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

額外印花費 該由誰繳交

為了冷卻樓市的炒風,政府突然宣布,在十一月十九日之後新買入的樓宇,若果在買入後不足兩年就轉讓,是項交易得負擔懲罰性的額外印花費。由於徵收的比率最高可達樓價的15%,短線炒賣已無利可圖,而且極有機會招至重大損失,因此炒家全面撤退,樓市的交投量頓時失去了接近八成。

這項措施雖令我名下的地產代理業務損失慘重,但我仍得承認,從社會的整體利益而言,推出新措施是需要的。然而,在額外的印花費該由誰來負責的問題上,新措施卻沒有言明該由買方負責,還是由賣方負責,只是含糊地說由買賣雙方共同負責。

政府這樣做,相信是為了保障自己的稅收,有一方不交或交不出,政府就可以追討另一方。這雖然是沿用徵收印花稅的一貫做法,卻不符合引入新例的基本精神。予人的感覺是賞罰不明。是非不分,只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爭拗,增加交易的社會成本。

其實道理很清楚,推出新措施的目的,既然是為了打擊炒風,那麼它懲罰的對象應該是炒家,即買入樓宇不足兩年又賣出的一方,沒有理由叫一個沒有犯錯的新買家去承擔上手短期轉讓的額外印花費。這個新買家,極有可能是用家,政府的措施不應傷及無辜。即使他也是炒家,但他尚未做出炒賣的行為之前,沒有理由提前懲罰他。如果他後來真是在短期裏又轉讓出去,新交易亦一樣得交額外印花費,他是逃不掉的。現在,政府拒絕指明須由賣方負責額外的印花稅,這雖不會影響新措施的阻嚇作用,但會予人不公義的感覺。政府為了保護自己的威信,應盡量避免讓市民有這種感覺。

政府建議,買賣雙方可自己協商,如何來分攤這份額外的印花稅,我擔心協商的結果,必然會在樓價上反映出來。這種受扭曲的樓價會造成市場訊息混亂,影響不知實情的人做出錯誤的決定。

對一個資金充足的買家來說,他在與賣方協商時,他很可能會願意由他來負擔全部印花稅,只要賣方肯把樓價降低一點就是了。因為樓價降低之後,整宗交易的印花費亦可以算少了一些。但若果買方僅夠首期,其他的錢要向銀行借,而銀行現時的貸款又不包印花稅,那他就寧願叫業主把價錢做高一些,印花稅由業主負責,這樣他才有機會貸多一點錢去完成交易。

在這種情況下,同一個單位的成交價,都可能因為協商印花費的繳付方式不同,而出現超過10%的差異。由於價格訊息在傳播時只會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很難包括協商印花費的具體細節。結果大家都不清楚這個單位的真正成交價錢。銀行會因此而估錯價,買家會因此而落錯訂,政府有責任減少這種訊息混亂。

2010-11-23

讀書和行路

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語怎樣翻譯?英文有沒有類似的成語?

答:「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直譯就是 It is better to travel 10,000 miles than to read 10,000 books。至於類似的成語,英文沒有,中文也沒有。

中文有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直譯是 In addition to reading 10,000 books, you should travel 10,000 miles。請看元朝方回一首六言詩:「讀萬卷行萬里,酌一杯題一詩。頹齡如此如此,豪氣已而已而。」《兒女英雄傳》四十回也說:「昔人曾云,讀萬卷書,不可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非能辨,然後行萬里路,才可以增加閱歷,險惡的萬里路上才不會誤入歧途。有一句英文成語也表達了類似意思:

Travel makes a wise man better, but a fool worse(旅遊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今天,很多人以為快快活活坐飛機到外國遊玩,就等於古人辛辛苦苦跋涉萬里的磨鍊,甚至竄改成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於是學生不讀書更加振振有詞,放假就向父母要錢去歐美「遊學」也更加振振有詞。是之謂愚者更愚。

怎樣才要交額外印花稅

政府公布對兩年內轉讓的物業徵收額外的印花稅後,由於很多傳媒在報道的時候,自身都未讀懂公布文件的內容,故有很多說得不清不楚的地方,引起不少誤會,所以我在這裡再解釋一下,希望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新政的目的是打擊新來的炒家,而不是傷害大部分已有業權的小業主。只要是在新例公布時已成為業主的,不管甚麼時候賣樓,這項交易也無需繳付額外的印花稅。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如你在今年十一月十九日買了樓的話,那即使你在十一月二十日賣樓,一天內就短炒出去,這項交易也不用繳交額外印花稅。因此,十一月十九日或之前已成為業主的人都不用擔心自己在賣樓時會需要繳付額外印花稅。

不過,如果你的樓是新例公布後才買回來的話,你就受新例的管轄。但這只會影響你將來賣樓,並不一定影響你買樓。因為,只要賣樓給你的人是固有業主,他們賣給你的樓不是在新例公布後才買回來的話,你買入時也不用交額外印花稅。此外,即使你是在新例公布後才買入樓宇,只要你買入後,持有業權超過兩年,那就不管你是自住還是出租,甚至只是空置,也不用繳交額外印花稅。

至於怎樣才算獲得業權,則視乎已簽署了甚麼文件;簽了屋契當然沒有問題;如果只是簽了買賣合約,則視乎合約內容是否規定必買必賣。一般正式的買賣合約,大都是必買必賣的,可視作業權遲早會到手,若在十一月十九日或之前已簽妥,已可視作一般業主一樣,不受新例影響;但若果只是簽了非必賣必買的臨時合約,那仍可能被視作受新例制約,將來若作短期轉讓,就得繳額外印花稅。

有傳媒不明所以,竟說是在十一月十九日或之前簽了非必買必賣臨時買賣合約的交易,仍須支付額外印花稅,令買家以為立即要預一筆額外的錢去交印花稅,才能完成交易。事實並非這樣,這項交易本身是不須交額外印花稅的;只是這種交易會被視作新例公布後的交易,以後若在兩年內轉售,屆時才須繳交額外的印花稅。

有二手市場的買家,錯讀了傳媒上的訊息,以為簽臨時買賣合約時,最好註明必買必賣,這其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十一月十九日的界定日期已過去,現在簽甚麼都會受新例制約。況且,在律師樓確保業權清楚之前就簽定必賣必買合約是有風險的,保留撻定賠佣的選擇,可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

社會上亦有人批評政府這項措施是旨在「掠水」—增加政府的庫房收入。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現有的業主賣樓都不須交額外印花稅,而新例已有足夠的力量阻嚇短綫炒家入市;在缺乏短炒活動的情況下,政府又怎有機會收到太多的額外印花稅呢?相反,新例推出後,市場立即處於半停頓狀態,未來政府的正常印花稅收入,勢必大幅萎縮。以庫房收入計,政府今次收多了的額外印花稅,一定不足以抵消收入少了的正常印花稅。

社評:愛爾蘭債務響警報 債券市場恐慌

歐元區債務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希臘債務危機漸漸淡出、歐元漸趨平穩之時,愛爾蘭的債務問題又浮出水面,歐元區上空陰霾再現。根據愛爾蘭財政部11月10月發布的公告,該國目前的財政預算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2%,如果加上政府救助銀行系統的壞賬費用,這一比例高達32%,超出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中規定標準的10倍。到2012年,愛爾蘭的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相比預計將達到113%,是歐盟規定標準的兩倍。此消息一出,投資者對愛爾蘭政府債務前景感到憂慮,紛紛拋售愛爾蘭的政府債券,導致十年期國債的利率迅速由6%飈升到9.2%,比歐元區信用等級最高的德國國債高出近7個百分點,創下自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意味著愛爾蘭政府從金融市場籌資的借貸成本已經高得難以承受,引起債券市場一片恐慌,國際金融市場對愛爾蘭國債普遍感到擔憂。

愛爾蘭的債務問題主要源於經濟繁榮時期房地產市場的過度發展。愛爾蘭採取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出口在GDP中的比重達到50%,外國資金大量流入。1995年以來,愛爾蘭房地產價格上漲了270%以上,大量的銀行貸款和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在2008年形勢最好的時候,愛爾蘭的建築行業對GDP的貢獻大約為25%。很多購房者和房地產商向銀行進行了大量的借貸,促進了經濟增長,1995年到2000年,愛爾蘭經濟年均增速超過9%,2001年到2007年的增速超過6%,在歐洲首屈一指。但快速增長後面隱藏著政府對銀行業大舉借債監管不力以及對建築業過度依賴、對房地產“泡沫”放任自由的發展。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外部需求放緩,國內房地產泡沫破裂,愛爾蘭深陷內外雙重危機的打擊,經濟增長急劇下滑。2008年經濟萎縮14%,2009年下跌1.5%,至今仍然衰退邊緣掙扎。 

愛爾蘭房地產價格下跌50%到60%,由此帶來的銀行壞賬使其各主要銀行瀕臨破產,愛爾蘭的前五大銀行舉步維艱。為救助銀行業,愛爾蘭政府需要支付大約500億歐元的救助成本。這直接導致2010年愛爾蘭財政預算的急劇惡化,其預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從去年的14.4%飈升到今年的32%,政府債務餘額占GDP的比重從去年的66%左右上升到100%,到2012年愛爾蘭債務占GDP可能高達113%,這將和5月份希臘爆發債務危機時的水平大致相似。
愛爾蘭是否會步希臘後塵而上演債務危機?這取決於愛爾蘭債務危機形勢的演化和削減財政赤字的努力。從目前來看,愛爾蘭的政府債務問題並非像市場表現出來的那樣嚴重。一是愛爾蘭的經濟總量小於希臘,其GDP只占到歐元區的1.3%,而希臘經濟總量占到歐元區的2.6%。在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庇護下,愛爾蘭國債還不至於違約。二是愛爾蘭的政府債務目前只有895億歐元,低於希臘3000多億歐元的政府債務;三是愛爾蘭政府並沒有像希臘一樣出現債務到期無法償債的問題。希臘在今年四、五月份有220億歐元的債務本息到期急需還錢,當時希臘政府的財政資金不夠,而從金融市場又難以籌到資金,因此觸發債務危機。而愛爾蘭目前的債務問題還處於暴露階段,目前愛爾蘭政府手頭上有200多億歐元的資金可以運用,到明年年中之前足以償還所有債務本息,還不存在到期債務還不上的問題。目前對於愛爾蘭債務問題只是一種擔憂情緒,主要是由於今年預算赤字惡化超乎人們的預期,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和歐元的貶值。

愛爾蘭政府目前已經制定削減財政赤字的計劃,預計明年將削減財政赤字高GDP的10%以下,到2014年將預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削減到3%以下,這有助於改善愛爾蘭的財政狀況。愛爾蘭債券管理局數據顯示,該國2011年所需資金總額為235億歐元,2012和2013年則分別需207億歐元和189億歐元資金。愛爾蘭的債務問題主要局限在歐洲內。據統計,在895億歐元的國債中,國內機構和居民持有 15%,歐洲中央銀行持有22%,商業銀行總共持有 16%,主要為歐洲的商業銀行持有,愛爾蘭以外的其他投資者持有 46%。反觀希臘,從今年到2014年,每年的債務在300-500億歐元,從2015-2019年,希臘的債務負擔每年大約在200億歐元左右,直到2019年才有望得到改善,而且很大一部分債券掌握在國外投資者手中。因此,從經濟總量、債務規模和債務分布來看,愛爾蘭債務問題都是局部性的,而且是可控的,其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有限,債務風波將會逐漸平息。

在11月17日的歐盟財長會上,多數歐盟國家財長強烈要求愛爾蘭盡快申請外部救援。愛爾蘭財長卻堅稱,有能力解決自己的主權債務問題,只是其銀行需要外援。這種聲稱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是來自政治方面,愛爾蘭政府希望能夠把歐盟的救助行動描述為挽救銀行而不是挽救愛爾蘭國家的行動,因為目前愛爾蘭執政黨在議會只占有微弱優勢,對於將在本月末面臨連任選舉的愛爾蘭政府來說,這樣做能夠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明確區分政府和銀行的財政事務更符合愛爾蘭政府的利益。二是來自經濟方面,一旦愛爾蘭接受歐盟金融穩定救助機制的援助,愛爾蘭勢必要緊縮財政和提高稅收。眾所周知,愛爾蘭的企業稅率只12.5%,遠遠低於德國的30%和法國的33%,這種低企業稅率吸引了大量外資流入,引起了其他歐盟國家的不滿。如果愛爾蘭真的向歐盟求助,要求愛爾蘭提高企業稅率會是歐盟開出的條件之一。在愛爾蘭政府看來,這會損害其商業環境,使經濟遭受打擊。在布魯塞爾召開的財長會議上,愛爾蘭財政部長勒尼漢重申,儘管愛爾蘭目前面臨巨大的預算赤字以及極高的政府債務利率,愛爾蘭還沒有準備好尋求外部援助。

