此,他仍未對未來的中國灰心,仍有樂觀的期望。其實,該說是一個愛國的異見份子,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這位尊尚和平的知識份子,絕非偶然。

比起其他家破人亡的政治犯,劉曉波還是幸運的,至少他還有一個一直對他不離不棄的劉霞,他說他坐的是有形的牢,妻子卻一直生活在無形的心牢中,彼此的愛超越高牆鐵窗,像一道道陽光照射着而獲得了溫暖與安慰,把得諾貝爾獎這消息帶給他的,正是已被軟禁的劉霞─在中國發生了這樣的事,豈不是一個大諷刺?

天大的殊榮降臨,竟如此猥瑣的對待,簡直匪夷所思。劉曉波的最後陳述,最令人動容的是以一個監犯的身份,他仍期待着明天,一個每一個國民每一種不同意見都會被接納的明天,一個人們免於恐懼,思想、信仰、政見都得到保障的明天,一個他成為最後一個因言入罪,因文字入罪的人,這個獎真叫人又喜又悲。

(蔣芸)

日行一善帶來好運

他父親原是古巴哈瓦那的大莊園主,七歲以前,他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上世紀六十年代,古巴一場革命,他一家人失去一切。他們全家逃亡美國,在邁阿密登陸時,全部家當就只有父親口袋裏的一疊已被宣布廢止流通的舊古巴紙幣。為了在美國生存,他從十五歲起,就跟着父親打工。父親對他說:只要有人答應教你英語,並給一頓飯吃,你就留在那兒給人幹活。

他的第一份工是在海邊的小飯館做侍應生。他勤快、好學,很快得到老闆賞識。一天,老闆告訴他,給飯館供貨的食品公司要招請行銷人員,老闆願意介紹他去。於是他獲得第二份工作,當了推銷員兼貨車司機。這時,他爸爸對他說,在家鄉時,父輩們之所以成就那麼大的家業,都得益於「日行一善」這句話。「現在你在外闖蕩,最好能記住。」

就因為這句話,當他開着貨車把麥片送到大街小巷的小店時,他總是順帶幫人家一點小忙,比如幫店主把一封信帶到另一城市,讓放學的孩子搭他的順風車。這樣幹了四年。第五年,他被派到墨西哥,接管南美的行銷業務。原因是他在過去四年,個人推銷量佔佛州總銷量的四成,故獲重用。後來他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亞太地區。

一九九九年,他被調回美國總部任總裁。就在他被獵頭公司列入可口可樂等公司的總裁候選人時,二○○五年美國前總統布殊提名他出任商務部長。他的名字是卡洛斯.古鐵雷斯( Carlos Miguel Gutierrez)。「古鐵雷斯」成了「美國夢」的代名詞。他在接受訪問時說:一個人的命運,不一定來自某個驚人之舉。更多時候,是取決於他日常生活的小小善行。

(李怡)

2010-10-11

劉曉波






挪威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決定將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劉曉波,以表彰他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一直堅信,人權與和平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人權是諾貝爾先生在遺囑中所說的「國邦間友好」的先決條件。

過去幾十年,中國取得了歷史上罕見的經濟飛躍,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數以億計的民眾得以脫貧,政治參與視野也進一步拓寬。

中國地位的提升必將伴隨更大的責任。中國不但違反了多項參與簽署的國際協議,也違背了本國有關政治權益的法規。中國憲法第35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但實際上,中國民眾的這些自由顯然受到剝奪。

過去20多年來,劉曉波一直是推動中國實現基本人權的強有力代表人物。他參與了1989年的天安門示威,是「08憲章」的主要起草人;這個提倡中國基本人權的憲章於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發表60週年的2008年12月10日問世。

翌年,劉曉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入獄11年,並被剝奪政治權利兩年。劉曉波一直強調,這一判決既違反了中國本國的憲法,也違反了基本人權。
許多中國人正為在全球、同時也在中國確立基本人權而奮鬥,而遭受如此重判的劉曉波,已成為中國廣泛爭取人權運動的最突出代表人物。
自豪與羞愧

《紐約時報》的社論說,「中國人民應感自豪,中國政府應感羞愧」。社論提及劉曉波堅定追求和平的政治改革,從1989天安門前的絕食,到2008年的08憲章,他屢受騷擾、關押,卻始終不改其志。社論也介紹說,08憲章強調的是普世人權,追求的是直接民選、司法獨立、停止一黨專政。社論指出,諾貝爾獎委員會說得一點不錯,中國政府讓億萬人口脫貧致富,但是政治改革的步伐卻沒有跟上經濟改革。

這篇社論表示,中國領導階層正面臨抉擇,是繼續壓迫人民,或是領導國家走向更大的自由,「不論北京怎麼說,怎麼做,世界沒有遺忘劉曉波。世界不會忘記高智晟、胡佳、以及所有其它被關押的異議人士。我們頒揚他們的勇氣以及他們的為自由而奮戰」。

被監禁的獲獎者

《華盛頓郵報》的社論題目是「劉先生的和平獎」,副標題是「為什麼一個在監的異議人士令中國如此害怕」。社論說,昂山素姬在1991年獲獎,並沒有使她免於被軟禁的命運;同樣的,劉曉波獲獎後恐怕也將繼續被關押;但是劉曉波獲獎依然具有重大意義,即挪威政府與諾貝爾獎委員會沒有被中國政府嚇倒,西方其它民主國家也應挺身而出,無懼於中國不斷成長的國力。

社論說,中國很多暴力事件是因為人民的委曲沒有適當的出口,而08憲章揭示的理念正是經由民主、法治建立更公平的社會,因此箝制劉曉波這樣的愛國的異議人士,把他們以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下到監裏,反倒無助於國家安定。社論說,頒獎給劉曉波,是鼓勵全世界拒絕被獨裁者殘害心靈的勇者,不只是昂山素姬,也包括緬甸其它兩千位政治犯;不只是劉曉波,也包括八千位在08憲章上簽名的勇者;「他們絕大多數不會出名,絕大多數不會獲獎,但他們依然甘冒兇險,因為他們追求自由,或者要讓他們的孩子較有機會享有自由」。

有助中國民主

西岸的《洛杉磯時報》指出,頒獎給劉曉波,會使中國的平民百姓對劉曉波這個人產生好奇,從而有機會了解08憲章;也讓黨內死硬派意識到,鎮壓只會製造烈士。這篇文章特別引用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女士最近有關中國人權議題的演說,美國的立場堅定且直言無隱。

中國官方試圖封阻劉曉波獲獎的消息,不過《洛杉磯時報》引述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專家Sophie Richardson的話說,「毫無疑問,整個中國到處都有人試圖透過Google查詢劉曉波及08憲章,誰能讓他們噤聲不言?」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社論說,這個獎有助於中國的民主,而且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15日即將召開,領導人可以好好討論政治改革議題;而再過幾星期,亞太經合會議的領袖會議將在日本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時可以談談中國的未來走向,奧巴馬也可以順便促請胡錦濤釋放劉曉波。

社論說,借著這個獎,各界也會更注意中國的政治改革,因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談政改,可是胡錦濤很少談,而儲君習近平的態度不明。

劉曉波與溫家寶的神似

中文報紙中,《世界日報》社論說,劉曉波不是一個人得獎,裏面有魏京生的成分,有胡佳的成分,甚至也有彭德懷、劉少奇、胡耀邦、趙紫陽的成分,當然也包含了《零八憲章》所有簽署者的成分。
社論說,劉曉波得獎之時,正是溫家寶倡議政治體制改革引起矚目之際,而且劉、溫的思想旨趣有令人驚異的神似之處,例如人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等等。社論說,這座獎也許無法送達劉曉波的手中,但其精神訊息卻已送達中國大陸億萬追求民主改革者的心中,無論他在體制外,或體制內。

《星島日報》的社論以「和平獎惹齟齬,各自表述免擴風波」為題指出,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顯示西方對人權普世價值觀的堅持;即使與中國生意愈做愈大,各方面的互相倚賴和利益關係愈來愈深,但沒有完全放棄對大陸民主人權的關注。

社論說,民運及維權人士認為這個獎會增加中國政治改革開放的道德壓力,但中國政府大大不以為然,預計在政改步伐和路向上,北京仍然會堅持「走自己的路」。

專譯:美國面對的中國挑戰 並不是人民幣值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

美國眾議院於上周通過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隨後,歐盟加入施壓人民幣升值,美總統奧巴馬、財長蓋特納等更頻頻對人民幣施壓。不過,美國著名時評人指出,美國所面對的挑戰,並不是人民幣值。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著名主持人、美國《時代雜誌》撰稿人法理德.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7日撰文《時代雜誌》。曾經兩度專訪總理溫家寶的札卡利亞表示,美國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不是人民幣幣值本身,歷史已經證明,單靠貨幣升值不能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札卡利亞指出,中國投放巨大資源於教育事業,產業鍊逐漸升級,未來美國所面對的挑戰,不是人民幣匯率,而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民。

文章摘譯如下:   

