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4

西報:贏家是伊朗 美成阿拉伯起義大輸家

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新華網刊載西班牙《起義報》2月9日文章,原題:(第二次阿拉伯起義)的贏家和輸家(作者美國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1916年,侯賽因.本.阿裡領導的阿拉伯起義謀求阿拉伯人脫離奧斯曼帝國,建立獨立國家。而第二次阿拉伯起義已經醞釀了多年,上個月由突尼斯年輕人成功地發起了。在突尼斯,在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國家和整個世界體系內,誰將是贏家,誰又將是輸家呢? 

  至少在6個月之內,也許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會知道,誰將是突尼斯、埃及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事實掌權者。此起彼伏的起義活動使形勢酷似1917年的俄國,只有堅定的和有組織的力量才能奪取政權,就像當年的布爾什維克一樣。
 
  每個阿拉伯國家的真實情況各不相同。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擁有像布爾什維克那樣激進、世俗、有組織、為奪取政權做好準備的政黨。雖然有一些願意發揮更大作用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運動,但似乎沒有哪個運動是擁有深厚基礎的。最有組織的運動是伊斯蘭運動。但這些伊斯蘭運動的基調又是五花八門的。

  那麼企圖插手控制局勢的那些外部力量又如何呢?主要的外部力量是美國,其次是伊朗。土耳其、法國、英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其他國家也不容忽視。

  第二次阿拉伯起義的大輸家顯然是美國。此時美國政府採取的搖擺不定的態度就說明了這一點。生在一個混亂的世界形勢下,第二次阿拉伯起義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實力,特別是在阿拉伯世界的實力,因為目前在這些國家獲得政治支持率的唯一可靠基礎就是反對華盛頓插手本國事務。即使那些喜歡並且依賴於美國干涉的人也發現,繼續這樣的立場是很危險的。

  最大的外部贏家是伊朗。毫無疑問,阿拉伯世界對伊朗政權持有深刻的懷疑態度,部分原因是伊朗並非阿拉伯國家,另一部分原因是伊朗是什葉派掌權。但正是美國政策送給了伊朗一個最好的禮物,那就是宿敵薩達姆.侯賽因的倒台。而在這個基礎上,伊朗也聰明地執行了願意支持非什葉派運動的政策,如哈馬斯,只要這些非什葉派運動能夠與以色列和美國對該地區的干涉展開有力的鬥爭。

  另一個贏家是土耳其。作為奧斯曼帝國的繼承人和美國的親密盟友,土耳其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群眾運動的眼中釘。現任民選政府開始向著支持第二次阿拉伯起義的方向轉變,儘管面臨影響到與以色列和美國友好關係的危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