目前愛爾蘭的銀行從歐洲央行獲得三月期的緊急貸款融資援助總計1300億歐元,占到歐洲央行緊急融資工具的四分之一。目前歐元區的通貨膨脹已接近2%,一旦歐洲央行未來緊縮貨幣政策,愛爾蘭的銀行系統將會陷入困境。受愛爾蘭債務問題的影響,目前正在市場上發債的葡萄牙,就不得不支付高利率才能吸引到足夠願意冒險的投資者。由於擔心愛爾蘭債務問題會像希臘危機那樣蔓延,,其他歐元區國家才希望愛爾蘭幹脆早點向歐盟求助,穩定市場情緒。歐洲央行行長特裡謝13日呼籲,在歐洲經濟的關鍵時刻,應採取“大膽”行動以增強公眾脆弱的信心。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也明確表示,歐盟做好了救助愛爾蘭的準備。IMF總裁卡恩13日表示,如收到愛爾蘭的請求,將對其提供援助。在歐元區5月份出手拯救希臘後,歐元區建立了一套拯救機制,它由歐盟自身預算提供的600億歐元貸款、歐元區其他國家44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以及IMF的至多2500億歐元組成的援助基金,希臘當時獲得1100億歐元。針對愛爾蘭銀行的歐洲救助資金可能在450億至500歐元,如果還要恢復愛爾蘭公共財政的信心,救助費用可能到800億至1000億歐元。歐洲金融市場穩定基金的資金不能直接借貸給銀行,只能借給政府,再由政府決定資金的用途。英國有可能加入救助行動,因為英國是愛爾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英國的銀行在愛爾蘭的金融體系中持有數量可觀的頭寸。實際上,一部分為支持愛爾蘭銀行的救助資金最終將會流入英國債權人。

通過給愛爾蘭銀行業注資,愛爾蘭債務危機不難消除。但是,如果危機擴散至西班牙,債務危機必將升級。西班牙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占歐元集團的13%,其債務總額為5600億歐元。一旦西班牙上演債務危機,歐盟和IMF都將束手無策。因此,真正有可能引發歐元生存危機的將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等經濟大國。

愛爾蘭的困境再次凸顯了歐元區的內在缺陷,即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分散的財政政策之間的矛盾。第一,由於各國國內環境和外部衝擊的不同,統一的貨幣政策並不適用於所有國家。比如,當經濟處於下行周期,儘管歐洲央行連續降息使得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顯著下降,但愛爾蘭、意大利、希臘、葡萄牙的國債與德國國債收益率息差卻仍趨於上行,並擴大至歐元區99年成立以來最高的水平。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較為注重物價穩定,其貨幣擴張力度較小,擴張速度較慢,對於經濟的提振作用較小。第二,為了維持歐元區內部的穩定性,各成員國需嚴格遵守《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財政預算約束,財政政策靈活性亦被削弱,對經濟增城形成掣肘。愛爾蘭的事例更進一步表明,在財政約束與經濟增長發生衝突時,歐元區成員國不得已要進行財政鞏固而犧牲經濟增長。

2010-11-22

奧巴馬背後的亞洲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亞洲之行和先後召開的東亞峯會、G 20峯會以及亞太經合峯會將亞洲的挑戰暴露在世人面前:現今,雄心萬丈的中國與鄰居之間的緊張關係正在改變着這一地區的地緣政治。

令人注目的是,奧巴馬亞洲之行僅限於幾個民主大國:印度、印尼、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能對中國形成包圍,遏制其崛起。一年前,他還在苦苦尋求與中國展開合作,從氣候變化到貿易及金融監管的眾多領域,都希望與中國成為合作夥伴,這反映出美國有意接受中國的崛起。

應對中國崛起的傲慢

如今,奧巴馬的中國戰略已經失敗,他開始尋求前任用過的方法──發展合作夥伴,以應對中國崛起後的傲慢。亞洲其他國家也在尋求新的均衡,共同採取防禦戰略。

快速崛起的亞洲早已成為全球地緣政治中心。亞洲大國的實力變遷正在挑戰自身的和平與穩定。亞洲大部份地區充滿了戰略不均衡,有必要花血本助其建立地緣政治穩定性。

中國的崛起使得許多亞洲國家開始建設雙邊安全合作關係,此類合作反映了各國有意對中國的行為做出積極回應,以使後者不至於越線,打破「和平崛起」的自我定位。

但要建立真正的合作夥伴關係需要漫長的過程,因為這要求雙方相互包容和妥協。比如近年來,美國僅將印度視為「軟盟友」,以避免背負合約義務。儘管美印雙邊關係迅速升溫,雙方的期望和利益仍存在着不少衝突。

美國同時也在爭取越南,甚至已與後者展開了民用核設施事務談判。不過,在美越關係上,雙方都受冷戰思維影響。越共內部對越美關係也存在着重大分歧。越南意欲拉攏美國以應對中國的強權戰略,但一些越南領導人依然擔心美國意圖對越南實行演變。

儘管緬甸在遏制中國方面有着戰略重要性,昂山素姬最近也結束軟禁重獲自由,但美國仍然繼續對其實施嚴格制裁,目的就是顛覆其政府。美國的制裁使緬甸越來越依賴中國。

中美關係本身也面臨着諸多困難,但雙方均沒有明顯的競爭或對抗意思。對美國來說,中國的崛起實際上有利於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部署。中國因素還有助於美國鞏固現有盟友並吸引新盟友,從而擴大其在亞洲的影響力。

因此,美國將維持其在亞洲戰略版圖上核心影響力的地位,而亞洲其他主要國家的影響力卻在削弱。即使中國、印度和日本在亞洲形成一個不等邊的戰略三角,且中國這一邊最長,其他兩邊(日本和印度)加起來也總能超過它。毫不意外,如今亞洲國家關係發展最快的就是印日關係。

對現有秩序構成挑戰

如果將俄羅斯也考慮進來─於是三角形成為了四邊形──那麼中國實際上將陷入重重包圍。日本、俄羅斯、印度,再加上美國的援手,將不僅使亞洲沒有任何機會發展成以中國為中心,也將給中國帶來戰略噩夢。但是,最近的事態發展顯示,俄日之間要達成友好關係還早着呢。

在這樣的地緣政治背景下,亞洲很可能將維持不穩定狀態,新聯盟可能出現,舊聯盟可能改變,軍事力量不斷加強,這些因素都將對現有秩序構成挑戰。

中國的「虎」年真是名副其實──在這一年中,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發出了最強硬的聲音,從日本到印度的近鄰都感到了它的威脅。事實上,二○一○年應該被銘記為中國領導人不惜犧牲自己國家的利益轉向擴張政策、從而使美國得以重回亞洲中心舞台的一年。

Project Syndicate, 2010

布拉馬.切蘭尼( Brahma Chellaney)

誠信與交易成本

大半年前,我在深圳找了一位羽毛球教練學球。教練來自羽毛球之鄉的江蘇,技術與理論知識都非常好,我真心欣賞她,希望長期跟她練球。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天,她突然要求我一次過預付三十小時的學費,分二十堂上,每次一個半小時。一次過付費可以打折,她把這說成是對長期客的優惠。付費後,她交給我一張卡,說好了卡由我保管,每上完一堂課,由她簽名作實。

結果,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上了一兩堂課之後,她再也不肯在卡上簽名,即使我把卡遞到她面前,她也堅拒。她說,她也有一張卡,我們各自簽卡就行,將來核對。當我的卡上簽了十二次之後,她突然告訴我,她的卡上已簽了二十次,表示課程結束了。

七月份我在埃及,八月份呆在雲南,她全部簽了。回想她奇怪的行為,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欺騙。我不知如何交涉。也許,損失一筆錢算數。我最難過的,卻不是有限的金錢損失,而是來自內心的深切失望。她是位非常好的教練,完全可以憑技術賺錢,並贏取尊重,為甚麼要用這樣的手段詐取眼前利益呢?

黎智英在〈良知的天使〉一文中指出,「誠信簡化交易,加強效率。」乃至理名言。一個沒有誠信基礎的社會,永遠着眼眼前利益,所有的交易都無長遠合作的打算,每一次都要重新尋覓詐騙對象,大幅增加營商成本。大頭奶粉、頭髮豉油的產生,源自同一套營商理念。

(高慧然)

教宗﹕必要時可用安全套

【明報專訊】梵蒂岡教廷向來反對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但明天出版的一本教宗訪談錄卻聲稱,本篤十六世首次表示,儘管使用安全套預防愛滋病算不上「真正或道德的辦法」,但假如男妓為減少傳染風險而使用,是負責任的做法,惹來全球11億天主教徒關注。有評論關注,教廷是否軟化了恪守多年反對避孕用品的觀點。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等預防愛滋組織,都對教宗言論表示歡迎。

德國記者澤瓦爾德(Peter Seewald)根據今年7月與教宗的20小時訪談內容,撰成《世界之光﹕教宗、教會與時代徵兆》(Light of the World: The Pope, the Church and the Signs of the Times)。梵蒂岡報章周末率先披露部分章節內容,其中涉及安全套議題最受矚目。

堅持「非真正解決辦法」

記者向83歲的教宗問及,天主教是否從根本上反對使用安全套時,教宗說在「某些情」(certain cases),例如男妓(德、法、英文版用「男妓」,意大利傳媒用「妓女」)使用安全套以「減少感染風險」,是可以接受的。「我們當然不會視它為一種真正或道德的解決辦法(a real or moral solution)。但是在旨在減少感染風險的某些情,它是朝向另一種較富人道性行為的第一步。」但他強調,單靠用安全套,無法解決愛滋病問題。「這並非處理恐怖的愛滋病感染的恰當法子。」

教宗的說法被視為立場軟化。除了禁慾外,教廷一直反對以安全套等任何人為方式避孕,即使是為了預防性病。教宗去年3月訪問愛滋病肆虐的非洲時稱,「通過派發安全套非但不能控制(愛滋病),反而加劇問題」,就觸發歐洲政府、國際組織和科學家等狠批為助長愛滋病蔓延。一些輿論多年來都批評,教廷應認識到,愛滋病不僅是男同性戀者之間的疾病,還牽涉許多異性戀婦女,造成死亡,特別是非洲。

聯國組織歡迎教宗表態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對教宗今次言論表示歡迎,認為是「梵蒂岡所做重要而積極的一步」。聲明說﹕「此舉承認了,負責任的性行為和使用安全套在預防愛滋病上,彌足重要。」肯尼亞抗愛滋組織KETAM負責人則認為,教宗終於「正視現實了」,認為教會「無法令人跟從道德價值和自律的話,應鼓勵使用安全套」。有法國愛滋病組織代表則不滿教宗講得不夠,「他的言論轉彎抹角。陳述僅限於男妓。那麼配偶受感染的話怎辦?」

法愛滋組織仍嫌「轉彎抹角」

今次是本篤十六世2005年就職教宗以來首本訪談結集。澤瓦爾德圍繞3大主題,提出逾90條問題。除了安全套,還談及戀童神父醜聞、神父獨身制和任命女性司鐸等敏感議題

法新社/路透社

鐵犁:對「一黨專政」問題的梳理與分析——毛澤東與中國政黨制度

【明報專訊】毛澤東是個深受民族文化薰陶的中國人,他以中國人「中庸之道」的思維,在蘇聯的一黨制與西方的多黨競爭制之間,試驗以監督與合作為特徵的第三種類型的政黨政治——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監督制度,走出一條中國人自己的政黨政治之路。但他卻沒有很好地堅持、完善它。

中國現在是「一黨制」或「一黨專政」嗎?對此目前兩種意見針鋒相對:一是回答「Sure」!因為世界上的政黨制度只有一黨制和多黨競爭制兩種,非此即彼,中國現行的政黨制度既然不是多黨競爭制,那它就必然是「一黨制」;另一種意見則肯定回答「Not Really」!認為它既吸納了一黨制和多黨競爭制之精華,又拋棄了多黨競爭制和一黨制之不足,是充滿中國人「中庸之道」智慧的一種多黨(現在除中共外,內地還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8個政黨)監督與合作制度。

研究這一問題,要從毛澤東說起。正如哲學家李澤厚在評價毛澤東時所說的那樣:不管你喜歡他,還是反對他,但研究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你幾乎都繞不過他。

內外夾攻

一、毛澤東是中共黨內第一個提出運用「內外夾攻」的辦法來防止、糾正中共犯錯誤的人。所謂「內外夾攻」,「內」指中共黨內的監督體制機制(在體制上,如紀律檢查委員會之類;在機制上,如巡視、舉報之類);「外」指中共之外的其他政黨組織;「夾攻」指把中共黨內的紀律監督和中共黨外的民主黨派的監督相結合。