9月29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共同支持“人民幣法案”,將匯率低估視為出口補貼,授權行政部門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課徵平衡稅。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打擊人民幣匯率過低的黃金機會,但其實不是。這法案毫無意義,並且是對中國的最危險的煽動。法案不能解決美國所希望解決的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是美國國內不斷升溫的反中國情緒的一個表現,美國將因此失去了應對真正的中國挑戰的機會。   人民幣幣值被低估是無可置疑的。中國因此可以把他們所生產的玩具、衣物、電子產品以廉價出售到國外,特別是美國和歐洲。但匯率只是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的其中一個原因。(其他原因包括低工資、優良的基建、殷勤的商務招待、服從性高的工會,以及辛勤的勞工)單單把人民幣升值,不會改變一切。   

大部份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較美國企業低25%。如果中國政府不作干預,人民幣兌美元將會升值20%。因此,假如把中國貨品的製造成本提升20%,也不會使美國的工廠更具競爭力。最終,其他低工資經濟體,如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將會得到好處,他們生產的貨品與中國所造的差別不大。再者,這些國家,以及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同樣地將幣值貶低。   

2005至2008年間,由於美國政府對中國施壓,中國容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1%。儘管匯率急劇上升,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出口額仍然不斷擴大。當然,受到經濟衰退的打擊,中國出口放緩,但與其他同樣不容許其貨幣升值的國家相比,中國出口放緩的速度則比較溫和。因此,儘管中國的貨品相對昂貴,他的經濟表現仍較其他出口國家優勝。

回顧歷史,你也會找到同樣的結論。1985年,美日達成了《廣場協議》,威逼日本將日圓升值。但是,當日圓升值了50%後,也不能使美國的貨品更具競爭力。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指出,自2002開始,跟與美國有貿易來往的國家的貨幣比較,美元貶值了23%,但仍未能使美國的出口額急劇暴增。美國從世界90個國家入口貨品。這是否因為這些國家操縱匯率?還是因為美國喜歡消費多於投資和生產的結果?   

真正從中國而來的挑戰,並不是氾濫不絕的廉價中國貨品。這正好剛剛相反:中國正在升級其產業鍊,而這將會對美國經濟構成最具體的新的挑戰。   

過去30年,中國致力於建造基礎設施,沒有投放資源於其國民身上。當時中國主要是保持工資低、生產低邊際利潤的成品。辛勤的廉價勞工就已經足夠。但是,中國的工廠需要走向現代化,建造世界級、高效應的道路、碼頭和空港。這一切建造的規模和速度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   

現在,中國希望提供高質的貨品和服務。這意味著,在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中國政府清楚指出,將加強人力資源的培訓,如建造道路一樣堅決。自1998年開始,中國大規模地向教育投放資源,投放在教育事業的開支為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倍。過去10年,中國的大學總數較以往增加了一倍。

2007年,中國的大學生總數為500萬人,較1997年的100萬名大學生增加了5倍。中國九大高校組建中國版的“常春藤聯盟”。在這一時期,歐洲及美國的大學,由於大幅削減開支而受到打擊,中國正朝著相反方向前進。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溫(Richard Levin)指出,中國在10年內建造出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事業,擴張速度是前所未見。事實上,自2000年開始,中國的大專教育入學人數的增長數量,超過了美國大專教育的入學人數的總量。   

前所未見的教育投資,對中國及美國有甚麼意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Fogel)曾經估計了接受過良好訓練的工人對經濟的影響。在美國,一個高中畢業生與一個大學畢業生的生產力分別為一個初三畢業生的1.8倍和3倍。在服務業方面,印度學生英語能力較佳,並受過信息科技訓練,因此中國仍然落後於印度,但將來,中國將會進佔這個巿場。福格爾相信,高技術工人的增加,將會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到了2040年,中國的GDP將達到123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系。   

扎卡利亞認為,不管這個數字是否正確,福格爾對中國的增長過份樂觀。真正來自中國的挑戰,不是中國操縱貨幣匯率,或是其他隱藏的補貼,而是其策略性投資,及自身的努力。最有效的回應,並不是開徵關稅,而是進行結構性改革,投放新的資源,使美國的經濟及其工人更具生產力。

2010-10-08

中共人事鬥爭白熱化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將在月中召開,主題是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但國內外的焦點都集中在國家副主席兼「王儲」習近平可否順利當上中共軍委副主席。小習可否晉身軍隊領導層又取決於胡錦濤在兩年後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會否成功連任軍委主席。因為假如胡總多做幾年甚至整整一屆五年軍委主席的話,「第五代準核心」小習就沒有必要這麼快熟悉軍務。

胡錦濤戀棧軍權遇阻力

北京政治圈都知道,胡總與作為「太子黨」代表的小習關係一般;胡怕的是習一旦兼掌軍權而權力大增的話,會影響他的嫡系、即共青團人馬的升官機會。胡總的如意算盤是在「十八大」退出政治局讓小習接任總書記,但自己保住含金量極高的軍委主席寶座。習也看透了他老闆的心理,所以去年九月四中全會籌備階段便乖乖的寫信給中央,說自己能力有限,需要專心做好書記處與中央黨校的工作,無意再添加新任務。

但今年形勢有所轉變。據北京消息人士介紹,政治局常委內起碼有三位重量級人物,包括總理溫家寶、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與政協主席賈慶林已私底下表態支持小習在五中全會充當第三位軍委副主席,並在「十八大」接掌軍委主席。換句話說,溫、吳與賈以黨政軍年輕化與高層人事機制改革為由,反對胡總步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二○○二年「十六大」的後塵,即退出中委與政治局後以普通黨員身份繼續統領三軍。據了解,反對胡總戀棧軍隊一哥地位的力量在擴大,原因之一是胡希望藉軍權拚命扶植多幾個團派大員上位。

按胡的計劃,除了第一副總理李克強會留任政治局常委外,起碼有三位團派幹將,即組織部長李源潮、廣東省書記汪洋,與作為「第六代準核心」的內蒙書記胡春華會在「十八大」晉升常委。團派一枝獨秀不但會破壞鄧小平訂立的「五湖四海」派系平衡原則,而且會令胡總自己倡議的「黨內民主」來個大躍退!黨內元老反對一派獨大向胡總施壓,迫使他在「十八大」全退的還有黨內元老;除了明確支持太子黨的江澤民外,民望仍高企的前總理朱鎔基也極力反對「人治」與黨內一派獨大。

當然,集黨政軍大權的胡總不會這麼容易讓步!在「十八大」倒數期間,胡與分管人事的李源潮會盡力為團派人馬造勢。例如九月初胡總高調出席深圳特區三十周年慶典便是為了樹立汪洋在廣東的政績,胡也準備出席快要開幕的廣州亞運會,希望鞏固汪洋作為第五代「改革與實幹型標兵」的形象。

近年胡在意識形態領域大倒退,繼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後,最近更高舉老毛「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口號;同時在外交上重拳出擊,處處與「新美帝」針鋒相對,目的是爭取黨與軍隊裏強硬派的支持,一場異常慘烈的權力鬥爭已在中南海爆發!

林和立 : 中國問題評論員

基思more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這星期初,我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為題,在大學演講。這句文言文的意思,是明知不可能做得到的都照樣去做;以我的說法,就是創新、實現夢想的動力和信念。

創新最困難的地方,是當你有一套新想法時,身邊的所有人都不相信你,覺得你是「傻仔」。要說服自己能在這環境下堅持,是相信自己,建立一套屬於自己、而且非常堅定的信念。

「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其實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提出利用高純度的玻璃來傳遞訊息。可惜當時的技術仍以銅線為主,多數人都不相信他的創新想法。就連他的太太也曾戲言:「難道你真的會拿諾貝爾獎嗎?」結果,四十多年後,光纖成了通訊主流,他成為了諾貝爾獎得主。

要知道世界環境不斷改變。今天不可能的事,會因科技發展、人事轉變、政策改革等不同原因,到明天會變成可能;況且,世上萬事萬物,我們只知其一、二,我們不知道的,實遠比所知道的多,那又怎可以因知其小小原因而卻步。

一九九二年我從加拿大回港,身上只有數十萬元資金,腦裏只想為香港人提供便宜的長途電話服務,就和十八位員工挑戰被壟斷的電訊市場。後來,有人形容這是「大衛挑戰哥利亞」,一切的關鍵只在於信念。剛開始用「回撥」提供的長途電話服務之初,音質欠佳、接駁時間長,兩年後才因科技發展,由廉價軟件控制的電話系統出現,大大縮短接駁時間。至一九九九年,香港的電訊政策開放,令我們可以自置海底光纖電纜,提供與對手同樣質素的服務;這些改變令我們不斷成長壯大,但卻絕不是我們九二年開業時所能預見的。

只不過我和公司一班同事在過程中不斷去做而知道更多,政策、環境因素亦不斷向我們有利的方向改變。

我相信,只要是好事,世界是會向你靠攏的,「不可為」也會變得可為。

英國電視劇引領國際艾美獎

英國電視大亨西蒙·考威特將被授予本屆國際艾美獎最高榮譽「創始人」獎。


英國電視作品在本屆國際艾美獎上獨領風騷,共獲得九項提名。


英國男演員鮑勃·霍斯金斯(Bob Hoskins)以在BBC電視劇《街》(The Street)中精湛的表演而獲得最佳男演員提名,他在劇中扮演一個改過自新的酒鬼。而該劇本身也獲得了艾美獎最佳電視劇提名。
出生於倫敦的女演員海倫娜·伯南·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憑借她在傳記片《伊妮德》(Enid)中對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伊妮德·布萊頓(Enid Blyton)的完美演繹獲得最佳女演員提名。
各項大獎最終會花落誰家,將於十一月二十二日晚在紐約的艾美獎頒獎典禮上公布。


