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6

天 葬

民主元老逝世,生前很受「爭議」,因為十三年來,至少有一半「輿論」,標籤這位老先生是「反中亂港」的叛國賊之首。

這位元老一死,特首即刻發出哀悼,用詞十分權威:「司徒華先生一生熱愛中華、熱愛香港,致力推動民主發展,為人剛直不阿,堅持理想。」

「熱愛中華、熱愛香港」,而強調「一生」,是情傾萬里的至高頌詞,如同前清謚曾國藩為「文正公」。現代的中國「政治文化」,對於一個「死」字看得極重。吃政治飯的中國人,尤對於死後的「評價」,葬禮的「規格」,視為「重中之重」。「結束×黨專政,平反×四」是司徒華生平的代表作,現在,特區的官方,高度讚揚「反中亂港」即是愛國,「平反六四」即是「理想」,官方「定音」,香港一齊照這個調子哭喪,身為納稅人,對於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難免要問一句「為什麼」。

結束什麼黨專政,平反×四,既然是一生「熱愛中華」的英勇主張,那麼與司徒華先生同享此一「熱愛中華」的「理想」的王丹,又為何被同一個特區政府拒絕來香港?顯見司徒華生前三大 Baby之一的「支×會」,仍是「顛覆中華,搞亂香港」的犯罪組織。既是如此,他司徒華先生熱愛這、熱愛那什麼的,就很有問題。

老先生逝世,掀起一股「政治天葬」,什麼叫天葬呢?有點通識的小朋友都知道,在西藏,人死了,遺體恭放在一個「道德高地」、「哀悼平台」,任由天上飢餓的禿鷹群飛過來啄食,就是天葬了。

生理的天葬,是西藏人的習俗,然而香港的民主元老死了,「司徒華」三個字,也成為中國式漢人政治的天葬自助餐,「不分黨派」的政治禿鷹,也爭相飛撲來啄食,「哀悼」、「致敬」,亦不可謂不壯觀。

老先生一副殘軀,沒想到如此「環保」,生前是「民主先鋒」,死後還「循環再用」,成為「不分黨派」吸髓分器官的「剩餘物資」。像小學課本裏講一頭老牛:牛一身是寶,可以耕田,可以拉車,屠宰了,肉可以吃掉,一張牛皮,還可以造成鼓。

司徒華一身是寶,生前支撐了教協、民主黨、支×會,死後這具遺體,營養豐富,養活了「不分黨派」的全香港。只要閣下把一張臉湊過去,不分人鬼,此時都沾有幾分「良心」和「正義」的光芒。

「拂拭殘碑,勅飛字,依稀堪讀,念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生前當誅,死後封廟,小農社會,永遠處於口腔期,沒有辦法,他們太飢不擇食了。司徒華之死,人人爭相哭之,看穿了的,眼見禿鷹四面八方,烏雲蓋頂,飛撲餓啄,哈哈,則何妨笑之?

(陶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