1941年11月,毛澤東在《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首次提出了這一思想。他說:「國事是國家的公事,不是一黨一派的私事。因此,共產黨員只有對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的義務,而無排斥別人、壟斷一切的權利。」因此,「共產黨的這個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的原則,是固定不移的,是永遠不變的。」「共產黨是真心實意想把國事辦好的。但是我們的毛病還很多……我們要加強黨內教育來清除這些毛病,我們還要經過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來清除這些毛病。這樣的內外夾攻,才能把我們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國事真正辦好起來。」他的這一思想,與4年後他在就黃炎培所問的如何跳出中國「一治一亂」的歷史周期問題時,回答說「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都會令人感慨不已。

主張多黨合作

1、毛澤東主張多黨合作和監督的觀點大略始於抗戰初期。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寫道:「堅持民族統一戰線才能克服困難,戰勝敵人,建設新中國,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在同時,必須保持加入統一戰線中的任何黨派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不論是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其他黨派也好,都是這樣。」

為此,毛澤東明確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1940年2月他在〈新民主主義的憲政〉一文中說:「他們是在掛憲政的羊頭,賣一黨專政的狗肉。」

為了體現反對一黨專政的思想,中共在其控制的抗日根據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權。即:在政權的組成人員中,共產黨員佔三分之一,中間派佔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分子佔三分之一。毛澤東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一文中指出,只要佔三分之一的共產黨員在品質上具有優勢,「就可以保證黨的領導權,不必有更多的人數。所謂領導權,不是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對參加我們政權的黨外人士的生活習慣和言論行動,不能要求他們和共產黨員一樣,否則將使他們感到不滿和不安」。他在此後所寫的〈論聯合政府〉中也主張過國民黨放棄一黨專政,仿效西方實行多黨競爭等民主制度,為了爭取民主建國他還冒險前往重慶與蔣介石談判。

中共執政 民主黨派要繼續存在

2、1949年10月1日,中共成為執政黨,中共和民主黨派都出現了民主黨派是否還需要存在的爭論。毛澤東表示要繼續存在,要繼續發展。

1948年12月28日,在毛澤東訪問蘇聯期間,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人民救國會宣告自行解散,理由是新中國已經建立,其任務已經完成。九三學社、農工黨、中國民主促進會等也在草擬解散宣言。毛澤東獲知救國會解散的消息後,非常惋惜地說,救國會是進步團體,不應當解散。並表示其他民主黨派也不應解散,「不但要繼續存在,而且要繼續發展」。

中共內部也出現了一部分人認為「民主黨派任務已盡,可有可無」。毛澤東對此多次作了批評。1949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同一些負責人的談話中說:「共產黨要永遠與非黨人士合作,這樣就不容易做壞事和發生官僚主義。」1950年4月21日他在同中央統戰部的負責人談話中指出,要尊重民主黨派,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如黨派經費、民主人士旅費等。

政協應繼續存在

3、1954年,由於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一些人提出了政協是否還有必要存在的疑問。毛澤東認為,政協是中共和民主黨派監督與合作的重要平台,應該繼續存在。

1953年12月,中央政府決定於次年召開首屆全國人大。此時,一些人士提出疑問,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後,中共和民主黨派監督與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的政治協商會議是否還繼續存在?它的性質和任務有什麼變化?

為此,1954年12月,在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開幕前兩天,毛澤東召集黨內外幾十人參加的座談會專門就這些問題作出說明。他說:「政協是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國外華僑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的統一戰線組織,是黨派性的,它的性質有別於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也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有人擔心政協是否會變成說閒話的機關,毛澤東說:「只要不是惡意的,講閒話也可以,這樣可以使我們知道社會上存在這樣的意見。」他認為今後政協有協商國際問題,商量候選人名單,提意見,協調各民族、各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民主人士領導人員之間的關係,學習理論等五大任務。

堅持與民主黨派監督、合作

4、1956年國家主要通過贖買的方式把私人工商企業轉變為國有或集體所有制企業之後,民主黨派原來代表的階級、階層發生了變化,一些人提出了民主黨派是否還有必要存在。毛澤東回答:繼續堅持中共與民主黨派監督、合作的制度。

1956年3月1日,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含義作了解釋。他說:什麼叫「長期」?就是共產黨的壽命有多長,民主黨派的壽命就有多長。如何「監督」?就是批評建議。主要的方法就是批評,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達到團結,把工作改善。

1956年3月20日,毛澤東在南京的一次會議講話中說,中共與其他政黨有區別是必要的,但不要有深溝。我們希望把國家變成一個活潑的國家,使人們敢於批評,敢於說話,有意見敢於說出來,不要使人不敢說。採取這樣的方針,「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會繁榮發達,黨會經常保持活力,人民事業會欣欣向榮,中國會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

1956年4月18日,毛澤東在聽取一次工作匯報時明確提出「兩個萬歲」的口號。他說:「共產黨萬歲,民主黨派也萬歲。他們可以看我們,這也是一種民主。共產黨有兩怕,一怕老百姓,二怕民主人士。」這裏的「看」即監督的意思。後來被他概括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係〉一文,他在文中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1956年4月在杭州的一次會議上,當一位地方負責人說:「民主黨派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很滿意,認為這樣加重了自己的責任。只是覺得共產黨對他們提意見少,成了單方面的監督了。」毛澤東聽後說:對民主黨派要講真話,這樣比若即若離好。民主黨派相當多的話是對的,是考慮過的。有的講話不對,是不了解情。有一部分要分析,有一部分要接受,決不可一下子頂回去。當另一位地方負責人說,黨外人士問,從最低幹部到最高領袖,最高國策,能不能批評?毛澤東回應:「憲法有規定嘛,讓他批評嘛。不管官有多大,都可以批評。講對了就要接受,講得不對,如果沒有害處就算了。」

1957年5月7日,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自修稿第一次稿」)一文中,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補充了這樣一段話:「我們提出讓各民主黨派和共產黨一道長期共存,並且互相監督,只許做好事,不許做壞事,這有什麼不好呢……監督的方法,就是團結─批評─團結。這個方法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法,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法,是解決一切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

1957年5月8日,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自修稿第一次稿」)一文中,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又補充了兩段話:

一段是關於這個方針提出的過程:「長期共存,互相監督」這個口號不是突然提出來的,醞釀了好幾年。互相監督,早已是事實,不過從現在起應當做得更好些。長期共存的思想也已存在很久了。到去年,這個口號就明確地提出來了。

另一段是講為什麼要讓民主黨派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一個人或一個黨,耳邊如果沒有不同的聲音,那是很危險的。大家知道,主要監督我們的是勞動人民和我們自己,並不是民主黨派。但是有了民主黨派,對我們更為有益。」(這幾句話,在正式發表時又有所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原來還寫了這樣一句話:「共產黨力量很大,怕的是沒有人講閒話,不怕天下大亂。這個天下是亂不了的。」

毛澤東晚年逐漸拋棄

「內外夾攻」思想

二、從1957年「反右派」運動開始,也就是在毛澤東晚年,毛澤東逐漸拋棄了「內外夾攻」的思想,他設計的中共和民主黨派互相監督、合作的制度漸漸名存實亡,中共內部的紀檢組織也被撤銷。

1957年的「反右」運動嚴重擴大化,使知識分子(社會精英)噤若寒蟬,特別是對民主黨派中一些重要人士的不當批判處置,使民主黨派的監督職責徒有其名;1959年的「反右傾」運動,使中共內部滋生了不敢說真話,假話流行的風氣。誠如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所說的那樣,在毛澤東晚年,「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到了「文化大革命」,就連中共內部的紀檢組織先是機構癱瘓、工作停頓,後又被徹底撤銷。

但頗為複雜的是,在1966年國慶日那天,毛澤東還在天安門城樓上把李宗仁拉到身邊說:「紅衛兵把全國政協、民主黨派封了,但政協還是要的,民主黨派還是要的。」這是其思想的「迴光返照」,還是別的什麼意思,只有天曉得了!但無論如何,歷史是無法原諒他在晚年的嚴重錯誤的。

有資料顯示,毛澤東曾經長期不贊成一黨制和反對一黨專政,他甚至在抗戰時期還考慮過接受西方的多黨競爭制,但由於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的拒絕,中國沒能在多黨競爭的道路上走下去。

毛澤東是個深受民族文化薰陶的中國人,他以中國人「中庸之道」的思維,在蘇聯的一黨制與西方的多黨競爭制之間,試驗以監督與合作為特徵的第三種類型的政黨政治——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監督制度,走出一條中國人自己的政黨政治之路。但他卻沒有很好地堅持、完善它。唉,真是說不盡的毛澤東!

2010-11-19

埋藏十年的秘密最小字型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最大字型

一對白人夫婦生了一個黑皮膚的小女孩莫妮卡,他們向好奇的鄰居解釋,因為祖先中有一位是黑人,所以出現返祖現象。莫妮卡十歲的時候患了白血病,需要找有血緣的親人做骨髓移植手術,但父母親戚中竟然無一匹配。醫生說,兩夫妻除非再生一個孩子,把這個孩子的臍帶血輸給莫妮卡,否則,孩子必死。兩夫妻才三十出頭,並沒有生育困難,但聞言,猶如晴天霹靂,一個埋藏了十年的秘密於是浮上水面。

2002年年底,義大利的報紙上出現一則尋人啟事,大意說, 1992年某日,一個白人婦女被黑人強姦,後來生下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他的生父是拯救她的唯一希望。當年,這位母親發現生下一個黑人女孩後,想把她送給孤兒院,可是,一聽到孩子的哭聲,父母又捨不得了。這條啟事刊出後,社會上出現強大反響,連監獄中的強姦犯都自願接受骨髓匹配檢查。兩個月以後,主診醫生接到一個叫阿奇的男人打來的電話。

阿奇直覺上判斷自己正是那個強姦犯。他微時曾經得到老闆賞識,把女兒嫁了給他,還養育了三個孩子,現在已經成為一間酒店的老闆。怎麼辦?如果站出來,可能從此失去家庭與事業,但如果不理,他就是第二次犯罪,良心令他崩潰。妻子的父母對女兒說:「阿奇能夠挺身而出,可以想像他的煎熬,你是希望要一個曾經犯錯,但現在改過的丈夫,還是要一個把邪惡埋在內心的丈夫?」妻子陪阿奇去找那位主診醫生,阿奇的骨髓果然適合莫妮卡,小女兒的養父母也原諒了阿奇,但阿奇卻更感激莫妮卡:「是她給了我一個贖罪的機會,讓我可以有一個快樂的後半生。」

(嚴浩)

翻譯難

中國經濟強勁,學中文的洋人越來越多了,懂得說兩句中文,不等於熟悉中國文化,因為中文有許多名堂不可以譯成英文。

認識一個英國人,是蘋果的讀者,那天他拿着蘋果的娛樂版問:「某女明星為富豪下代爭氣誕下兒子」,這個「爭氣」是什麼意思?

我說:中國儒家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專指兒子,中國人是一個賤視女性的民族,生下女兒,就是不爭氣,生兒子,就叫爭氣。

但「爭氣」本身的英文怎麼說?洋人問:是不是 Proudly?我說:不是, Proud,在英文的語境裏意思很簡單,像年輕時的戴卓爾夫人,生了雙胞胎,讓記者拍照,英國的報紙說,她 Proudly shows off她的新生嬰兒,這個 Proud,只是「榮為嬰母」的意思,與中國人的「爭氣」是兩回事。

「爭氣,是當你受到賤視,不甘心,要力爭上游,搏回一份不受中國人歧視的那股意志,就叫爭氣。」我說。
英國是等級社會,三百年來都有人權,即使統治過種姓社會的印度,對於遠東文化裏很自然地不把人當人的那種「三千年燦爛文化」,始終難以進入縫隙幽暗的角落。

這樣一來,英中雙語翻譯,就有許多盲點了,像「為虎作倀」──倀,是在森林裏引領着老虎找人吃的一種野鬼,為老虎驅役,面貌甚為醜陋,是一種 Ghost-slave。講了半天,白人還是不明白。

就像「奴才」,白人也不明白的。西方耶教文明,知道凱撒大帝是奴隸主,斯巴達克是奴隸,奴隸不甘心受奴役,必有反抗之心,但白人無論如何不明白中國人在奴隸主和奴隸之間,還有一種叫奴才的「夾心階層」。
維持中國奴隸社會的穩定,靠的是奴才,而且,會有很多「知識份子」自願加入這個階層。「西方有中產階級,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很大,而中國的中產階級,就是奴才。」我說。

洋人還是不明白。是英國的 Butler,管家嗎?「不,英國的 Butler雖然侍候主人,卻是很高尚的專業,與中國奴才,是兩個品種。」

西方人想認識中國文化,只有在外灘玩夠了中國女人之後娶一個,除了中文流利,讀中國歷史書,尚要融入他們的政治生活,熬上十年八載,就明白為什麼女人要爭氣,奴才要忍氣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氣」字是很高深的。當然,當這個洋人在深切了解之後,會對中國人產生一種愚昧的印象,甚或心生鄙視之情,到了此一境界,他的中國事業,世上的事真奇怪,就修成正道了。

陶傑

2010-11-18

知識份子的夢囈

美國左派知識份子,對世界也很無知。他們嘲笑右翼的村姑佩琳只從阿拉斯加眺望過俄國,就以為是「外交經驗」,但「知識份子」的視野呢?