英劇頻獲本屆國際艾美獎提名


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的電視劇《西洋鏡》(Peep Show)、《赫斯頓的盛宴》(Heston」s Feasts)和英國廣播公司兒童頻道(CBBC)的《綿羊肖恩》(Shaun the Sheep)分別獲得最佳喜劇、最佳無劇本娛樂片以及最佳兒童和青少年節目獎的提名。


同時,BBC的戰爭題材電視劇《小島》(Small Island)也獲得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影集的提名。
另外著名電視選秀節目《英國偶像》(X Factor)、《英國達人》(Britain」s Got Talent)和《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的熱門評委、英國娛樂電視大亨西蒙·考威爾(Simon Cowell)也將被授予國際艾美獎的最高榮譽獎「創始人獎」(Emmy Founders Award )。


本屆艾美獎,英國電視劇幾乎獲得了十個競賽單元的所有提名,除了浪漫肥皂劇單元。該部分的提名被來自阿根廷、菲律賓和葡萄牙的作品瓜分。


每年在紐約舉辦的國際艾美獎由美國國際電視藝術與科學學會主辦(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 Sciences),特別表彰美國之外的優秀電視節目和演員。


學會主席布魯斯·佩斯納(Bruce Paisner)說: 「我們恭喜獲得本屆艾美獎各項提名的候選人,恭喜他們憑借傑出的成就和表演載入電視史。」

林行止:美國為什麼針對中國

一、

九月七日詹其雄掌舵的漁船「閩晉漁五一七九」,在中、日對其主權各執一詞的釣魚島海域衝撞日本艦艇的「英勇行為」後,掀起一場至今餘波未了的外交風暴,中國仍以擅闖軍事禁區罪扣押一名日本人(據報為日本藤田建設公司員工),中、日雙方言文交戰二十餘天,尚未有官式接觸;中國反日活動頗有節制,但日本爆發前所未見的二十多個城市的反華示威,而向日本「溫馨」提示中國掌控其稀土供應大權,日本大驚失色,和其他稀土進口國一樣,不得不致力開發新的稀土來源……。最引人關注的發展是日本《產經新聞》傳出「美國和日本即將舉行針對中國的聯合軍演,模擬釣魚島被中國攻佔後發動反攻」。據本報昨天消息,這次「軍演初步決定於美國奧巴馬總統十月訪日及出席亞太經合峰會後展開」!美國在釣魚島海域軍演,而且公然表明目的在從解放軍手上奪回釣魚島,不僅欺人太甚且是欺上門,是可忍孰不可忍,北京還以猛烈的言文回擊,事屬必然,但會否有引致雙方大打出手的進一步行動,要看未來二周的中、日外交往來能否恢復。筆者常說,只要「敵我」雙方肯心平氣和坐下來談判(不一定要握手言歡),天大的事都可解決(是否圓滿是另一回事)。如果拒不見面,選擇隔空以至對面各自表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遲早闖出大禍。迄今為止,日本政府一再表示尋求和中國領導人對談的意向,可說在外交禮節上做足工夫,只是中國依然氣在心頭(心高氣傲?),不予理會。在筆者看來,未來十天半月,中、日會否重回外交談判桌,決定亞洲和戰前景。

釣魚島主權誰屬,作為中國人,其為中國領土是不容置疑的。對於釣魚島為我國所有的歷史事實,在七十年代之前已證據確鑿,這是多少愛國、熱血、有識、理性之士當年投身保釣運動的原因;昨天本報發表雷鼎鳴教授的〈為什麼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擲地有聲,除了釣魚島自古以來便是中國領土,雷文還條陳史實,證明西沙南沙諸島的主權爭議雖更複雜,但追源溯始,它們都為我國所有。而紀曉風昨天引述熊玠教授的話,指出把此事交國際法庭審理,中國亦勝券在握……。不過,十月三日陶傑在《蘋果日報》「黃金冒險號」的〈紙上風雲〉,闡釋的理由亦應被考慮。惟有參詳方方面面的意見,才不會自覺「理直氣壯」,這很易令人熱血沸騰,「火遮眼」,許多不顧後果的事會因此而起。有關各方因此都要避免認為真理在我、堅持己見,冷靜節制行事才不會誤了經建大事。

中國「和平崛起」,帶旺世界經濟(起碼各國消費者都大受其惠),中國在國際上大受歡迎,何以在短短二三年間,中國突然予人以盛氣凌人之感進而令大部分西方國家及鄰國提心吊膽尋且聯手對抗?

二、

二 ○○八年北京奧運非常成功,中國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流的綜合國力,中國政府和大部分國人均引以為傲;幾乎與此同時,西方的「金融海嘯」證實「國家資本主義」比西方傳統的「市場資本主義」優勝,中國經濟不僅安度金融難關,甚且更上層樓,相對於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元氣大傷制度上的缺失完全暴露整頓需時的西方尤其是美國經濟,中國更為自己獨特的一套制度沾沾自喜甚至顧盼自雄。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領導人也許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三十多年的沉潛修煉、奮發圖強已大豐收,中國應該走出韜光養晦的陰影,是時候「有所作為」,而國際舞台是最佳的表演平台,顯身手展威風的事件因而接二連三地發生。

就記憶所及,中國力爭國際間「話語權」而與外國鬧得極不愉快的事例,舉其犖犖大者有:①谷歌中國懷疑被截查及受「黑客」攻擊,令該公司一度要退出中國市場。②在制裁伊朗發展核武上,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意見不合」。③北京政府對美國府會迫使人民幣滙價升值及要求其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或不予理會或陽奉陰違;人民幣不會在外來壓力下升值,有其道理,但不少美國人認為美國有近百分之十失業率而中國GDP增長約百分之十,中國若如其所說視美國為經濟貿易夥伴,主動提升幣值以稍紓美國之困,是應有的表現,但中國不為所動,而美國一提出則馬上以中國內政不容干預擋回去;至於知識產權,據美國傳媒報道,目前國內市面出售的科網軟件,八成以上是盜版貨。

與美國有政經利益衝突之外,中國還和多個鄰國如日本、越南、菲律賓和印度因領海領土主權誰屬而交惡。據昨天(四日)南亞分析集團(Southasiaanalgsis.org)的特稿,中共立國以來便強調擁有這些目前出現紛爭的小島嶼主權,但「鍋蓋半開中國讓有關爭論沸騰而不致外溢」,近年中國在爐下加火,鍋蓋給熱氣沖落亦在所不計,所以如此,皆因中國相信實力足以挑戰美國!中國外交人員在國際場合上更體現了「強國風範」,駐聯合國前大使、○七年轉任主管經濟及社會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九月初在聯合國一次酒會上對秘書長潘基文說︰「我知道你不喜歡我,我亦不喜歡你!」稍後又指着一名美國同僚(Robert Orr)說︰「他是美國人,我真的不喜歡美國人!」雖然翌日他為此道歉,然而姑勿論酒精有否影響沙氏的發言,不管是酒後吐真言或酒後胡言亂語,其表現反映了「內部會議的談話」,而政府內確有不少因為國力崛起而目空一切的官員。「詹其雄事件」固然令世人知道中國有為一寸土地的主權而不惜與鄰國鬧翻甚且動武的準備,九月二十七日中國外交部「吩咐」挪威別頒諾獎給劉曉波,其「強勢外交」更展露無遺;挪威政府是否「聽話」,很快有分曉,而中國的霸道早已傳遍世界!

三、

上述種種,固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如芒在背,與其有領土領海主權紛爭的鄰國,更坐臥不安,惟有擴軍及與美國結盟以求心安。令西方國家感到來自中國威脅的,還有中國展示的軟實力。二○○四年,中國第一家孔子學院在烏茲別克成立,到了今年七月,在全球九十四國已有三百一十六家孔子學院和三百三十七間孔子課室……有關部門的目標是至二○二○年全球有一千家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室目的不外在傳授、宣揚漢語及中國文化,這可說是完全正確和值得鼓勵的。可是,外國人的看法稍有不同,因為中國一黨專政,北京政府的真正目的是通過孔子的外衣宣揚中共的德政,這便教意識形態與其相左的國家(除了北韓、古巴)有基本價值受侵之痛。過去的美新處(冷戰結束後不久結束)及現在的英國以至法國文化協會,都在世界各地傳揚她們自以為有普世價值的自由民主意念和政經文化,而且卓有成效;歐美國家因此知道孔子學院的「厲害」。可是,美國已沒有負責推動文宣的部門,國務院不久前向國會申請撥款一千五百萬(美元.下同)在各地成立八至十家「文化中心」,簡直是小家子氣;英國的保守黨政府下決心全面大幅削減開支,連軍費亦大縮,當然不可能撥巨款從事海外文化推廣活動,這使經費充沛(據美國《世界事務》月刊八月號引述國務卿希拉莉的話,孔子學院開辦費百萬,每年營運開支二十萬;在赤貧國家,這是天文數字)的中國文化推廣迅速擴張。不但如此,中國還於○九年展開一項發展環球媒介活動,在提高中國國際形象上的經費便達六十八億;美國每年花七億五千萬在國際廣播,而英國BBC國際頻道只有四億經費,美英在文宣上已無法與中國一爭高下了。

