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定香港樓市及回應社會上抱怨樓價太高未能置業的聲音,政府今年推出多項被坊間形容為武林小說招式般的穩定樓市措施,由初期的「九招十二式」、「市建局八招」,到8月時加推「三招十四式」,而且多次表明會在增加土地供應方面落墨。
可惜的是,儘管政府不停出招,樓價還是持續急升,地王的成交價不斷破紀錄,連二手公屋成交價亦高處未算高,甚至出現炒賣,市場力量似乎抵消了政府的措施。
根據上周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一項反映地產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數),指數已創出1997年後逾十二年以來的新高,代表現在樓價正向1997年高位邁進,再一次令人關注到房地產市場是否泡沫化,市民的購買力是否與樓價脫節。
奇怪的是,不論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或是其他主事的政府官員,接受傳媒有關樓價過熱的訪問時,總喜歡拋出「增加土地供應」、「主動勾地」的語句回應。觀其言行,政府看似將樓價問題視為市場供求失衡,只要主動勾地、積極賣地,樓價將可望降溫,視增加土地供應為解決窘局的良藥。
五地產商土儲多於政府
經濟學理論教導我們,要解決麵包貴的問題,賣多些麵粉,增加麵包產量便可令麵包售價降低。可惜香港的土地卻不是這碼子的事,我們要問,土地到底最終落在市場,還是錯置在其他地方?翻查地政總署過去十一年(2000至2010年)的賣地記錄,除2003至2004年度因政府停止賣地及勾地的措施影響外,其餘年度的賣地面積(只計算住宅甲到戊類)平均數值為六萬九千八百七十六點七方米,如果以一般住宅(現有發展區)的地積比率八至十倍計算。
經換算後,可建總樓面面積約五十五萬至七十萬方米,即五百九十一萬至七百五十三萬方呎,其實可供應的樓面面積有不少。但實際情況是由2004至2009年,私人住宅樓宇單位落成量逐年下跌,由2004年二萬六千個單位,降至2009年七千二百個單位。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2007至2008年度的賣地面積超過十萬方米,遠超過去十年的平均數,如果以一般三年的香港住宅建築期計算,今年的房屋供應量應可反映該年度的賣地面積,換句話說,今年的總樓面面積理論上,可多達一千零七十六萬方呎,房屋供應量應該不俗。
可惜的是,私人住宅過去十八個月的價格,均錄得近40%的增長。因此,將賣地記錄、房屋供應量與樓價作相互比較,讀者應會發現不管是應對樓價過熱、還是解決供求問題,政府以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都明顯存在問題。歸根究底,問題是什麼?
當比較目前政府與香港五大地產商(包括恒地、新地、新世界、信置和長實)的土地儲備,或許我們可找到一點端倪。有報章於今年7月就香港的土地儲備分配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結果頗令人憂慮。調查發現在政府現在手上的土地儲備為三千四百四十八萬方呎,而五大地產商的土地儲備是四千六百萬方呎,比政府還多。
這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囤積的問題。在政府退出居屋市場後,影響樓市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同時地產商透過政府賣地所得,手執大量的土地儲備(更直接可謂囤積),因此,在「賣地-興建-出售」的循環下,現在的私人住宅市場,地產商成為主導的角色,完全地把政府的角色比下去。
置身在商言商、資本主義的「神聖」光環底下,我們要求地產商根據市況自行「推盤」壓根兒是沒有可能,亦不是筆者想討論的地方。我們該反思的是,在居屋停售的現實下,政府可主動影響樓價的方法就只剩下興建公屋及賣地政策,但如上文所言,以增加土地供應作手段解決樓價問題是絕對「行不通」,若政府有決心解決樓價過熱、市民購買力脫節的問題,就該在房屋政策上主動出擊。
打破對自由市場迷思
誠然,房屋政策上主動出擊,意味政府在市場需要化身較主導的角色,以何種方法、什麼方法解決樓價問題,如復建居屋、限制地產商囤積土地、限制境外買家等,社會可以慢慢討論與分析,找出一個社會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香港是開放型、外向型的經濟體系。近一年來,各國因應金融海嘯持續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市場出現大量熱錢,而熱錢的持續流入加上低息環境,已令香港的樓價不斷上升。
非常時期須採取特別手段解決問題,如果教條式地盲目信奉自由市場,放棄安全底線,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在全球化與外向型的經濟體系下,高度流動性與投機性資金將持續流入香港,有機會形成資產泡沫化,危害香港的經濟安全,政府可能需為此付出更多。
如果政府有決心穩定樓市,就必須主動出擊解決問題,增加在市場的「話事權」,亦需對社會有所承擔,摒棄自由市場絕對主導的迷思。問題是:政府敢出手嗎?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 2010年9月1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