已故女作家蘇珊宋塔,生前有許多粉絲。她講文化,講攝影,論述男人喜歡看色情電影的心理,都很有見地,但一說到中國,就露了底。

蘇珊宋塔有一篇「旅遊中國計劃」:「我要去中國了。我會走過中國和香港之間的羅湖橋。中國是我想去的地方,四歲的時候,爸爸的朋友陳先生教會我用筷子,他說我像中國人──中國食物,中國酷刑,中國人的禮貌。
人人說上海有三種味道:廟裏的香、空氣裏的硝煙,以及糞便。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參議員說:要上帝幫點忙,我們美國人會把上海拔高,直到上海像肯薩斯州那麼高。」

蘇珊宋塔一直沒去過中國,她把對遠東的一些嚮往,跳躍式記錄下來,在她才女的筆下,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童夢的一種床囈:「中國是最有異國情調的國家( The most exotic place at all)」,「中國不是我想去就去得了的( China is not a place that I can go just because I decide to go.)」

在蘇珊宋塔的世界「我」是中心,「中國」只圍繞着這個「我」( I)而存在。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美國這些左派知識份子,成天在批判美國的霸權,駡布殊攻打伊拉克是大美國主義,美國不該是世界的軸心,實際上在左派的潛意識裏也一樣。

西方「知識份子」的虛妄就在這裏。蘇珊宋塔心中的中國,雞零狗碎,脫不了浮光掠影的色彩和氣味,西方的「漢學家」,窮畢生精力也讀不懂資治通鑑和三國志,何況中國歷史的許多細節──譬如:明末的袁崇煥,因何被崇禎殘殺?袁崇煥還有一個叫毛文龍的對手,毛文龍擁軍功自重,向朝廷伸手要糧餉,有擁兵獨立之嫌,明朝的官銜和地理,袁崇煥和毛文龍與岳飛的文化心理關係,中國的歷史學家才明白,何況西方的漢學家。

西方從沒有真正的中國學者,對亞洲的政策,在奧巴馬任內,如果都由蘇珊宋塔這一類像霧又像花的知識份子瞎子摸象的誤導,世界怎會有和平。白宮、唐寧街、中南海,人類的前途由一羣吹水的庸人來掌舵,想一想,不知是心寒還是好笑。

再說白龍王的法語

白龍王與世人結緣幾十年,只在進醫院前接受了一次訪問,想來,他是預知時間已到。他說:「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裏,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地想辦法讓人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看到人家得到好處,要歡喜。」有些人看到人家得到好處,便心生妒忌,人家的好處又不是從你的口袋掏的,妒忌什麼?白龍王說:「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即使是同一個道理,今天明白了,到明天可能已經忘記,人對事物的理解不是一條直線,不是一通到底,而是曲線向前的。白龍王說:「人生第一要學的是認錯。」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人家的錯,我們在社會上不時會遇到這樣的人,在家庭中也可能有這樣的成員,甚至自己根本就是這樣。遇到這樣的人來算命,問事業、問前途、問家庭或者婚姻,白龍王只是回答:「你的脾氣好不好?」沒有人是完美的,而人生的完美是從懂得認錯開始。

「第二是學習柔和」,心腸硬的人不快樂,也不長壽,好像人的牙齒,人的牙齒是堅硬的,舌頭是柔軟的,人老了,牙齒先掉,但柔軟的舌頭到死也不會掉,對人柔軟是為了對自己慈悲。「第三要學習忍」,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時間自然解決一切,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善惡。還有「學習溝通、學習放下,也學習生存」,意即要保持身體健康,不但為自己,也是為家人和朋友。

2010-11-17

To+ ing動詞

問: Why not work shoulder to shoulder with teenagers to remove their frustrations so that self-destruction ceases to be an alternative to solving their problems?(為什麼不和十多歲的孩子攜手並肩,消除他們的失意情緒,使他們不再以自戕代替解決問題?)這一句,為什麼不說 to solve而說 to solving?
答:類似問題我答過不止一次,只是不少讀者似乎都未能舉一反三,常見垂問。
按 to有兩個用法:一是作介系詞( preposition),而介系詞之後必須用名詞、動名詞( gerund,即 ing動詞)等;一是用來帶出原形動詞( infinitive)。例如 He went to Macao(他去了澳門)的 to是介系詞, He wanted to go的 to則是用來帶出原形動詞。
Alternative指「替代物」或「別的方法」。要說用甲取代乙,甲當然是 alternative,至於要取代的乙,則須用介系詞 to帶出。請看 Oxford Wordpower Dictionary alternative條下例句: The Minister suggested community service as an alternative to imprisonment(那部長提議用社會服務取代監禁)。這一句的 to之後,假如不用名詞,可改用動名詞: The Minister suggested community service as an alternative to going to prison。文法上,名詞 imprisonment和動名詞 going詞性相同。
昨天拙欄談到以下一句: Pa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journey to becoming a grown up。句中動名詞 becoming同樣可用一名詞取代: Pa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journey to adulthood。 Journey to、 alternative to之後用 ing動詞而不用原形動詞,道理是一樣的。

知識份子不可治國

英美政府抓到恐怖份子,套取口供,動用一點水刑,不人道嗎?只是幼稚園程度的殘暴,美國的關塔納摩監獄,引起美國左派批判。
瑞典電影《龍紋身的女孩》,就有這樣的爭論。一個納粹家庭,戰後成為企業富豪,其中兩父子,對猶太人的仇恨未消,三年五載,就殘殺一名猶太女子。
雜誌的主編,是知識份子,奉命就這幾件無頭公案報道偵查。他遇上一名年輕的電腦女工程師,女工程師曾遭淫辱,因緣際會,與男知識份子一起追兇。
經歷種種艱險,找到了兇手。女工程師也在復仇,兩人成為朋友。男主編一度險遭毒手,面對兇殘的人魔,不忍反擊,認為不能以暴易暴,應交由「法治」解決,但女工程師不跟他嚕囌,因為她身受其害,她用暴力解決了兇手。
這齣戲,表面是偵探懸疑,改編自小說,實際上探討善與惡的哲學,女工程師冷眼看着心腸柔弱婆婆媽媽的「知識份子」,丟下一句話,是其中的戲眼所在:「為了善而行惡,是必須的。」
「知識份子」眼中的理想很美好,但他們不知人性的醜陋。治國不可以聽隨左派「知識份子」,正如辦一份成功的報紙,也絕不可以聽大學新聞傳播學的教授講師的「諄諄善誘」。一個精明的報紙老闆,當然可以請「學者」一場晚宴,聽他們發表新聞學理論,但結帳恭敬送客之後,一擺手,吩咐下屬:聽到他們剛才的高論嗎?全部照他們所說的相反去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納粹覆亡旦夕。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怎樣處理納粹戰犯,有一場爭論。
羅斯福主張設戰犯法庭審訊,讓全世界看到司法主持公義。邱吉爾反對,認為審訊戰犯,費時失事,抓到希特拉和納粹軍官,不分首從,全部處決。
羅斯福很詫異,覺得邱吉爾失去了紳士的修養,他以為戰犯法庭,可以儆後來者。邱吉爾說:對付兇手,理性和法治不適用,更不必講紳士,要比他更流氓,我就是流氓。
歷史證明,邱吉爾是對的,紐倫堡大審判,沒有阻止六十年來多次的種族屠殺。邱吉爾、曾國藩、曹操,這三個人物,如果能超越時空,聚首一堂,煮酒共話,就是一台好戲了。文人和「知識份子」可以讓他們「監督」時政,讓他們憂國憂民的苦瓜臉孔裝飾一個亂世,絕不可以讓他們治國。

台灣風景線:扁夫婦罪成與司法改革

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和妻子吳淑珍涉嫌貪污案共四件,其中龍潭購地案一審判無期徒刑,二審改判二十年,三審本月四日判決二人各十一年徒刑定讞,扁立即發監執行,吳因長年癱瘓,法務部還在商議如何執行中。陳所享有的前總統特勤保護、總統退職金以及其他特權也立即撤除。
但是,扁家五口以及涉及二次金融改案的所有二十一名被告,本月十一日一審宣判全部無罪,令人跌破眼鏡。理由是總統職權沒有管到金融改革這部份;而且也沒有對價關係的證據;那些送給扁珍的錢的金主們都說是政治獻金。


讓人看見官商嘴臉
一般民眾不懂法律,但不免產生常識性的疑惑,如果美國金融界的大富豪們送好幾千萬美金給奧巴馬夫人,就算找不到對價關係,奧巴馬會沒事嗎?當事人都沒罪嗎?老百姓和輿論界會算了嗎?官員拿錢就不對,不管有沒有對價關係,否則金主們為甚麼不給你我巨款,只給他們巨款?就算沒有對價關係,權力關係也是對價關係的一種,怎能縱容這種現象?小警察、小公務員拿個五百一千的,又是坐牢又是罰款,總統夫人一開口就上億,竟可無罪,豈非「竊國者侯,竊鉤者誅」?
台灣的貪官奸商何其奸巧,會留下影音及書面證據給人活逮嗎?以為他們是白癡嗎?總統或夫人或上級只需暗示、提醒,下屬一點就透,馬上辦妥,哪裏去找證據?否則國泰蔡家行賄四億;元大馬家行賄二億,結果國泰整併了世華銀行,元大整併了復華銀行,難道是巧合?他們都說是政治獻金,能讓人相信嗎?無罪判決就是鼓勵大官大貪,小官小貪,只要沒有對價關係的證據,一切OK。
法官的判決是按照法條和證據做出來的,或許依法的確沒罪,那麼就是法律出問題了。本案就算不違法,但卻違背人民的常識與邏輯以及一般的倫理道德認知。
這件案子雖判眾人無罪,但絕非證明那些人是清白的,無辜的、被寃枉的,而只是證據不足。辜家、馬家、蔡家的賄賂行為,以及扁家貪婪的收賄行為,都讓人看見官商勾結圖利的醜惡嘴臉。
扁家身上背有四大案,要全身而退絕非易事。二次金改案就算三審都無罪,也躲不過其他尚未判決的案子:國務機要費案和南港展覽館案。奇怪的是,龍潭購地也非總統職責,沒有對價關係,為甚麼金改案無罪,龍潭案有罪?兩種天差地別的判決說明了我們法官見解的差異;而同樣性質的案件有很大不同的判決,也應該是司法改革的對象之一。


反貪法變無牙老虎
立法委員擔心反貪法訂得太嚴將會妨礙他們搞錢,甚至被判刑,因此涉及反貪的法條都開了若干後門,故意放水、留漏洞,以備不時之需。像是財產來源不明罪,新加坡、香港、英國等都是廉政署官員可以隨時調閱官員及家人的存款,發現異常即可偵訊並要求該官員解釋來源;解釋不清即可依貪污罪起訴。台灣立委最怕這一條,故意懶驢打滾多年,就是抗拒。直到扁貪污案之後,全民憤怒立委的無恥,立委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通過,但閹割成公職人員只在被以貪污罪起訴時,才可調查財產。於是此法就變成了無牙老虎,完全喪失貪污嚇阻力。所以,台灣正在進行的司法改革必須配套把立法改革也同步進行,才能完善整個防貪架構。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蘋論:為甚麼盛會之後會有一場大火

前天,上海冲天大火發生不久,內地青年作家韓寒即在他的博客發表《 2010年,上海大火》的貼文,詳述他在大火發生幾分鐘後就來到起火大樓附近,目睹大火的全過程,並拍下照片鋪到網上。韓寒在貼文上說:「我發現每次盛會之前,會放一場煙花,但每一次的盛會之後,會有一場大火,奧運之後的央視大樓,世博會之後的居民大樓,後者更為慘痛」。韓寒寫此文時,媒體公佈死亡人數是 12人,他根據現場所見,估計遠遠不止此數。筆者執筆時,公佈死者是 53人,另 50多人失蹤。但從 28層全部焚毀來看,這數字恐怕也遠低於事實。

「每一次盛會之後,會有一場大火」,若說這是天意,筆者恐怕又會落入「天譴論」所惹來的萬箭穿心。但如果說正是由於中共當局把幾乎所有的焦點與精力都放在「金玉其外」的盛會之上,從而忽略了內治與民生民安,以致對大火初發時缺乏應急措施,或設施不足以救援,終使可救之小災釀成重大死傷的重災,這天災與人禍之間,應該也有必然性的關聯吧。

起火的是高度排不上號的 28層建築,韓寒現場所見,水槍只能射到六、七層樓,其中一架雲梯可以噴到 20樓以上,其餘雲梯只能到 10幾樓,直升機在天空打轉卻「救援無果」。救援時機也「肯定不算早」,「至少在濃煙升起以後 10多分鐘,才在現場聽到了第一聲警笛。」因此,消防從設施到意識都嚴重不足。是全幢樓「自然燃燒完畢」,火勢才算控制住。