四、

早於今年三月,英國《展望》月刊(《Prospect》)發表題為〈中國對美國︰世紀之戰〉(〈China vs America: Fight of the Century〉)的長文,對中國經濟、政治及軍事有很精闢的分析,當中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其一是美國自願當國際警察,成為世界霸權的副作用是天下太平,海運暢通無阻,讓中國貨得以行銷全球,包括通過最危險的海域,不但為中國創造了以百萬計就業崗位,亦為其賺取巨額外滙,而在此過程中,中國並無承擔半文軍費;其二是中美應避免走上「經濟互毀」(Mutually assured Economic Destruction)之路,迄今為止,中國需要美國消費市場以保障工人不致失業及外資繼續湧入,而美國則需要中國融資其債務。這便是她們的真正「互補性」。這兩點看法傳達的訊息是,有美國的間接「軍事保護」,才有中國的經濟成就;近來經常聽聞中國會拋售美國債券,而從其所持美債稍降上看,此事已有秩序地進行,但千萬不可認真地大規模拋售,因為這會損害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債務一旦沒有買家,擔心這名武功高強的邪派高手「發窮惡」!讀者至此應該了解何以日本持有這麼多美債而且漠視美元持續下滑繼續增持,難道日本財金決策層都是蠢材?顯而易見,日本是在對美進行無形利益輸送。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當然亦無來而不往的送禮,日本所以要向美國「送禮」,不過是間接支付「保護費」而已。

中國不考慮美國環球布防有利其經貿及經常打拋美債牌,令美國人十分反感;更有甚的是,中國利用美國在世界各地打壓圍剿「恐怖分子」而營造的偏安局面,大做生意。站在中國的立場,這是拓展外貿收購資源的良機;但美國人另有看法,在他們看來,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犧牲了以千計美國士兵性命、投下以千億美元計的軍事開支,弄得財政左支右絀,反戰情緒幾令政府倒台,美國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可是,坐享其成的中國,不僅在反恐戰爭中未出過半分力(人力及財力),還利用美國創造基本和平的環境,在這些國家大做生意。中國在伊拉克簽下的石油合約,其價值比美國企業獲得的還多,在阿富汗,中國國企更取得世界最大銅礦的開採權;在經濟利益之外,中國企業還大受當地人民歡迎,以其油、礦生意須僱請大量本地員工,他們因此視中國人為「財神」。令美國人「痛心」不已的是,即使美軍逐步退出伊拉克,保護該國廠礦油田的伊拉克士兵,還不是美軍訓練並且使用美國供應的槍械;阿富汗的情況亦如此。這等於說,中國在這些國家的經濟利益間接由美國保護!美國「有識之士」當然對此大表不滿。還有,美國軍援巴基斯坦的資金以百億計,結果政府把塔利班趕入山區,令巴基斯坦和平安定,而利用這種環境,中國計劃在該國投入巨資,以建立一個包括能源提煉及港口的自由貿易區。在這種情形下,中國在經貿上政治上還處處與美國「分庭抗禮」,美國朝野找機會給中國嘗點苦頭,不難理解。

中國這樣做當然極之精明,這好比由美國賣命、出力、出錢替中國創造上佳的經營環境,令中國得以合理經濟成本獲得其最迫切需要的外滙、能源和礦物。不少美國人的確很「天真簡單」,但決策團隊和民間智囊真是濟濟多士,有學養、謀略和經驗的人多得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取巧當然瞭然於胸。可是,別說中國不知「感恩圖報」,還不體諒美國經濟困頓而在人民幣滙價上稍稍遷就其訴求,難怪奧巴馬一改其上任初期對中國友善的態度。近來中國處處逞強,美國政府雖未有行動,美國國內主流輿論已一面倒指責中國並公開宣稱不惜進行貿易戰!

五、

美國眾議院去月底以大比數通過的「公平貿易貨幣政策法案」,矛頭直指中國,美國主流民意(左右議會投票意向的民意)及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均認為人民幣滙價偏低(fundamentally undervalued),及偏低人民幣是中美外貿逆差的禍首;這種看法雖被不少有地位學者駁斥得「體無完膚」,北京領導人亦給美國人上了一堂經濟學一○ 一的課,說明美國外貿逆差山積過不在人民幣……但此事早已「政治化」,希望利用逼人民幣升值挫挫中國銳氣者大有人在,而且左(自由派)右(保守派)傳媒雙炮齊發,形勢對中國頗為不妙。

著名評論家克魯明九月三十日的《紐約時報》專欄文章題為〈向中國宣戰〉(〈Taking on China〉,〈單挑中國〉),他顯然已動真氣︰「通過外交途徑要人民幣升值,屢試無效,現在已到了非用報復手段不為功的階段」(意譯)。逼人民幣升值,可能逼出貿易戰,但其不升值的後果甚於貿易戰。在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看來,中國「掠奪性」(predatory)的滙率政策,對美國的損害遠比貿易戰為甚。同日該報「社論」籲請白宮通過世貿組織及聯合其他國家反擊中國的「非法貿易」,這樣做,「社論」指出可能遭中國的還擊,但「美國不會因此癱瘓,特別是和他國聯手(對抗中國)」。

較早前,美國另一輿論重鎮《華盛頓郵報》的著名經濟評論家羅拔.森穆遜在二十七日的專欄以〈面對中國︰貿易戰可能損害較輕〉(〈Stand up to China - A tradewar may be the lesser of two evils〉)為題,說得更不客氣而且火藥味更濃。他指出,引發環球貿易戰的《一九三○年斯姆特—霍利(Smoot - Hawley)關稅法》,雖然因為有「迫使鄰居求乞」(beggar the neighbour)效果而臭名昭著,但在對付中國上,捨此已無他法!這位向來鼓吹自由貿易不遺餘力的著名評論家於述說貿易戰對世界經貿為禍深遠之餘,認為事到如今,和中國展開貿易戰對美國的損害已較輕。代表傳統世界秩序的美國與野心勃勃新興的中國對着幹,世界各國都有損失,但這總較讓中國重塑世界規律為佳。貿易戰帶來危險(dangerous),但讓中國取得最後「話語權」,帶來的是毀滅性災難(disastrous)!

克魯明和森穆遜俱為美國以至在英語世界頗受尊重且有影響力的評論家,他們代表的是美國自由派及保守派的看法;九月底他們先後對中國的外滙及貿易策略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是美國主流民意的反映,對白宮的決策應有一定影響,北京決策層不可掉以輕心。

六、

稀土供求問題,因「詹其雄事件」而引起各界關注,其實它早是投資界的熱門項目。三數年前,筆者便為它寫過評論,還提及在港上市的「中國稀土」,馬上引來投資版數同文的「溫馨提示」︰「中國稀土與稀土無關」。

正如去周《經濟學人》所說,「稀土並不稀奇」,美國地質學會則說是「歷史性取名不當」(a historical misnomer)。世界各地都有出產稀土,如越南(日本豐田開發的Dong Pao礦)、哈薩克(日本住友與該國國企聯合開發)、南非(SteenKampsKraal礦及豐田的Orissa礦);印度的稀土年產量約三千噸,計劃短期內提高至一萬噸。日本政府現在與蒙古政府協商聯合開採稀土,而在八十年代中期因勞工集約、勞工成本上漲及嚴重污染環境加上中國大量產銷而停工的美國及澳洲稀土礦,受其價格以倍數漲升(○五年以來升了二十倍)的誘惑及最大產銷國中國因環保問題減少產銷量的影響將先後復工等,稀土供應應很快恢復正常。在這種情形下,中國的稀土蘊藏佔世界總量百分之三十五不變,惟其百分之九十五市場佔有率(中國出產約六成內需)短期內也許會明顯下降。有關稀土的種切,近日傳媒報道已多,可以一提的是,稀土雖貴,但每個iPad所用稀土只值數美仙。

中國對稀土產銷的控制得宜,在商言商,廚房太熱不入廚的人只有給錢餐館賺。這等於說,稀土價格飛升是進口國尤其是本身有稀土礦的願付的代價。令稀土進口國不滿的是,中國有控制世界稀土供應的意圖(見voxeu.org 二月二十七日的〈Is China trying to 'lock up' natural resources around the World?〉)及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East China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去月和控制Browns Range重(heavy)稀土礦的澳洲北方鈾礦公司簽訂收購意向書。就商業角度,中國這樣做大有道理,但最近中國對日出口的稀土突然無故「暫停」一周,已令中國獲得「不可靠供應商」的惡名。

環顧當前的情勢,筆者認為現階段中國對「有所作為」的解讀應分「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全方位「有所作為」的時機應在(筆者過去指出的)發明足以制敵於死地的武器之後;西方國家富裕多時,性命矜貴,一日武備落後,必會對強者言聽計從,屆時中國便有絕對「話語權」……。

2010-10-07

「一黨專政」與領土淪失 /程翔——從釣魚台危機看「一黨專政」的禍害


【明報專訊】釣魚台危機表面上已經逐步平息下來,在危機中,我們固然應該譴責日本侵略我國領土,但危機過後我們更應該反思,什麼原因造成今天的被動局面?反思的結果,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一黨專政」造成領土淪失的嚴重禍害。


