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去世已近35年,但對他有貶意的評論仍列為禁區。最近讀《走進毛澤東的最後歲月》一書,其中的一個小故事,讓人對毛澤東的“逆向思維”有深刻的認識。
這本書是根據一位在毛澤東身邊朝夕相處、與他度過最後歲月的女人孟錦雲口述,由內地女作家郭金榮執筆的。別以為這又是在香港出版的禁書,它不像多年前在海外出版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那樣,中南海列為高度查禁的書籍。這本是堂堂正正由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公開發售的一本信史。
這本書對毛澤東晚年的日常生活、精神面貌、思想狀態有細緻的描寫。其中不在意地透露了毛澤東的“逆向思維”,他常常喜歡從相反的方面去思考,離經叛道,標新立異。
兩個青年救美的故事
這裡要介紹的一個小故事,是在毛澤東去世前一年,即1975年8月,他忽然動起看電影的興趣,看了一齣香港鳳凰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越劇歌唱片《雲中落繡鞋》。
故事的內容大致是:一個富有的員外的千金小姐不慎跌落後花園的枯井中,生命危在旦夕,員外貼出告示,誰能救出小姐,便把小姐許之為妻。有兩位青年同時應召,商量好一個下井,一個用吊繩在上面照應,救出小姐後,隨小姐的意願,想嫁給誰便嫁給誰。
於是一位用筐栓上繩子把另一位青年送到井下,逐個先救小姐,再讓青年上來。在井外負責放筐下井的青年,在救出小姐後,為了獨佔小姐,便狠心地不顧另一青年死活,並用大石堵死井口,便抱著小姐去領賞,成全婚姻美事。
在井下的青年叫天不應,加上井面蓋上石頭,只見黑茫茫的一片。但他卻手拿著小姐留下的一隻繡花鞋,是小姐被往上拉時丟下的。
已婚嫁的小姐一夜忽作一夢,天上飄下一隻繡花鞋,即是她在井下丟失的一隻。夢中醒來,這位夢中的青年卻出現在自己面前。
結局是由父親作主,趕走那位狡猾的青年,迎接這位死裡逃出的青年。
至於井底的青年如何能逃出的,當然好人有好報,是神仙救他的。
毛澤東認同奸猾者
看完電影,毛澤東問看電影的人們,“你們說說看,兩位救小姐的青年,哪個好些?”
眾口同聲的說,當然是在井底的青年好啦,孟錦雲更添上幾句:“還用說嗎?井上那個青年真夠壞的,他不僅貪人之功,據為己有,還陷害別人。”
毛澤東轉頭問另一位早期已在他身邊伺候他的張玉鳳,張說,“差不多,這是很明顯的道理,我不明白,您幹嗎要問這麼個問題﹖”
毛澤東說,“我和你們的看法不一樣,我覺得,還是那個井上的青年更好些。”
“為什麼?”眾口同聲的問。
毛澤東答道:“那個井下的青年對問題的考慮太簡單,他缺乏周密的思考,他應該想到井上的青年會使出這一招兒。還是那個井上的青年聰明噢﹗”
眾人還是不服氣,說井上的青年太奸猾,不老實。毛澤東答道:“老實,老實是無用的別名。”還說,小姐只有一個,他不害另一個,他能得到她嗎﹖
毛澤東的專權和霸氣
這就是毛澤東﹗早在青年時代,他曾寫過一首《詠蛙》的詩,其中有兩句:“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17歲的毛澤東,便已顯出他的霸氣。
孟錦雲的回憶說,毛澤東他“要發展,要改造,要出新”,對他締造的黨和國家,也“不惜打亂重來”,“來個天翻地覆”、“標新立異是他的性格特點”。
這正是毛一生主張與人鬥,其樂無窮,提倡階級鬥爭要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的思想根源。也是他在解放以後,發動一個個的政治鬥爭,要打倒一切,直到“文化大革命”,要把與他同打江山的老同志都一個個清除掉。
張玉鳳對毛澤東的評價是:“他就是怪,你說是黑的,他偏要說白,他總喜歡對立。”
孟錦雲說,“主席的看法,老和我們不一樣,這個人很怪。”
毛澤東的專權,一言堂,“逆向思維”,終於為新中國帶來近20年的災難。
研究毛澤東,這是一份可貴的材料。(香港明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