「金玉其外」不僅指奧運、世博這些盛會,更應指城市建設與國家工程的暴發戶心態。城市建築都追求高度,追求外觀的美輪美奐,而不重視人民真正的生活品質與安全。就以起火的 28層建築來說,韓寒說,「這是一棟好好的大樓,外表並不顯得破舊,我並不明白它圍着一圈在翻修甚麼……消防意識的薄弱以及莫名其妙的翻修都是這個災難的原因」。

但這就正正是中國今天的政治現實與社會現實:面子第一,外觀最重要,政府錢最多,掌權者辦盛會辦大事的能力也最大,蟻民們不但沒有政治權利,沒有憲法所承諾的公民權利,甚至連呼寃的權利也沒有。政府聚焦在「金玉其外」,卻任憑內政「敗絮其中」。在汶川地震的無助災民之後,我們又一次在螢幕上看到上海大火的呼天搶地的災民。

韓寒的貼文最後說:「有人說,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全力救災,沉痛的悼念死者,不應該去追問和追究一些問題來添亂和說風凉話,這不合時宜。但你若不追問,這很快就變成不可抗力的天災,然後官方順勢和諧媒體,最後變成他們給自己慶功。在我們大大小小的災難面前,這已成不變的定律。你不能因為永遠得不到答案而遷怒那些提問的人。所以,你的問題是甚麼?」


筆者的問題回到我們更感關切的香港。大亞灣洩輻射事件,是否因為只是「一級」,對公眾安全無影響,因而事隔三星期才在網頁公佈?冠冕堂皇的推托理由就是為免引起恐慌。核電廠的安全涉及香港 700萬市民的生命,特府與中電是否應提供核電的即時透明度,俾市民通過立法會與傳媒監察?香港傳媒是否要追隨中聯辦宣傳部長郝鐵川所說,「媒體有義務協助政府執行應急措施,暫時收窄自己(監察政府)的權利」?如果我們已忘記了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災難的話,那麼上海大火的災難也在在提醒我們:媒體不能被和諧,任何時候都不可放過質疑的權利,尤其是面對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國家,和越來越多敗絮的香港。

李怡

2010-11-13

不如免收紅隧費算了

紅隧塞車嚴重,市民議論紛紛。我在電台的烽煙節目中聽到不少建議,大多數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沒有考慮是否真正能夠解決問題。

塞車的害處是造成時間上的損失,須先找到淤塞點,再安排疏導的途徑,才能真正減少在路上浪費的時間。然而,現時提出的建議,大部分都只關注如何可以少付點隧道費,而非少花點時間。

三條過海隧道,興建的日子與擁有的機構各異,所以收費各不一樣。現時大家都以為紅隧塞車的原因是西隧與東隧收得太貴,只要政府購回西隧與東隧,然後減價,那就可以吸引一部分車輛轉行西隧與東隧,紅隧就不用塞得這麼厲害了。

我很懷疑,作出這樣建議的人,究竟是想少付點隧道費,不是真的想解決塞車問題。他們之中,有些本身就是職業司機,對路面情況應該比政府請來的外國專家還要了解。我住九龍中,返工主要行紅隧,曾因為太塞車而試行西隧與東隧,結果是錢多花了之後,所花的時間卻沒有減少。因為,行西隧只是入隧道前暢通,但一出隧道就已經塞車,一直塞到金鐘,其嚴重的程度,絕不亞於紅隧的港島出口。我的寫字樓在中環,行西隧於花費的時間而言,對我一點也沒有好處。

我亦試過轉行東隧,則未入隧道已塞車,只有塞得沒有紅隧那麼嚴重吧了。但出隧道之後,除非繼續東行,否則未到北角已塞車,一塞就塞到上環,時間一樣省不了,但車程卻長了很多。最後,我還是選擇行紅隧,主要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省時。

由此可見,問題根本不是隧道塞車,而是港島北在上班時間塞車。唯一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擴闊東區走廊,並把它延長至西環,成為港島北的外環線。所有跨區的汽車都行外環線,原先的道路系統,只供非進入本區不可的車輛使用。可惜,這個方案必遭環保人士反對。然而,這麼多的車塞在路上噴廢氣又環保嗎?兩害取其輕,我還是傾向在港島北沿海,興建一條不干擾原有道路系統的環迴高速公路。

短暫而言,與其叫政府花公帑去收購東隧與西隧,不如叫政府免收紅隧過海費算了。西隧與東隧是屬於私人機構的,政府想買,人家也有權不賣。但紅隧是屬於政府的。政府完全有自主權。政府可以這樣說:過海塞車,政府一時解決不了,為了謝罪,所以免收紅隧過海費。


其結果將會這樣:有部分原來行西隧與東隧的車輛貪免費改行紅隧,紅隧將更加塞車。但紅隧沒有收錢,免費就無得埋怨。另一方面,東隧與西隧的車少了之後,行車就可以更為暢順;有急事的人就可以花多一些錢去解決時間緊逼的問題,不趕時間的人,則有免費隧道可供選擇;可謂各適其適,皆大歡喜。

馬歇爾計劃(英語: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為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萊頓和喬治·凱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東歐的衛星國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較難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拒絕了該援助計劃,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

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國[註 1]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餘年時間裡,整個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歷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納稅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貓吃牛奶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維珍尼亞州理工學院,合作一項計劃,研究了三年半。研究什麼?研究貓俯身伸舌頭喝碟子上的牛奶時,為什麼從來不會弄濕下巴的毛?

三家大學的流體力學家和數學家,在想這個問題。原來早在一九四一年,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貓喝奶時,伸出的舌頭,像一個反轉過來的字母 J。也就是說:舌尖向下捲,把奶很快撈進嘴巴。

但是自從發明了高速電子攝影,發現貓喝奶的技巧複雜而精緻。貓的舌尖很巧妙地只觸及奶的表面,像龍捲風一樣,先把奶液向下推,利用地心吸力的反作用力,把奶液像真空管一樣吸起來成一個圓筒形,電光石火之間,送進口腔。貓舌與奶汁幾乎不沾邊。

貓一秒鐘,舌頭可高速快舔四次,每次喝進零點一毫升。科學家把貓喝奶的紀錄片每格細看,看了三年半,終於算出了貓舌出擊的速度,和每次貓捲舌頭的頻率之間的一條方程式。

再計算貓舌的大小面積,加進去,就算出了一個叫「佛羅德函數」( Froude number)的新東西──每一隻貓,每伸一次舌頭,舔進多少奶,與貓舌面積和伸縮速度的關係,物理學家在前看片、紀錄,數學家壓陣分析數據,算出了一條天衣無縫的流體力學新公式。

為什麼有此發現?全因為一個叫史托克的流體力學家,在家裏的廚房餵他的寵物貓吃奶,一面撫摸着牠、欣賞牠的美態,忽然興起研究貓喝奶的學問,像牛頓頭上掉下了一隻蘋果,無意中發現了一項神蹟。

這是一項研究,也是一股激情,來自對生命的好奇和熱愛,對動物的欣賞和呵護,由愛心開始,由敏銳的觸覺到冷靜的深思,成就了西方文明。

這樣的研究,中國人覺得無聊──貓喝牛奶,有什麼好看?許多父母叫小孩立志做太空人,當總統,喜歡大堆頭,不愛在小事上鑽研下功夫。貓喝牛奶,西方的學者研究出大學問來,後面有一股動力,在耶教文明以外是沒有的。

抄襲西方,再抄五百年,效果成疑,因為「西方」的那顆仁心,其他人抄不了。大陸流傳的一段網絡短片,幾個九○後,把一隻小狗活剝皮,嘻嘻哈哈,向鏡頭舉起沾滿血的一雙手。食家惋惜的是,浪費了一條狗,殺來吃掉,不是活剝皮,狗驚駭掙扎,影響肉味的,該亂棍打死,用開水燙。

(陶傑)

他們的熱淚和冷笑

上月二十七日,香港市民曾敏傑驅車往青海玉樹災區,給小孩子送寒衣,不料雪濃車滑,失事身死。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自言為他哀傷,香港民政局長曾德成當眾為他哽咽。胡錦濤以下,新中國名卿鉅公越來越懂得哭的藝術。

但是,我只希望這些公卿慷慨哽咽之後,回答一個簡單問題:玉樹地震之初,溫家寶當眾向災民保證「黨和政府會幫助你們安排好生活」。現在,大半年過去了,災區孩子怎麼連寒衣都缺乏。中共絕對不是沒有錢。據二○○六年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統計,共幹的公車公宴消費,一年就超過六千億元。又據中國文明網報道:「二○○八年全國公宴開支,達九千八百億元。」

在新中國,真正多愁善感的人,眼淚應該早已乾枯。

廣西柳州牛車坪村有個孩子叫阿龍,才六歲,父母雙亡,還遺傳了愛滋病,獨個兒生活,自己煮飯洗衣,終日相伴的,只有一條黑狗。請不要為這孩子難過:河南駐馬店市民田喜為愛滋病人難過,奔走呼號,月前就被當局拘捕,罪名是「故意損壞公共財物」。

北京市有個孩子叫趙鵬潤,才五歲,幼年吃官商合作生產的三聚氰胺奶粉,兩個腎都壞了,現在還失去父親。請不要為他難過:他父親趙連海為孩子難過,奔走呼號,日前就被判處兩年半徒刑,罪名是「尋釁滋事」。

湖南長沙市也有個六歲孩子,叫周小瓊,患嚴重地中海貧血,天天隨着塵肺病已入膏肓的父親,跪在醫院門外,乞醫藥費。請你也不要為她難過:北京市民劉曉波為這樣的事情難過,草擬民權憲章,就被判處十一年監禁,罪名是「陰謀顛覆國家」。

總之,記者鏡頭之前,胡錦濤探望青海玉樹災民,可以一臉沉痛;溫家寶抱着腎病嬰兒,可以兩眼含淚;李克強慰問愛滋病人,可以萬縷情深。但是,鏡頭之外,他們的哽咽,他們的哀傷,會變做另一回事。判趙鵬潤父親入獄的那位法官,在法院之外,見到這孩子寒風裏拿着「爸爸回家」四字,忍不住的不是熱淚,而是冷笑。

唐朝諫議大夫魏徵有一次正告太宗皇帝:「願陛下俾臣為良臣,毋俾臣為忠臣。」太宗愕然問道:「忠、良異乎?」魏徵解釋說,君明則臣良政美,君惡則忠臣殉國:「良臣身荷美名,君都(居)顯號……忠臣己嬰(遭受)禍誅,君陷昏惡。」太宗連連點頭稱善(《新唐書.魏徵傳》)。

今天,一切都不同了。中國人不要說做良臣,就是想做良民,都要入獄,除非你像曾敏傑那樣,己嬰禍難,死得感人,感人得可以做「黨疼國愛」的宣傳材料。

古德明

專欄作家

探針:美國我行我素 各國矯揉虛偽

看到參與 G20峯會的國家一個接一個的痛罵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QE2)搞亂檔累街坊後,不得不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的評價──他們實在太虛偽了。

為甚麼說中國、德國、日本、巴西、南韓等批評的國家虛偽呢?簡單來說是因為他們既是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的受益者,更是縱容鼓勵美國消費者「洗腳唔抹腳」的人。現在他們才反過來指摘美國亂印鈔票自救除了虛偽還是甚麼呢?