國民黨一錯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與蘇聯就有意把中國的固有屬國琉球(即今日的日本沖繩縣)交還中國。1943年底的開羅會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對蔣介石提及琉球問題。根據美國的記錄概要,11月23日,當時「羅斯福總統提及琉球群島問題並數次詢問中國是否要求該群島,蔣介石答稱,將很願意同美國共同佔領琉球,並根據一個國際組織的託管制度,與美國共同管理該地」。 [1]
另外,在1944年1月白宮會議的備忘錄中,羅斯福也提到「史達林很熟悉琉球的歷史,他完全同意該群島屬於且應該返歸中國,而且日本控制下的所有島嶼的行政權力應該歸給聯合國」。 [2]


從美國這兩份外交檔來看,當時美蘇的共識是準備把琉球群島交還給中國的。如果那時國民黨蔣介石能夠以民族利益為重,因勢利導地接受美蘇這個安排,則琉球固然早已回歸祖國,而今天困擾國人的所謂釣魚台問題亦永遠不會發生。


事實上,當時國內要求收回琉球群島的呼聲也很高。1942年6月22日,美國駐華公使克拉倫斯.高斯(Clarence E.Gauss)在致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Cordell Hull)的電報中表示,中國的《大公報》刊文要求其政府在戰後將琉球從日本脫離開來,並向外交部亞東司呼籲收回琉球群島 [3]。美國公使只列舉《大公報》,但事實上提出這一要求的人遠不止此。 [4]


可惜的是,蔣介石當年所急於解決的是共產黨崛起所引起的內患問題。為了爭取美蘇兩國支持國民黨而不支持共產黨,蔣介石竟然做出兩個非常錯誤的決定﹕為求美國援助,居然放棄由美國主動提出的收回琉球群島的建議,改而主張中美共管琉球。與此同時為爭取蘇聯不支持中共,竟然答允外蒙古獨立。 [5]


這一事例讓我們看得很清楚,國民黨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不惜拿領土來作交易。當時反對外蒙獨立、反對不收回琉球的人很多,無奈在「一黨專政」下,人民無權過問、無權反對。這是「一黨專政」導致領土淪失的一個典型例子。


共產黨再錯


中共在1990年代與俄羅斯簽署的邊界條約,也提供另一個典型例子。
1991年5月16日,中蘇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該協定。1994年9月3日,兩國又簽署了《中俄國界西段協定》。接又於1994年4月26日簽署《中哈國界協定》、1996年7月4日簽署《中吉國界協定》、1999年8月13日簽署《中塔國界協定》。這些新條約簽署後,中共報章大肆宣傳,說這些條約如何妥善地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


事實是這樣的嗎?所謂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事實是中共主動放棄對固有領土的索還。
中共在簽署這些新條約時,無視中國和蘇聯之間早在1924年已經達成協議,規定蘇聯歸還沙俄時代從中國掠走的土地。


1924年中華民國與蘇聯正式建交時,簽署了《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協定的第三條說﹕
「兩締約國政府同意……將中國政府與前俄帝國政府所訂立之一切公約、條約、協定、議定書及合同等項概行廢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則,暨1919與1920兩年蘇聯政府各宣言之精神,重訂條約、協約、協定等項。」 [6]


所謂1919及1920的宣言,兩者均表示「俄國政府廢除以前同中國訂立的一切沙皇條約,並將沙皇政府和俄國資產階級用強力奪取和佔有的中國人民的一切,全部交還中國人民」。


由於兩國之間從未宣布廢除這一協定,因此兩國之間任何關於領土問題的新條約的談判,理論上應該以1924年兩國的建交公報為基礎進行談判,而不應該以邊界的現狀(即1987年談判開始時的邊界線)作為談判的基礎。以前者(1924年建交公報)作為談判基礎,中國最少理論上可以追討沙俄年代被掠奪的領土,以後者(1987年邊界現狀)為基礎的談判,其結果必然是以表面上平等的新條約來合法化舊的不平等條約所強加給中國的損失,這是簡單的邏輯。


可惜的是,在「一黨專政」下,對這件涉及160萬平方公里領土(超過40個台灣)的大事,人民卻無法與聞其事,更遑論反對。據筆者訪查,中共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過,也沒有交給這個所謂的最高權力機關討論過,直到要批准條約時,才交給人大的常委會例行公事地通過。中國很多知名的邊界問題專家,都是在新條約通過後才知道的。


筆者明白,從政治現實看,要追討回這些領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這樣可能要開啟戰端。但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是﹕領土是全體國民所共有,不是一黨的私產。中共憑什麼可以在未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甚至未經中共自己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並同意的情下就由政治局20多人決定不追討本來蘇聯已經答應歸還的領土?


所以「一黨專政」的禍害,不但會侵犯個人權利,更會導致全民族領土的淪失。從琉球、蒙古、釣魚台(半淪失),以及北方領土等的遭遇,我們還能夠不猛醒過來嗎?


[1]見“Roosevelt-Chiang dinner meeting”(1943/11/23),FRUS,1943,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1961,P.324
[2]見“Minutes of a meeting of the Pacific war Council”(1944/01/12),FRUS,1943,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GPO,1961,PP.869-870
[3]見“The Ambassador in China(Gauss)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942/06/22),FRUS,1942,China,GPO,1956,P.732
[4]可參見:王建民、王桂生、陳光輝編﹕《對日和約國內各方意見輯要》(領土組)(1947年7月-10月),《審議會秘書處資料組資料彙編第一輯》,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與日本和約國內各方意見輯要》,18/761
[5]外蒙獨立問題比較複雜,這裏無法深入討論
[6] 指《1919年7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致中國人民和中國南北政府的宣言》及《1920年9月27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外交人民委員部致中國外交部照會》

2010-10-06

日本的硬和中國的軟

日本終於發生全國反華示威,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日本畢竟是一個民主國家,日本政府並不能控制人民的想法和做法。日本國民是不需要顧慮甚麼日中友好,在韓寒的人民三級分類中,他們不是奴才,不是狗,他們是主人,他們甚至可以把他們的首相趕下台,這是中國的狗和奴才所不能想像的。

日國民地位不同

這些聲勢浩大的示威,與中國九一八當日的零星抗日活動正好成為強烈的對比,回憶當日中國公安搶奪示威者的中國國旗,我們中國再一次的在世人面前丟人現眼,也正好印證日本民主黨幹事長岡田克也的話,中國不是民主國家。至於我們香港人,比大陸人稍好,因為我們不是奴才,不是狗,雖然也不是主人,但起碼我們的憤怒不需主人的允許。但很可惜,我們的政府卻絕對是奴才和狗。

日本並不是只和中國有領土糾紛的,它和韓國也就獨島有領土爭議。但似乎日本人對獨島的領土要求是只限於一小撮人,日本政府也只是象徵式的向韓國抗議,這中間可能有韓日美同盟的考慮。但日本對蘇聯和它之後的俄羅斯卻強硬得多,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就佔領了庫頁島(日本稱為樺太,俄方稱為薩哈林島)和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南千島群島,其中庫頁島原是我們中國的,但曾經在日俄之間數度易手,其實有些日本人一直鼓吹對庫頁島的領土要求,只不過不像北方四島般廣為人知。而因為北方四島問題,使到由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日俄之間還未簽署和約。蘇聯曾於一九五六年承諾交回北方四島中的齒舞和色丹,以吸引日方簽署和約,但被當時的日本政府拒絕。而在二○○四年和二○○五年,俄羅斯也多次重提歸還二島以換取簽署和約,日本也一一拒絕。在這裏,我們看到日本如何看待那些自古以來就是日本領土的地方。

將領土拱手相讓

我們中國又如何?江澤民於一九九九年代表全中國人民和俄國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敍述議定書》,承認了沙俄時期侵佔的中國土地,計有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外興地區,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烏東地區,十七萬平方公里的唐努烏梁海和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庫頁島,這許多的付出,只換來半個黑瞎子島。這百多萬平方公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地方,從此就成為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領土的土地。

你們看,主人硬不起來,身為奴才和狗的若表現出一點點的硬,的確是情何以堪呢?置主人於何地呢?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在幾乎成為了大家的口頭禪。人們常把異常的天氣歸咎於這兩現象。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皆是自然現象。「厄爾尼諾」是西班牙文「聖嬰」的譯音,是指熱帶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溫異常和持續地變暖。在1997年終至1998年初當「厄爾尼諾」達成熟期時,此海區的海溫比正常高了約4至5度

「厄爾尼諾」出現的週期並不規則,但平均來說,每四年一次。在1982-83年發生的「厄爾尼諾」是本世紀最強的,而1997-98年的「厄爾尼 諾」亦有相等的強度。它從1997年4月開始,到1998年5月左右才結束。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變暖,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厘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拉尼娜」是西班牙文「小女孩」的譯音。「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相反,指的是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溫異常和持續地變冷。自 1998年6月以來,弱「拉尼娜」開始醞釀,到了11月,此海區的海溫比正常低了約1至2度,這與年初「厄爾尼諾」成熟期時的海溫成 很大對比。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克環流,當沃爾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着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最近一次的強「拉尼娜」出現在1988-89年。另外,有些年份如1973和1998年,「厄爾尼諾」在年初盛行,但餘下時間則受「拉尼娜」影響。