二次大戰前的美國跟現在完全是兩個樣子。那個時候的美國把美元看成跟黃金一樣寶貴,根本不會隨便發鈔讓美元流到海外,反而孜孜於擴展出口,減少入口,製造外貿盈餘,好讓外國的儲備主要是黃金流進美國,增加美國的財力及內部貨幣供應。也因為美國盡力吸金,並以保護主義保護本土市場,自一次大戰以來歐洲以至世界的資金流通非常緊絀,企業及弱勢國家難以舉債周轉,結果歐洲、英國及其他大部份地區經濟長期積弱,失業率高企;而全球貿易額則銳減,比一九一三年(一次大戰爆發前一年)大大不如。正是在這種政經形勢下,經濟大起大落,造就機會讓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及其他極端意識形態冒起。

二次大戰後美國政府吸收了一戰的教訓,加上要應付蘇聯的威脅,決定不再閉關自守,改為積極協助重建歐洲及其他非共產陣營的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意為世界市場注入額外的資金,以直接投資及援助的方式解決戰後各國資金緊絀的問題,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自然是數額高達一百億美元(以現時幣值計至少超過二千億美元)的馬歇爾計劃( Marshall Plan)。此外,美國又不再刻意追求貿易盈餘,容許大量美元在海外流轉方便貿易結算及投資活動。再加上六、七十年代的越戰及福利開支,美元進一步流出,增加全球市場的資金流動,減低了資金緊絀及滙率戰的風險。正是在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下,德國、法國、日本以至亞洲四小龍才能靠出口帶動一一冒起,成就經濟奇蹟。

不但德國、日本等受惠於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中國、印度近十多年來的飛躍發展同樣跟美國的超低利息及寬鬆貨幣環境息息相關。試想想若不是利率長期偏低,美元充斥市場,美國消費者拚命購物,中國、印度的出口不可能連年增長兩、三成,兩國經濟不可能冒升得這樣快。更何況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把貿易盈餘幾乎全數購入美國國債或其他美元資產,令美國利率不致飆升,令美國政府即使財赤連年仍能一邊打仗一邊減稅,令美國人能碌爆一張卡又一張卡消費。

美國人慣了先使未來錢、「使慣食慣」當然有問題,但這是各國長期「協助及教唆」的結果。今次 QE2只是延續過去幾十年的老路,只是延續一貫以來我行我素( benign neglect)的做法而已,其他國家現在才投訴不但太遲,更有點矯揉造作的味道。

盧峯

羅國輝神父 fb留言︰「做沉默驅魔十字架」

香港首富李嘉誠為羅國輝神父指他是魔鬼而感到不快,天主教香港教區為李嘉誠的不快而感到遺憾,羅國輝神父為教區表示遺憾而感到痛苦。「魔鬼論」風波主角羅國輝在 facebook留言:「這一刻,我必須做一座沉默的驅魔十字架。」

「不向不公平鞠躬」

羅國輝神父留言說:「弟兄姊妹,看見這個境況,我感到痛苦。然而,我和我們願意背負愛與公義的十字架,以禱文和摯誠。」長實高層馬勵志表達關注之後,香港教區「提點」了羅國輝。連日來,支持羅國輝的弟兄不斷向神父送上鼓勵。神父說:「我感謝你們在 facebook所說的話,但主教和有關的神父沒法看見或聽見。」

他呼籲大家做點甚麼,設法讓主教和有關的神父看見大家的言詞、聽見大家的聲音:「因為你們愛主和你們的教區……這一刻,我必須做一座沉默的驅魔十字架。我只能祈禱,為貧窮與受壓迫者堅守立場。我不會因為替他們發聲而遺憾,我不會向不公平鞠躬。」

羅國輝神父批評無良企業、諷刺李嘉誠是魔鬼的事件,已收錄入香港網絡大典,外國通訊社及加拿大、澳洲等傳媒都有轉載這宗新聞。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顧問陳滿鴻神父說,教區發表的遺憾啟事,對教區及李嘉誠的聲譽都已造成傷害:「因為一個人捐錢係責任,唔應該係威脅。」

陳滿鴻續說,教區對李嘉誠個人的不快而表示遺憾,這點只是關乎個人的感受與面子問題,公眾不會關心某位商家的個人感受:「大家關心嘅係窮人被迫上絕路,關心貧富不均、富商享有特權嘅狀況,呢點亦都係羅國輝神父言論嘅重點。」雖然教區提出事件已到此為止,但陳神父認為,誰是撒旦、誰是魔鬼,本身具有神學意義,也涉及公共利益,大家應繼續討論。

2010-11-11

呢個位有冇人坐?

當你在快餐店中的位子落座之前,你總要習慣性地問同枱的人:「請問呢個位有冇人坐?」得到否定回答,你才心安理得地坐下來用餐。

但是,這句看似彬彬有禮的問話背後,蘊含的潛台詞是,「如果這個位沒有人坐,那麼它就是我的了。就算你與我同枱感到不自在,我也根本不必理會。」這句問話的焦點在於物件的擁有權而不是周遭人的感受,它表達的是佔有的意欲而不是共享的和諧。

忽視持份者權益

不同於港式問法,英國人會說:「你介意我坐在這裏嗎?( Do you mind my sitting here)」在這樣的問話當中,被關注的並不僅僅只是位子的歸屬,而且還包括同枱人的感受。雖然,同枱人並非那個位子的擁有者,但是他們卻是持份者( stakeholder),因而其意見應該得到相應的尊重。而在香港人的觀念中,擁有權被視為至高無上,而持份者的權益往往就被忽視了,這才導致「呢個位有冇人坐」這種半文明、半野蠻的快餐店用語。

我們已經習慣了將全數精力投注在搶奪有限的資源上,以為佔有了一件物件就可以為所欲為。例如,地產商投得地皮之後就亂蓋屏風樓,富豪侵佔郊野公園區域作私人花園,電訊商濫用簡易申請程序胡亂在行人道安置網絡設備,罔顧地產項目附近、郊野公園或行人道其他持份者的利益。這種佔山為王、圈地為霸的觀念一日未改變,香港就仍舊是一個披着華服麗飾的野蠻人。

利奧

自由撰稿人

盡論中國:政府尋釁滋事 人民奈何?

從北京市民葉國柱因追討拆遷賠償在 2004年被控尋釁滋事,到河南三位年逾花甲的老農因「非正常上訪」在 2007年被裁定尋釁滋事,再到今次趙連海被控尋釁滋事及判囚兩年半,尋釁滋事罪已成為內地政府打壓維權和上訪人士越來越熟練的工具,對人民滋擾之嚴重、對人民權利之侵害,恰恰說明是政府打着維穩的旗號尋釁滋事。

罪魁禍首中央政法委

所謂尋釁滋事罪,在 1979年版的中國《刑法》中原是流氓罪的一部份。內地法學界對流氓罪的主觀意圖一向強調刺激說,即流氓罪的目的是「通過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來尋求下流無恥的精神刺激,達到某種精神上的滿足」,以此區別於侮辱罪及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

趙連海被指控的四宗罪,包括在街頭接受訪問引致市民圍觀、在法院外展示 A4紙標語、在餐廳聚會紀念毒奶粉事件一周年、替被強姦的李蕊蕊報案時在公安局外滋事,又有哪一宗是為尋求精神刺激?只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政府為甚麼如此打壓以趙連海為代表的毒奶粉受害家庭?如此尋釁滋事就不怕激化更大民怨甚至民變?有內地律師呼籲,記住在判決書上簽名的法官,相信未來他們也將接受審訊。但是,海內外矚目的趙連海案顯然不是大興法院可以作主裁決的,庭上法官只是傀儡而已。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指揮公檢法的北京市政法委,甚至是中央政法委。至於其目的,恐怕要等歷史審訊開始才會真相大白。

「司法審判者最不道德」

2004年 11月,維權律師高智晟在東城區法院為葉國柱辯護時說:「中國的國家機器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在限制及剝奪公民的人身自由方面的能量是超乎文明人類想像的。但能量漫無邊際的國家機器也有它無法改變的局限性,諸如其在控制人們的思想及是非價值判斷方面的功能局限……將葉國強、葉國柱這樣無罪的弱者投入監獄是中國(至少是局域)司法審判者最不明智、最不光彩、最不道德及最無能的選擇。」一番義正辭嚴的辯護辭,如今也適用於趙連海案。

(李平)

「爺」

在北京,如果想認識一下北京人的性情,先得了解一個字,就是「爺」。

許多北京人,都覺得自己是個「爺」,不管哪個階層,都有「爺」。做大生意的,固然是個「爺」,「貓」在胡同大雜院裏,也是個「爺」。

香港人可能不明白這「爺」的意思,那是一種很自覺的架勢。一個人,被人稱為「爺」,就有一定的地位,更多的人,自覺是個「爺」,也就端起個「爺」的架勢。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在北京做公司經理的朋友說,同樣是公司加班,如果在上海,給錢員工,員工就留下來加班了。但在北京,就得看「爺們」高不高興了,「爺覺得累了,想回家歇着」,就沒人加班了。

這次我們在北京拍節目,第一天就碰到兩個「爺」,一個是導遊,一個是旅遊巴的司機。前一個「爺」問他什麼都說不知道,後一個「爺」叫他去哪裏都不樂意。後來知道了,原來嫌我們拍攝時間長,不想幹。後來我馬上就把他們炒了魷魚,讓他們回家做「爺」去了。

正宗北京人裏,「爺」太多了,有空就指點江山,評說春秋,關心胡錦濤的前程,說累了就捧着一玻璃瓶茶水,歇着去了。結果,錢都讓外地人掙去了。以至今日在北京做真正大生意的,都是外地人,都不是「爺」。

(李純恩)

有孔子,沒平機

男女有別,不等於男女不平等,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白人國家的什麼「男女平權」,什麼「反歧視」,硬要抄襲過來,一定製造笑話。

譬如:有錢人找代母產子,精挑一個牙齒齊全,骨骼肥福,基因及格的女人,租用子宮,移配精子,把女人當工具。以西方的男女平權,百分之百歧視。

既然香港有一個仿白人社會的「平機會」,本該挺身執言,但「平機會」沒敢吱聲,因為億萬富豪,得罪不起,在香港,錢最大,有金權,就沒有女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平機」兩字,包括男女平權,天生與中華文化為敵。你是中國人嗎?這是最流行的政治交心題,凡中國人,就要支持借肚生子。

大陸各地夜總會舞廳的卡拉 OK貴賓廳,頭五名點唱率最高的愛國名曲,就是劉家昌大師的「我是中國人」。「中國人」的定義是什麼?歌詞甚為精警:「儒家的傳統思想,帶領我們的腳步。」

儒家傳統思想是什麼?千條萬緒,歸納一句話,就是「百行孝為先」。什麼是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後」不是沒有女兒意思,是沒有兒子。儒家思想不承認女性的人權,與伊斯蘭的塔利班有相輝映之處,所以富豪借肚產子,「平機會」不敢吭聲,是對的,若敢半句廢話,富豪可以到北京,請「孔子學院」的最高名譽院長胡錦濤國家主席終審定奪。

男女平權,在西方社會,是一切平等之母。然而在中國文化裏,妖、媚、姣、姦,壞的字眼,都有一個女字旁。一切華文課本和傳媒,俱已觸犯平等原則。人家「西方」,就已經推行文字改革,把 Chairman改成 Chairperson了,模仿白人,香港平機會就該發指引,把歧視女性的中國字都改掉。

還有「男主外,女主內」、「男耕女織」、「爸爸上班去,媽媽在家裏燒飯」的小學課文,都在踐踏女權。香港的「平機會」,平得不湯不水,要加大平機力度,特區政府就要多撥三十億,從頭「諮詢」,再行「研究」了。

還是什麼「平機會」,其實是西方的「普世價值觀」?祖國的嚴正立場:決不能把西方的普世價值觀移植到中國。孔子儒家,男尊女卑,上智下愚與「平機」勢不兩立。「平機會」害,不下於西方的普選,完全是「港英」白人給你特區留下的地雷。瞎子都看得出來,常識嘛,對不?

(陶傑)

2010-11-10

愛爾蘭按揭欠款增,恐現希臘式危機

歐洲債務問題再起波瀾。愛爾蘭住宅按揭欠供比率急增,引起市場擔心該國銀行可能陷入新一波信貸危機,隨時步希臘後塵,要靠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打救,愛爾蘭債券遭拋售,國債孳息升至新高,歐洲其他高風險負債國的債務違約風險亦上升。

愛爾蘭債價連續11天下跌,是自去年1月以來最長下跌期,10年期愛爾蘭國債孳息昨升至8.08%,與同年期德國國債孳息的息差,拉闊至破紀錄的553個基點。分析員相信,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愛爾蘭與德國國債息差將進一步擴大。與愛爾蘭同病相憐的,還有正為削赤而煩惱的葡萄牙,其債券與德債孳息息差,昨亦拉闊至歷來最高的449個基點。

與德國債孳息息差創新高

愛爾蘭政府今年3月出手打救3大陷入財困的銀行,這些銀行因肆意放貸而在商業房產和建築業泡沫爆破後遭受重挫。如今,住宅按揭問題成為威脅銀行業的新火頭,引起市場憂慮愛爾蘭銀行業受第2波巨額虧蝕潮侵襲,即使財政最健全的銀行亦可能無法避過。

截至今年6月底,愛爾蘭有逾3.6萬住宅按揭借貸者拖欠供款至少90天,佔整體按揭貸款4.6%,較9個月前增加了1.3個百分點。分析員相信,下月公布的9月數據將進一步攀升。都柏林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研究員David Duffy今年較早前估計,到今年底,愛爾蘭有多達20萬供樓者將淪為「負資產」,佔房貸市場四分一,這恐令供樓人士違約比例增加。

末日博士:按揭違約推愛爾蘭向懸崖

都柏林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凱利(Morgan Kelly)周一警告,按揭違約問題正把愛爾蘭推向金融懸崖。愛爾蘭政府上月估計,拯救5家銀行總支出將介乎450億至500億歐元之間,但凱利認為納納稅人最終需額外再付出300億歐元。凱利曾準確預測愛爾蘭經濟泡沫爆破,有「愛爾蘭末日博士」之稱,其言論激化市場恐慌,3家上市銀行的股價應聲跌至歷來新低,其中兩家跌幅一度達12%與19%。

愛爾蘭政府正絞盡腦汁,圖令投資者相信該國有能力自行度過金融困局,但財長上周把2011年削赤目標調高一倍至60億歐元,卻增加了市場對愛爾蘭財政能力的憂慮。雖然當局強調目前持有的現金,足以維持正常運作至明年中,但高盛首席歐洲經濟師Erik Nielsen周一表示,愛爾蘭「很大可能」會步希臘後塵,向歐盟與IMF求援。匯控固定收益研究部門主管Steven Major則建議投資者沽售5年期西班牙債券。他說﹕「(當債務問題)進一步傳染時,最危險的西班牙、意大利與比利時的市場,因這些國家不太可能有足夠能力避過日益嚴峻的財政挑戰。」

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專員強調,愛爾蘭仍未向歐盟求援,但重申愛爾蘭無法再沿用靠低稅率推動經濟增長的政策,當局應放棄現行稅率政策。債務危機陰霾重現,加上美國QE2令通脹預期升溫,金價昨再創新高,升穿每盎司1420美元水平。歐元周一受壓下跌,周二早段跌勢持續,稍後回穩。

蔡子強:「放下」,就能成佛

禪門公案裏,有我很喜歡的一則佛家故事:

有兩位僧人正準備涉水過河,恰巧有一位美麗的女子也在河邊,卻因水勢湍急而裹足。於是其中一位,便微笑着將她背在肩上,幫她渡河。不料,他的同伴看到後心裏卻十分憤怒,不是說男女授受不親嗎﹖更何況是出家人!心裏不禁悶了一肚子氣。

一個時辰後,當兩人回到佛寺,後者愈想愈不忿,終於按捺不住,責備對方,說他的行為可恥,違反了戒律。前者驚訝的說:「甚麼事可恥?我究竟違反了甚麼戒律?」

後者更加憤怒,說:「你竟然裝傻扮懵,你剛剛把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背在肩上呀﹗」

「噢﹗原來如此。」僧人終於恍然大悟,遂笑說:「我早已把這位女施主放低在河邊了,但相反,你卻一直背負着她呀!」

「放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說易行難的事。人往往會被心裏的不忿,折磨半生,甚至最終毀掉自己。

很多時,旁人大惑不解的,就是一些看似小事,卻會令某些人,人心變異,鬱結成恨,又甚至自尋短見,原因就是當事人放不低,想得太多,愈想愈鑽進了牛角尖、死胡同。

大家或許會有過以下經驗。有一天,終於痛下決心,整理積存的舊物。當中偶然翻出幾本封塵的日記。日記的紙質早已發黃,但你仍然饒有趣味,逐頁逐頁的翻看。在那些潦草的字體中,記錄了你的青葱歲月:

「今天,學校派發了成績表,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三甲不入。這是讀書以來的頭一趟,我難過得哭了出來。這是我畢生最失敗的一天,於是我懲罰自己,不讓自己吃飯。我發誓,要永遠記住這恥辱的一天,好讓自己日後有所警惕。」

「今天,我十分難過,剛剛與母親吵了一頓。我不明白她為何如此對待我,或許,我根本不是她親生的!我永遠不會原諒她。這個家已經沒有絲毫的溫暖,總有一天,我會離家出走!」

「我終於遇上命中注定的那一個,我將執子之手,與子終老;海枯石爛,永不變心。我知道終我餘生,將無可能會愛上其他女子。」……

看到這裏,或許,你已經忍不住莞爾。但至為尷尬的是,你甚至已經記不起,當日為甚麼會與母親吵架;那個曾經以為是自己生命全部的女孩子,如今印象、輪廓已經十分模糊;又或者,比起大學畢業後這十幾年所遇到的挫折和創傷,當天的所謂失敗,根本算不上怎樣一回事。

原來當年一度令你要生要死的,若干年後,才發現竟然原來是如此微不足道。

學習「放下」,是讓自己得到幸福的不二法門。

白人面具

特區政府崇洋,喜歡以「外國有先例」來抄襲治港。由於缺乏文化深度,「外國」(當然是指英美歐洲等西方文明國家,而不是北韓和緬甸)的許多垃圾,通通扛抬過來,擺在自家廳堂。

譬如「平等機會委員會」,其中一樣職責,是促進男女平等,同工同酬。

男女怎樣「平等」法?上帝當初造出兩種性別,就是要令男女不一樣。不一樣,不表示不平等。

像男女「同工同酬」─世界上許多行業,先天註定,適合男人做,男僱員是多數,像消防員、警察、軍隊。爭男女「同工同酬」,非立例要消防隊裏男女各佔百分之五十,這個世界就開始亂了。

這就是「男性霸權」嗎?廢話。許多行業,也先天註定,女性是多數,像幼稚園教師、空姐、護士。這些行業,比較適合女人做。

平機左派份子,這時就開始喧嚷:消防員、警察、軍隊都是戰場對外的武職,幼稚園教師、空姐、護士,都是社會對內的文職,「男主外、女主內」,還不是歧視女性?

這又廢話了。俗話說文武雙全,中國文化中文師孔子與武聖關公,地位相同,甚至主文的孔子還高一點點。男人當差人、消防員、大兵,生命沒保障,隨時一去不回。此一風險,即是對男性的歧視?女人做幼稚園教師、空姐、護士,都是安全職業,受到呵護,證明女性其實高一等,內外也無分別,英國的內政大臣,管監獄、移民,管國內的反恐防諜,薪金與外相一樣。男主外,女主內,何來的歧視?

一個社會,從生理和心理的特徵為性別劃分職業,好端端的行之有效,非要從西方白人世界那裏抄襲什麼「平等機會」製造無聊紛爭,就是廣東人說的「捉蟲入×窟」。

西方可以這樣搞,因為人家是白人─不錯,就是強調種族─白種鬼婆,睾丸酮比亞洲男人還高,三四十歲下巴就長出有倒刺的毛毛,粗聲大氣,鬼婆向鬼佬爭婦權,是他們生理基因躁動的內政。日本、韓國、哈爾濱和青島的黃種女子,生來嬌俏溫柔,不必跟西方鬼婆一起瘋。

戴一隻白人面具,企圖偷渡,溜進西方,遲早在移民局穿崩,給打兩耳光,踢回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模仿白人國家,人家發明這個,他非也抄襲盜版不可,就是把一隻白皮面具往頭上黏戴,以為就成什麼紐倫港、國際都會了。真那麼容易混?人種有異,性別不同,上帝就是有點歧視你。哈哈。

(陶傑)

2010-11-09

世博是成功還是失敗

中國二○一○年上海世博會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這是中國的成功。這是上海市的成功。」隨着國際展覽局主席藍峰的致辭,轟轟烈烈的上海世博會於十月的最後一天落下帷幕。

無可否認,此次世博會創造了「參觀人數之最」、「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國內大部份媒體都用「成功」一詞來形容它,但從老百姓權利角度來看,世博會的成功是建立在百姓權利失敗基礎上的。以國家利益之名奪民產上海世博會場館佔用大量的用地,使眾多的民宅和事業單位被拆遷。按照官方和媒體的說法,拆遷工作順利完成,但是民間版本卻讓人見到了世博會動遷過程中的黑暗與暴力。一部部血淚交織的城市拆遷史和上訪史隨處可見,掌權者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之名,行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之實,無情地剝奪了城市小市民的棲息地。

在受到強權威迫和脅迫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只好選擇沉默,僅有小部份人勇敢地站起來捍衞自己的權益。但他們的下場卻十分悽慘,正如《紐約時報》攝影記者杜斌出版的《上海骷髏地》所展示的:他們如何被強權剝奪尊嚴乃至生命:欺凌、追蹤、綁架、秘密監獄、勞教、酷刑、精神病院和肉體滅絕。與拆遷戶被迫得家破人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政府為了面子,無償地為非洲聯合館提供了一億美元的援助,只要想想這些援助的款項中有大量拆遷戶的血淚錢,就會對中國政府這種「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慷慨」產生痛恨與鄙視。在世博會舉辦期間,全國各地的維權人士、異議人士和宗教人士的言論自由和行動自由受到當地政府的嚴格限制,相關人員遭到嚴格的監管,不准隨意串門,不得自由走動,所有訪民不允許進京上訪、伸寃。

不僅如此,連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各種各樣的干擾。民眾搭乘地鐵「逢包必檢」、外地車輛進入上海「逢車必檢」,普通民眾買菜刀或者水果刀必須攜帶身份證進行登記……,這一切都證明了中共政府為維護上海世博會的安全已經到了草木皆兵以致過份限制民眾自由的地步;上海世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公民的生存權利與人格尊嚴被中共制度化地踐踏和劫奪」。

被扭曲為展示黨力工具一直以來,中國當局都希望通過舉辦一些大型盛世活動來對內凝聚民心、對外改善國際形象,但往往事與願違,世博會讓上海這個城市的生活變得更糟糕,和平時期對城市居民的盤問、搜包、驗證,讓人平添緊張的政治恐怖感。本應為公民服務的世博會,卻被中共當局扭曲成「展示黨力,揚我國威」的政治工具。這樣的世博會,是成功還是失敗

曾令俊

內地大學生

一句話影響一生

有人說,就像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取食物一樣,我們每天也必須吸取讚美,有人說,「全世界有四十億人帶着空虛感入睡,因為整天未曾得到一句鼓勵或肯定的話。」

這番話有沒有說到你心裏?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1888-1955)是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在美國和全世界影響廣泛。他曾經談到一件影響了他一生的小事。小時候他被家人和鄰居公認為是非常淘氣的壞男孩。九歲時,他父親娶了一個女子,就是戴爾的繼母。他父親向她介紹戴爾,並對她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可讓我頭痛死了,他說不定明天早晨會把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別的壞事,總之你防不勝防。」

出乎戴爾意料的是,繼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頭看看他,接着對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但還沒有找到宣泄他的熱忱的地方的男孩。」繼母說得戴爾心裏熱呼呼的,眼淚幾乎要掉下來。就憑這一句話,他和繼母建立友誼。也就是這句話,成為激勵他的動力。在這之前,沒有人稱讚過他聰明,他的父親和鄰居只把他看成壞男孩。繼母這句話,改變了他的生命。

台灣作家黑幼龍說,「一句話會影響人一輩子,很多人都能對別人發揮影響力,永遠受人感激。」你晚上坐在電視機前,握着遙控器一個一個頻道跳過去,沒有,沒有你要看的東西。打開雪櫃無意識的瀏覽食物,還是沒有什麼需要的……。你的心靈饑渴地想知道,你每天努力的活着,不是只為銀行存款,而是你個人在這個地球上的價值和意義。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肯定和讚美,因此我們也不要吝於讚美別人。但過度的、有個人利益目的的讚美,就變成恭維,變成擦鞋了。

(李怡)

2010-11-08

獅虎混合變 Liger


牠的頭像雌性獅子,但身上的紋像老虎,因為牠是一隻獅虎( liger)。美國這隻獅虎名叫「大力神」( Hercules),體重超過 406.4公斤,是全球最巨型的混種貓科動物。大力神體形龐大,但性格不太兇猛。

四個月大的弟弟埃里斯( Aries)在牠頭上爬來爬去,牠也不會發脾氣。牠們的父親是獅子,母親是老虎。在野生環境下,獅虎交配並誕下孩子的機會極低,歷來僅三宗個案。因為獅子多數在非洲生活,而老虎則在亞洲。

大力神兩兄弟,是南卡羅萊納州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刻意安排雄獅和雌虎交配下誕生,牠們還有兩名兄弟。美女訓練員拜比指出,獅虎很可愛,牠們原應有獅子的侵略性,但由於母親是老虎,令脾氣有所調節,「社交能力很高,喜歡將身體捲向你,又想你撫摸牠和跟牠玩。」英國《星期日郵報》

了不起的爸爸

曾家兩位小朋友,哥哥六歲,妹妹四歲,媽媽馬菁很傷心,告訴小兄妹爸爸的死訊。爸爸是開着四驅車,把寒衣送到玉樹囊謙縣去,在崎嶇的山路的最後一個急彎中,汽車失事,墜落山坡重傷身亡的。救災送暖到青海,九月已經辦過一次了,爸爸曾敏傑念着天氣這麼冷,那邊的孩子怎麼捱呢。用募捐的善款購買了足夠兩所小學用的棉鞋寒衣後,曾敏傑決定盡快起程,趕在嚴冬前行動。

爸爸曾敏傑出意外後,媽媽馬菁從北京趕到青海,堅強地把兩個孩子的爸爸送上靈車,往北京一路好走。她留下來,跟一大車物資往目的地進發,把寒衣親手交託到學校。天氣真的很冷啊,曾敏傑的送暖任務,由太太馬菁接棒,她把現場找到的丈夫的一雙鞋子穩穩帶好,說就這樣,要把丈夫行善的路,一直走下去。孩子,你看看你聽聽,曾敏傑叔叔和馬菁姨姨,心地多麼好,身體力行,關愛送暖。他們在北京經營的兒童教育中心,名字叫「家盒子」,常常幫忙民工的孩子。

曾家兩位小朋友,很快就會知道,你們的爸爸多麼了不起,你們的媽媽多麼堅強。或者,你們會問,為什麼離去的是我爸爸而不是別人的爸爸。嗯,你們抬頭看看,爸爸就是那顆比別的更閃比別的更亮的星星,他在那邊發光。孩子會問為什麼爸爸不乾脆在我們身邊發光。嗯,他一發光發熱,你們就以為他發火。孩子搶着說,我們爸爸從來不會發火,我們爸爸是了不起的好爸爸。嗯,好孩子,你們說對了。

(陳也)

2010-11-03

陳家洛﹕蘇聯是怎樣對付諾貝爾獎得主的?