對香港的天氣來說,「厄爾尼諾」出現的年份香港的降雨通常會比正常多。在 1947至1998年間10個最多降雨的年份中,有6年屬「厄 爾尼諾」年。此外,若「厄爾尼諾」在冬季活躍,下一年春季香港的雨量則傾向偏多。 1983,1992及1998年的春季便是一些例子。

1998年錄得的全年平均氣溫為24.0 度,是歷年來最高的,相信「厄爾尼諾」對這不無影響。在 1947至1998年間,10個本港全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中,有6年屬「厄爾尼諾」年。

「拉尼娜」對香港天氣的影響沒有「厄爾尼諾」顯著。 1947至1998年間10個最多雨的年份中,只有3年是「拉尼娜」年。資料亦顯示在「拉尼娜」年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平均每年為7個,接近正常的6個。

拉尼娜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影響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洲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朝鮮半島異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區,熱帶氣旋影響的區域會比正常偏南和偏西。

有趣的是,拉尼娜現象一但出現時在北大西洋颶風也會異常活絡。例如: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就出現罕見四個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依序分別是:艾蜜莉、卡崔娜、瑞塔、威瑪並且造成北美洲和中美洲人員慘重傷亡和房屋財產損失。另外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又出現兩個一樣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分別是:狄恩和費理克斯。
 

神州觀察:稻田蟹變大閘蟹 黑心商販禍神州

「秋風起,蟹腳肥」,肥嫩鮮美的螃蟹開始上市,內地市場卻湧現大量山寨版大閘蟹,這些外表看起來與大閘蟹並無兩樣,其實是由化學藥品草酸泡製而成,吃這種山寨版大閘蟹等於變相吸毒。據內地媒體報道,名不見經傳、身價很低的普通稻田蟹,只需在「威力超過增白劑」的洗蟹粉水中經受煉獄般「洗澡」二十分鐘,再花上一元錢買個標籤,就可以變成大名鼎鼎的「陽澄湖青殼大閘蟹」,實現華麗轉身,身價倍增。這種「陽澄湖青殼大閘蟹」身懷劇毒,殺機四伏。

洗蟹粉的主要成分草酸是工業領域普遍使用的除銹劑,有漂白還原的功效,毒性很強,其酸性為普通醋酸的一萬倍!同時,它還含有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使人體內的酸鹼度失去平衡,過量攝入還會造成結石。這些經過「洗白」的山寨版陽澄湖大閘蟹爬上千家萬戶的餐桌,有多少人身受其害呢?毒性升級 監管敷衍前不久內地「洗蝦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食用經洗蝦粉浸泡的小龍蝦,不僅會引發肌溶解症,大量累積還可致癌,讓人毛骨悚然,但「洗蟹粉」毒性比「洗蝦粉」更強,對人體的傷害更大。問題是,從「洗蝦粉」到「洗蟹粉」,毒性不斷升級,食品衞生當局的監管升級了沒有?按理,「洗蝦粉」已將監管推向了輿論監督的風口浪尖,工商、質檢等職能部門應強化監管,堅決打擊,但諷刺的是,「洗蝦粉」暫時銷聲匿迹,更毒的「洗蟹粉」卻改頭換面,大行其道。顯然,此前的監管不過是應付了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事實上,「洗蝦粉」事件發生後,當局只是查繳了事,並沒有聽到對黑心商販嚴懲不貸。

當局如此放縱,「洗蟹粉」的問世也就不足為奇。中國是世界上人造有毒食品最發達的國家,餐桌簡直就像化工原料堆填場:米用石蠟加工、油是溝渠油、豬有瘦肉精、蝦蟹含激素、米粉放吊白塊、酒中攙工業酒精、蔬菜殘留農藥、腐乳染工業顏料、木耳以硫磺熏製、醃熏食物靠防腐劑、雞蛋可以人造等等。黑心商人在食品加工中濫用化工原料,使得中國人肚子愈來愈像化工廠。問題食品的氾濫,無異於對中國人民的慢性大屠殺。

中國食品安全的根本問題,主要是有法不依、有法難依、執法不嚴,當局對那些黑心商販的打擊處罰毫無威懾力。其實,這些黑心商販犯下的並不是一般罪行,而是種族滅絕罪,追究他們的罪行,不僅要讓他們傾家蕩產,而且還要讓他們家破人亡,以此警示所有商販們知道,食品安全這條高壓線碰不得。否則,除了「洗蝦粉」、「洗蟹粉」,日後一定還會冒出「洗魚粉」、「洗肉粉」等傷天害理的東西荼毒國人。

2010-10-05

吳志森﹕曾特首不能失去劉皇發

【明報專訊】行會成員劉皇發摩貨炒樓,逾期未報,風波鬧翻了天。人們等他外訪歸來,以為會好好交代,怎料只有一紙聲明,把責任全推給下屬兒媳。但聲明寫得疑點重重,媒體更發現漏報遲報的,比事發當初還要嚴重。當事人若不現身解釋,無法釋除利益衝突的疑慮。

劉皇發的聲明發出不到兩小時,行政長官曾蔭權就急不及待跳出來,力挺他的內閣成員「劉皇發議員沒有蓄意隱瞞或違反有關指引」,理據是:「劉皇發議員持有購買上述物業公司的股份已在《登記》中清楚列明,而在行政會議討論土地及房屋議題時,劉皇發議員均有在會議上申報他持有投資公司從事土地及房屋買賣活動的利益,故此行政長官不認為他有利用行政會議的資料圖利。」

這種申報有意義嗎?

虧得曾蔭權的師爺們想出了如此偷換概念的辯解。沒錯,劉議員在「持有公司」一欄內,的確申報了「嘉忠投資有限公司」,與其他70多家公司洋洋並列。在申報「物業及土地」一欄中,也共有廿多項物業和近300幅土地的資料。但連3歲小孩都明白,申報公司名稱與申報由該公司買賣的物業,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沒錯,公司名稱的確擺在申報表內,但在這段敏感期間交易的物業資料,卻偏偏蹤影全無,不止超了14天,而是過了半年都沒有申報。只有公司名稱而沒有公司商業活動的具體內容,你說,這種申報有意義嗎?如此申報可以防止利益衝突嗎?

為什麼今年2月購買加州花園到7月底摩出元朗Yoho Midtown是敏感時期呢?因為樓市炒風熾熱,民怨沸騰,官員想方設法穩定樓市,這段期間,是新措施的醞釀期、出籠期和執行期,除非所有政策,包括禁止摩貨炒樓,在行政會議根本沒有討論,也保密得滴水不漏,否則,誰能洗脫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嫌疑呢?

曾特首的聲明故意含糊其詞

曾特首的聲明,偏偏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故意含糊其詞,行政會議在這期間究竟有沒有討論過樓房政策,有沒有涉及如何遏止炒賣,雖說行會由議程到內容都絕對保密,但曾先生一天不澄清有關疑點,沒有調查,就跳到「劉皇發議員沒有蓄意隱瞞或違反有關指引」的結論,是完全無法令人信服的。

東亞銀行李國寶中信泰富范鴻齡,都因個人差錯而辭去行會職務,曾蔭權沒有力挺,也沒有挽留,因為他們二人是前朝遺臣,對曾特首的重要性,遠遠不及親自延攬的劉皇發。

劉皇發進入行會,是回報他在區議會功能組別選舉中讓路的政治酬庸,更關鍵的是,新界土地的發展紛爭,靠新界皇來擺平,特區政府對發叔依賴甚深。誇張點說,劉皇發沒有曾蔭權,仍是新界皇,但特首失去發叔,就必成跛腳鴨,明乎此,就知道曾特首不得不力挺劉議員的原因了。

內地電話代罵每小時7元

【明報專訊】內地怪事無奇不有,繼早前出現收錢找罵的「找罵網店」後,現在又有收錢代罵的「代罵公司」。前者還能說是「幫人解壓」,後者則害人不淺。


黃先生在9月30日晚上收到一個沒有來電顯示的電話,對方不斷說粗口。這情況持續了兩天,一共收到十多個罵人電話。到10月1日晚上10時多,電話內對方爆了一串粗口後,意外地丟下一句「收人錢,替人罵」,隨後就再沒打來。後來黃先生才知遇上了職業代罵。


錄音QQ截圖供「僱主」驗證


記者以「代罵」、「職業代罵」等詞在QQ上查找,發現這類用戶很多,如果上網搜尋,更是不計其數。記者找到廈門一家叫「職業代罵」的公司,對方馬上展示價目表,電話代罵每天10小時70元,每小時電話攻擊不少於某次數;短信代罵則會使用群發器,每天40元,每小時不少於某條數;至於如何保證「服務質量」,工作人員稱,會把電話錄音、QQ聊天截圖等提供給「僱主」,以便驗證。有律師表示,職業代罵事實上觸犯法律,隨時犯上誹謗罪或侮辱罪,屬刑事罪行。

釣魚台誰屬?

香港的保釣運動,近年已變質為只熱衷於搞小眾的激烈活動,卻不重視喚醒群眾,發動廣大群眾一起參與。結果,他們每有活動都成頭條新聞,但普通市民卻置身事外,一點也不動心,日本貨照買,日本行照去;在這樣的民情下,他們卻要與日本硬碰,究竟實際嗎?

保釣運動於七十年代初,由留美的華人學生首先發動起來。為了教育群眾,他們搜集了大量歷史與地理資料,先解決釣魚台主權誰屬的問題。但香港的保釣分子近年都不注重這類深入細緻的發動群眾工作,以致很多年輕人,根本連釣魚台在哪裡都未搞清楚。這叫他們怎會真正投入?

釣魚列島位於台灣基隆港東北約100浬,包括釣魚台與黃尾嶼等8個島嶼。釣魚台是台灣的叫法,內地叫釣魚島,日本叫尖閣群島。由於釣魚台近台灣多過近內地,加上早期的保釣分子中有不少台灣留學生,所以保釣運動一路沿用台灣的叫法,但近年香港的報紙大都跟內地,改稱釣魚島了。

釣魚台距中國大陸約200浬,但距日本本土將近500浬。從地理上看,釣魚台與中國的大陸架相連,與日本之間卻有一道2,000公尺深的海漕相隔。而歷史上,中國自十五世紀初已有釣魚台的記錄,漁民已到附近海域捕魚;但日本則要到十八世紀末才來到釣魚台;可見中國與釣魚台的淵源遠比日本深遠。

其實,日本在1879年正式佔據琉球群島時,其官方文件都未把釣魚台列入版圖,即使到1965年,日本政府的「臨時國勢調查報告書」,亦未把日本的勢力範圍伸展至釣魚列島。釣魚台之所以會有領土爭端,可謂由美國一手造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與琉球群島都落入美軍的手裡。戰後,美國把台灣交回中國,但仍保管琉球與釣魚台至1971年,才把琉球(日本人稱沖繩)與釣魚台交「回」日本。釣魚台從來都不屬於美國,美國怎有權私相授受,把釣魚台交給日本?

日本與釣魚台的關係,源自1895年的《馬關條約》。甲午戰爭一役,中國慘敗,不得不把台灣割讓給日本。這時,日本才把釣魚列島改名為尖閣群島。但這是日本侵略得來的土地,是非法的。二次大戰後,美國把原先屬於中國的台灣交回給中國是應該的,但把釣魚台分割處理,交了給日本,分明刻意製造爭端。從日本的角度來看,釣魚台的管轄權自甲午戰爭之後已落入日本人的手裡;二次大戰期間,日本雖一度失去了對釣魚台的管轄權,但在1971年已重新從美國手上「收回」,情況與沖繩沒有分別,歷史已不可挽回。

其實,分別就在於美國在71年的決定,如果美國把歷史上一路屬於中國,並與中國鄰近的釣魚台歸還中國,那今天中日就不會有這場紛爭了。現時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am730C觀點

2010-10-04

甜菜根汁 - Beetroot Juice


一項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一大杯用甜菜根打成的汁可以降低人在運動時所消耗的氧氣,藉以提高耐力。在實驗中,喝了甜菜根汁的研究對象,體能表現輕易勝過對照組,做同樣強度的運動,時間最多可以多出16%。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結果將引發耐力運動員的強烈興趣,對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呼吸道或新陳代謝疾病的人可能也有助益。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應用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要提升體能,基本上有兩個跟氧氣消耗有關的辦法。


一種是提高最大耗氧量(VO2-max),它指的是個人在全力運動時最高的耗氧速率。


最大耗氧量因人而異,部份與遺傳體質有關,但可以透過訓練和使用強化耗氧效率的藥物紅血球生成素(EPO)來提高。運動員使用EPO,已成為職業運動和環法自由車大賽(Tour de France)的一大問題。


這份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教授瓊斯(Andy Jones)說:「還有另一個辦法。」


他以電話告訴法新社記者說:「如果你能降低能量成本,也會有幫助。」能量成本指的是氧氣的消耗量。


甜菜根汁可以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在實驗中,瓊斯跟同事請兩個組的研究對象以固定的高強度做運動,看他們能撐多久。


其中一組人運動前喝下紅顏色的假甜菜汁,運動時間平均9到10分鐘,另一組人喝下甜菜根汁,可以撐到11到12分鐘。


瓊斯說:「他們運動的工作負荷度完全一樣。其中一組表現較佳,不是因為最大耗氧量改變,而只是因為效率提高。」


瓊斯並說,甜菜根汁對強度較低但持續好幾個小時的運動─例如長跑或騎車─是否一樣有效,還有待證明,但可能性似乎存在。


研究人員不確定紅色的甜菜根汁為何能夠提升體能,但有一個相當可信的揣測。


甜菜根和萵苣、菠菜一樣都富含硝酸鹽,人體吸收後會轉化為亞硝酸鹽,而這會生成另一種化合物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能擴張血管,藉此給肌肉供應更大量的氧氣。瓊斯說:「但我們認為關鍵在於它似乎在肌肉細胞的線粒體內發揮許多奇妙的作用。線粒體是帶氧的能量產生的地方。」

A Tribute to Gandhi: Father of the Nation



"Non-Violence is the greatest force at the disposal of mankind. It is mightier than the mightiest weapon of destruction devised by the ingenuity of man ..."
- Mahatma Gandhi

India celebrates the birth anniversary of Mahatma Gandhi - Father of the Nation, as Gandhi Jayanti. Fondly known as "Bapu", Gandhiji was born on October 2nd 1869 at Porbandar in Gujarat.

He relentlessly worked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untouchables and for eradication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em. Hence 2nd October to 8th October, is marked as 'Anti Untouchability Week'.

Beijing-Tehran cooperation: A loophole in Iranian sanctions

On June 9, 2010,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imposed a new slate of sanctions on Iran in an attempt to curb its nuclear ambitions. On September 22, Russian President Dmitry Medvedev backed these sanctions by issuing a decree banning arms deliveries to Tehran.


This means one can now talk about a full-fledged "arms blockade" against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But how effective can this blockade be, and what loopholes are open to Tehran?
The Islamic Republic's capacity


Iran certainly ranks among the most powerful Middle East and South-West Asian military powers. Tehran's might is determin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its vast territory with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growing population, the lack of a colonial past and the existence of well-developed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enabled it to emulate European militar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apidly.


Iran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Islamic states. Many analysts believe that its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tential dwarfs that of Pakistan, which is a nuclear power. Moreover, the Iranian military potential exceeds that of other Persian Gulf and Arabian Peninsula countries several times over. In fact, none of these countries has a comparable population or industrial potential.
Iran also has a sufficiently well-developed defense industry. The country's leaders strive for self-sufficiency in this sphere, but Iran is unable to manufacture all the required military hardware independently. Although its potential in this area exceeds that of Pakistan in some respects, it is not self-sufficient.


The threat of military conflicts with countries of the Gulf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ces Iran to maintain its armed forces in a high state of combat readiness, which would be impossible without foreign deliveries.


China is Tehran's traditional partner in the defense and engineering sectors. Bilateral cooperation peaked after the 1979 Islamic revolution when cooperation with the West and the Soviet Union became impossible.


Technology for oil


Iran started receiving weapons and equipment from China, in addition to the requir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licenses. North Korea also provided Tehran with a large amount of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leted models of ballistic missiles, some of which it had produced itself and some were Soviet-made. This assistance allowed Iran to fight Iraq in 1980-1988 from a more equal position. Iraq had a smaller population and size of the army but nonetheless wielded far more advanced military equipment than its enemy.


Iran and China continued to cooperate throughout the 1990s. Beijing needed an independent oil supplier, while Tehran wanted to gain access to more or less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ies. After recovering from the war with Iraq, Iran began to assess its armed forces'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spects. Considering its advanced domestic industrial potential, Tehran gradually began to purchase technology, rather than military equipment. Moreover, Iran began to cooperate with Russia and other post-Soviet republics, subsequently obtaining a number of modern military technologies. However, China remained its main partner. In the late 1990s, Iran and China began to scale down their direct military cooperat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improved Chinese-U.S. relations.


Iran then solved its military-equipment problem by launching production of new systems it had copied from foreign equivalents. But not all kinds of military equipment are easy to copy like that, with air-defense systems and warplanes posing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Tehran found a way out by expanding its cooperation with Beijing in the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 sphere, which increasingly replaced direct arms shipments. Iran actively bought devices and technologies that would enable it to enhance its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potential. Tehran managed to acquire specialized Chinese equipment used in this sphere, including X-ray machines for checking the quality of rocket-and-missile engines, high-precision machine-tools for manufacturing elements of gyro-stabilized platforms used in guided weapons, mobile rocket-and-missile telemetry-control systems, in addition to other components and instruments.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place strict limits on arms deliveries to Iran. Consequently, Chinese-Iranian military-technical cooperation has increasingly taken the form of joint ventures. These deliver dual-purpose systems,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to Iran. Moreover, the Iranian government has signed a number of intellectual-cooperation agreements with Chinese universities, which are involved in training Iranian specialists and researchers in various fields for subsequent work at Iranian facilities.


The scale of Iranian-Chinese cooperation in this sphere is largely limited by the Chinese companies' ability to provide modern technologies and materials. However, there is sufficient potential to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missiles. But for its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ran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that objective.


Iran's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with China has allowed it to launch production of its own short-range surface-to-air missile (SAM) system, a copy of China's HongQi Red Flag/Banner HQ-7 air-defense missile, and to upgrade older operational SAM systems. Some sources claim that Tehran has come close to developing its own version of S-300-PMU Favorit (SA-10 Grumble) SAM system. This was thanks to its in-depth study of China's HQ-9 / FT-2000 missile system, right down to the minutest detail. At any rate, launchers closely resembling the HQ-9 system have been repeatedly displayed at Iranian military parades. Analysts continue to argue as to whether they were mockups or live weapons.


What next?


Chinese-Iranian military-technical cooperation will obviously continue into the future. Both partners need each other because Iran requires state-of-the-art military equipment, while China is hard pressed for natural resources. The main aspects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are as follows.
China, which implements an ostensibly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is unlikely to deliver substantial weapons consignments direct to Iran because it does not want to sour relations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the situation may change shoul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worsen. Analysts believe that Beijing already covertly supplies small batches of military equipment to Tehran, allowing it to study and copy them.
Chinese engineers are expected to help Iran to mass-produce Azarakhsh and Saegheh fighters based on the Northrop F-5 Freedom Fighter and to upgrade its operational warplane fleet. Chinese specialists are also known to service U.S.-made aircraft at Iran's largest air base, Mehrabad, outside Tehran.


Chinese-Iranian naval cooperation will, most likely, expand in the future. Iran will continue to manufacture speedboats and missiles under a Chinese licens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ran has been trying to expand its naval presence in the Gulf for the past few years by actively developing new types of naval weapons, such as guided missiles and torpedoes, as well as artillery systems.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Gulf, Iran's plans can only be implemented either by buying or building a sufficiently large number of heavily armed warships.


Moreover, China could help Iran upgrade its Lockheed P-3F Orion anti-submarine and maritime surveillance aircraft.

兼職行會成員流弊難防 ~信報社評

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承認漏報利益,未按規定填報二月及四月購入十九個物業及樓花單位;劉皇發 向公眾致歉,但強調只是疏忽,不存在隱瞞問題。身居權力中心的要人漏報利益並不罕見,後果則可大可小,即使是疏忽,但在公眾眼中這些行徑可能涉及不誠實, 或利用在行政會議預聞機密之先而做買賣牟取私利,凡此種種,都會對政府的聲譽和公信力造成打擊;正如本報鄭經翰先生在昨天的專欄中表示,劉皇發的最佳「道歉」方式,是盡快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位,以免事態擴大令政府更加難堪。

特 區政府有清晰的「申報利益」制度,出問題的話,往往是因人的原因而非關體制;可是,自推行問責制之後,政策決定權由公務員轉移至一批問責局長手中,他們有 不少來自私人機構,或身繫各種商業利益,故此立法會就行政長官和政治委任官員的申報利益制度作出了更嚴格的規限(見○九年十月十九日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會 議),這是政制邁向更高透明度、更有問責性的合理發展。在政治問責制面世前,政府的決策權操在英國人派來的公務員及本地政務官手中,他們受公務員條例約 束,且本身是職業公僕,基本上不會參與商業活動,利益申報的問題比較簡單;當年行政局只屬港督的顧問,可以直接向港督及高官面陳意見,出謀獻策,但決策權 不在行政局議員手中—當然,在行政局內可以得知各項政策醞釀及取捨的來龍去脈,同樣有機會利用消息圖利;但當年的政治架構,行政局是公開的建制派和保皇 「黨」,所有成員都要在公開場合為政府政策護航,發揮非官守議員作為民意領袖的重要角色,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能參與權力中心會議得知各種重要訊息而有 各種有形無形報酬,也許就是要公開為政府政策「站台」的「報酬」!


問責制誕生後,部分決策官員來自民間,有些更在商界有豐沛人脈,官商關係 及如何確保問責官員班子的廉潔奉公及不會借內幕消息圖利,就成為了政府的新課題。與此同時,權力和權責的分配亦起了變化—問責官員既由行政長官一手挑選, 他們又操決策大權,其組成恍如外國政府的內閣,本身就是行政長官的最高顧問和施政同僚,是一個利益共同體(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由全體問責官員組成行政 會議,應該是順理成章、最合「邏輯」的體制,我們當年就此提出建議,也成為了董建華建立第一個問責班子政府時的結構。到了○五年董建華因「腳痛」提早離 任,接替他的曾蔭權返回舊制,重召一批非官守成員進行政會議並成為主力,問責官員反而只按「需要」列席;這是港英年代的體制模式,並無對與錯的問題,可是 這一改,卻衍生了連串問題—問責官員是全職工作,故此在投資或利益跟其公職有利益衝擊時,行政長官可以要求有關官員放棄或在指定時間內凍結任何投資交易, 甚至把有關投資/利益交由他人全權託管,這是較嚴厲的規限,目的在盡量提高政府的公正廉潔形象;行政會議內的非官守成員則有所不同,他們只是兼職性質,本 身大多有正業,政府因此不能規限他們從事投資活動;結果在利益申報問題上,行政會議內出現了兩套準則,兼職的非官守成員較寬、問責官員較嚴;權責不同,寬 嚴自應有別,但在建立政府公信力及嚴格執行避免利益衝突的規條時,給予兼職行政會議成員較多投資及從事商業活動的自由,政治風險自然較高,更根本的問題 是,現在絕大多數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在爭取議會支持及為政府政策背書上,都恍如「隱形人」,公眾幾乎完全看不見他們的身影。在新的問責政治文化底下,兼職 從政的空間已所剩無幾,因兼職而從事各類投資活動,結果只會是議員贏錢,但政府卻輸了信譽。

2010-10-02

滿足

吃過晚飯,三嬸把餐具捧回廚房,我低聲問三叔:「三嬸的生日快到,打算買甚麼禮物?」三叔未及回答,三嬸在廚房搶先說:「不用問了,我早已絕望。」女人的耳朵很厲害,即使到了一把年紀。

「為何絕望?」我問。三嬸走出來說:「去年我生日,他買了一部乒乓發球機說送給我,其實是他自己想玩。結婚後,大部份給我的生日禮物,都是他的玩具。」「那也不必絕望,」

我笑道:「如你所說,只是大部份是他的玩具,還有小部份嘛!」

「樂民,」三叔忍不住開口:「說個故事給你聽好嗎?」從小便喜歡聽三叔講故事,我洗耳恭聽。

一個女人走到旅館,經理說:「這裏一共有五層,讓你自由挑選。」

女人走上一樓,看見告示牌,寫着:「這層樓的男人,又窮又醜。」女人當然不願停留。

到了二樓,告示牌寫着:「這層樓的男人,窮困但英俊。」女人暗忖,英俊當然好,但做人還是現實點好。

走上三樓,告示牌寫着:「這層樓的男人,富有但醜樣。」女人心裏想,有錢可以買名牌住大屋,但天天對着醜八怪,也不好受。

女人上四樓,告示牌寫着:「這層樓的男人,富有又英俊。」女人很高興,總算沒有白費氣力。女人忽然想起,還有一層,上去看看吧!

女人喘着氣走到五樓,告示牌寫着:「此處沒有男人,這層樓是用來證明,女人不可能滿足。」
(區樂民)

一把抓住頭髮

語文可以散播偏見和盲點,特別是香港的新聞。譬如:「日本福岡右翼青年滋擾中國旅遊巴士」。「右翼」人士滋擾中國遊客,出於幾個島嶼的領土爭議。很明顯,這些日本「右翼」人士,是為了「保家衞國」,是日本的「愛國者」。

但華文傳媒把日本的愛國人士叫做「右翼」,中國的「保釣」份子或高喊抵制日本旅遊的中國人,卻是「愛國團體」,從來不叫「右翼」,請問新聞的「客觀、中立、公正」在何處?在文化的邏輯上,「愛國」出於民族主義情緒,就是右的表現。

民族主義都催生仇恨,福岡滋擾中國遊客,與在北京街頭喝駡日本留學生,完全沒有分別,只看華文傳媒,就以為世上沒有愛國的日本人,只有右翼的日本人;相反,中國人愛國,絕不是右翼。有人會反駁:釣魚台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日本人來侵佔我們的地方,我們抵抗,因此,愛國的是我們。但是這又暴露了另一個盲點:所謂釣魚台問題,中國的鄧小平早已定性:「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讓下一代解決。」

凡是神聖的,必不容爭議。如果閣下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對於上帝的存在,閣下必現在就深信不疑。如果有一位無神論者在你面前,說宇宙中沒有上帝,你會馬上與他爭論,捍衞上帝的神聖。因此,凡神聖的領土,必不容爭議,反過來說,凡可「擱置爭議」的領土,必不「神聖」。你承認可以「擱置」的,終究有點心虛。

日本政府的邏輯訓練比較成熟,當華裔的工貿大臣蓮舫說:尖閣列島主權爭議,即受到外務省的嚴正糾偏:不,沒有爭議。領土如果神聖,何來爭議呢?道理如果在你這邊的爭議,你又怎會甘願「擱置」呢?此一奇怪的爭議,令人想起民國時代在幼兒之間流行的一首《荒誕歌》:「小偷進了房,小狗叫汪汪。聾子聽見忙起床,啞巴大聲喊出房,瘸子跑得快,瞎子趕來幫,追呀追,追呀追,一把抓住頭髮,看看是個和尚。」「神聖領土」可以「擱置爭議」,當有「一把抓住頭髮,看看是個和尚」的荒誕之趣。

香港是個經濟城市,不要參糊荒謬的政治,雖然,福岡的中國旅遊巴,只受日本愛國人士有限的滋擾,沒有愛國鎗手上車擄人質,亂邦不入,日元雖然貴點,今年冬天,北海道還是值得一遊。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