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Gorbachev)在《回憶錄》中有一段關於諾貝爾和平獎的有趣故事。

他在1990年10月得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處境尷尬不已,因為蘇聯官方宣傳機關長年累月指摘「諾貝爾獎是西方帝國主義利益的喉舌」,而且蘇聯人民經過多年的潛移默化,總會覺得得獎人的光榮背後還有不可告人的陰謀詭計,獲獎的人很容易被塑造成人民的公敵。

在諾貝爾和平獎遴選委員眼中,戈爾巴喬夫是釋放東歐、結束冷戰時代的英雄,戈爾巴喬夫樂觀地估計和平獎可以曲線聲援他的「新思維」漸進變革政策,所以沒有斷然拒絕諾貝爾和平獎,在國內的政敵眼中,和平獎卻成了戈爾巴喬夫喪權辱國的佐證。最後,在痛恨的目光和謾罵聲中,他決定不出席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還得迴避或推遲有關的公開演講。

《齊瓦哥醫生》作家不接受文學獎

在《回憶錄》中,戈爾巴喬夫字裏行間對這些不公道的遭遇和抹黑不時表達委屈和無奈。可是,在蘇聯共產時期「持不同政見人士」要面對的政治批鬥、人格謀殺和長期迫害,遠比戈爾巴喬夫的待遇惡劣。

1958年,《齊瓦哥醫生》的作家帕斯捷爾納克(Pasternak),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表達「感謝、感動、驕傲、驚訝、慚愧」的複雜心情。蘇維埃作家協會聞訊後公開譴責帕斯捷爾納克「如猶大般為了30個銀幣而背叛人民」。

諷刺地,《齊瓦哥醫生》在蘇聯未能通過審查而成為禁書,但文稿被偷運出境並在20多個國家翻譯後成為暢銷作品。蘇維埃作家協會袞袞諸公沒有人可以說出作品本身出了什麼問題就盲目鞭韃帕斯捷爾納克,鬧出「我們沒有讀過《齊瓦哥醫生》,但我們必須譴責帕斯捷爾納克」這樣的笑話。

白色恐怖令作者及家人朋友感到人身安全受威脅,帕斯捷爾納克親自去信當局請求不要逼他離開蘇聯。在輿論壓力下,帕斯捷爾納克4天內發電報給遴選委員會,表示「鑑於社會高度關注這個獎項」,宣布改變主意,不會接受文學獎。遴選委員會則維持原來決定,並把該年的文學獎列為「待領獎項」。帕斯捷爾納克兩年後因肺癌離世,《齊瓦哥醫生》這部「地下」作品,卻要等到1988年解禁才得見天日。

作家索爾仁尼琴被強行送往西德

索爾仁尼琴(Solzhenitsyn)是另一位「未能出席」接受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蘇聯作家。他的作品道盡極權政治殘暴真相,早就是蘇聯政權的眼中釘。KGB主管安德羅波夫(Andropov)給蘇共中央政治局的文件中,就毫不保留地指出索爾仁尼琴的「反蘇反社會立場無可抵賴」,「一日他不離開蘇聯,諾貝爾文學獎只會助長他的氣焰,增加他的知名度和政治本錢」。

政治局就這個「索爾仁尼琴問題」持續爭論了數年,起初的主流意見是為了大局想「不好公開打擊這些敵人,可以的話用善意的姿態令其軟化」,但到了1974年當局終於接受安德羅波夫的要求,將索爾仁尼琴拘捕後強行送上開往西德法蘭克福的航機。

不過,索爾仁尼琴從來沒有完全擺脫蘇聯的掌控,KGB特工早已滲透海外「異見分子」的圈子,扮成「反蘇」人士贏取信任,近距離監視索爾仁尼琴和他的支持者的活動。索爾仁尼琴在蘇聯解體後回國,因支持前總統普京的強硬路線惹來批評。

KGB逾30項行動打擊沙卡洛夫

197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蘇聯氫彈之父兼人權分子沙卡洛夫(Sakarov)。沙卡洛夫的特殊地位一直令KGB頭痛不已,最多只能夠派出特工滲透沙卡洛夫和同是人權分子的妻子邦納(Bonner)的生活圈子,蒐搜集他們與「反動帝國主義勢力和西方情報特工勾結」的罪證。

當諾貝爾委員會把1975年的和平獎頒予沙卡洛夫後,安德羅波夫數年內授權KGB展開30幾項行動和措施打擊這個「蘇聯第一號公敵」,包括:

1. 企圖影響外地社會輿論,揭發和平獎如何密謀破壞美蘇和談的進程;
2. 在外地社會組織文章和輿論宣傳攻勢,抗議諾貝爾和平獎頒予沙卡洛夫;
3. 有組織地披露沙卡洛夫跟歐美情報機關的往來;
4. 爭取更多外地輿論抨擊諾貝爾和平獎的決定;
5. 挑撥離間,特別是製造沙卡洛夫與索爾仁尼琴爭名逐利的負面消息;
6. 製造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恭賀沙卡洛夫的假消息,誘使智利人權分子質疑沙卡洛夫的操守;
7. 動員阿拉伯世界反以色列、反猶太人的輿論來攻擊沙卡洛夫;
8. 假冒沙卡洛夫去信支持美國同志組織,企圖製造雙方「交往」的證據;
9. 向外地傳媒提供沙卡洛夫「精神有問題」的健康報告;
10. 拘捕其他活躍分子,殺一儆百,孤立沙卡洛夫;
11. 向沙卡洛夫寄出大量來自蘇聯各地的「求助信」,進行疲勞轟炸;
12. 蘇聯官方加強針對沙卡洛夫的妻子邦納,向她進行人格謀殺、揭發各式各樣的「醜聞」、散布關於她的謊言,進而打壓其餘家人的生活、逼使他們的家人離開蘇聯;
13. 沙卡洛夫因反對蘇聯出兵阿富汗,於1980年被捕後與邦納遭長期軟禁在戈爾基鎮,直至蘇聯解體前夕才獲得自由。

劉曉波獲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劉曉波夫人劉霞和《零八憲章》的聯署人自然成為大力打擊對象。只有憑良心講真心話的人,才能頂住野心、權力和意識形態對人性的玩弄和扭曲。翻閱蘇聯的歷史,喜愛弄權、視人民如糞土的在位者和爭取上位的人都曾對諾貝爾獎恨之入骨,這些人對獲獎的「異己」文鬥武鬥有之,驅逐出境有之,軟禁隔離有之,孤立抹黑有之。

帕斯捷爾納克、索爾仁尼琴、沙卡洛夫、戈爾巴喬夫見證了不同程度的打擊,有源自獨裁制度的,也有源自意識形態的,不少源自當權者的心胸狹窄和自信不足。他們都是「有爭議性」的人物,沒有完美無瑕的一生,可他們都曾奉上自己的自由和尊嚴來喚醒我們對真理、和平、公義的追求。

作者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2010-11-02

始作俑者現在再渾水摸魚 美介入中日釣島糾結更深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到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視察,日本對此大表不滿,但是梅德韋杰夫這次舉措,充分說明實際控制有主權爭議地區的重要,反映中國在釣魚島主權爭議,必須改弦更張,不能單靠口頭宣示,必須有切實行動體現主權;另外,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近日高調介入釣島紛爭,主動提出願做調解人,表面上美國欲緩解中日緊張關係,實際上加入了「美國因素」之後,釣島問題將更複雜,此乃反映美國利用每一個機會體現其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以遏制中國的崛起而已。

俄國實質控制南千島群島

梅德韋杰夫才可來去自如

南千島群島是指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以南、與日本北海道之間的齒舞、色丹、國後和擇捉四島,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日俄長期以來,就南千島群島主權爭議不斷,由1945年二次大戰之後,由前蘇聯和俄羅斯實質控制,俄國政令可以在這裏推行,俄國也投入資源發展當地經濟。梅德韋杰夫是首名到南千島群島視察的俄國元首,此一做法,不無提高個人聲望,為兩年後爭取連任鋪路的考慮,不過,前提是俄國完全控制南千島群島,他才可以來去自如。

梅德韋杰夫在南千島群島的國後島視察約3小時後離去,消息傳出後,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非常遺憾」,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傳召俄羅斯駐日大使,提出抗議。不過,明顯地,日本對他們所稱北方四島的無奈,與中國政府之於釣魚島的感受,極其相似。

日本與俄羅斯、韓國和中國都有領土糾紛,其中只有釣魚島,日本近40年來不斷營造實際控制局面而佔優勢以外,對俄國和韓國獨島(日稱竹島)的爭議,日本都處於下風。至於釣魚島的紛爭,始作俑者是美國,現在,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雖云在附近海域執勤,但是釣魚島是無人島,除了日本右翼人士曾在島上豎起燈塔和所謂界碑以外,據知島上並無其他設施。這一點,對於中國捍衛釣島主權而言,情並非絕望。

中日撞船事件之後,中國曾經宣示派遣漁政船到釣魚島海域執勤、護漁,將會常規化。起初,漁政船確曾馳赴釣島,亦有隨船記者報道海上保安廳船艦攔截和包圍漁政船,此後,內地官方和傳媒未有再提及此事。除非中國另有打算,例如直接空降釣魚島等行動,否則漁政船或其他具有中國公權力的船舶到釣魚島海域,是扭轉日本實際控制釣島的唯一可行之法,中國政府應該透露更多意向和具體行動,使海內外炎黃子孫知道中國政府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

中日就釣魚島主權紛爭,美國過去盡量置身事外,鮮有表態,不過,這次撞船事件之後,美國一再表示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明顯為日本撐腰。近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海南島與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會晤時,提出願意居中調停,舉行中美日會議,協調中日關係云云。美日軍事聯盟,日本接受美國核子傘的保護,肯定非常願意美國介入,以促成聯手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讓步;中國方面,若接受美國斡旋,則是在釣魚島問題正式引入「美國因素」,這樣一來,有關釣島爭議,美國就順理成章有了角色,就中國而言這是後患無窮;試想想,美國(包括希拉里在內)高調表明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在先,由希拉里做東,「召集」中國和日本外長商討釣魚島事件,美國角色傾向至為明顯,這算是哪門子的居中斡旋?無非是日美聯手壓制中國而已。

美國藉南海主權爭議

離間中國與東盟關係

不過,若中國拒絕美國調停,則可能讓國際認為中國不欲緩解與日本的關係,對中國的形象會造成負面影響。中國如何化解美國此一招數,考驗中國駕馭複雜外交事務的能力。美國這次出招,無論事成事敗,都顯示她想繼續成為全球霸主的心不息。美國及時利用撞船事件,乃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部署的借勢運用,因此,中國對希拉里的建議,要多從後遺症估量,若拒絕,則中國要掌握主動,爭取國際理解原則立場,使國際不致有中國拒人千里的印象。國際觀瞻,是中國在這波次外交博弈中要處理好的問題。

數月前,希拉里宣示南海有美國國家利益,其後在東盟會議上,就南海主權問題爭議上,離間一些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至於與中國並無領土問題的柬埔寨,希拉里近日在當地訪問時,則乾脆表示柬埔寨要尋求平衡,不要過於依賴某一個國家。中國與柬埔寨關係密切,目前有近400家中國企業在柬設廠,包括興建水力發電站、煤電廠等基本設施。希拉里的說法其實極其出格,可見她為了遏制中國,連起碼的外交禮貌也不顧了。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中國可以主張管轄海域的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陸地面積的近三分之一。由於歷史和現實的複雜原因,在中國主張管轄的海域中,三分之一以上處於爭議中,包括島嶼爭端、海域劃界、資源開發糾紛及漁業衝突等。由美國介入釣魚島爭議,可見中國的管轄海域,對別有用心國家而言,可資利用的機會甚多,中國政府除了小心應對以外,對於建立足夠的海上力量以保護海疆,也應該盡快付諸實行了。

羅國輝神父 : 魔鬼言論




富可敵國,卻容不下半點異見,李家之城,要人人噤聲;天主教香港教區羅國輝神父前晚狠批香港首富李嘉誠是魔鬼,結果慘遭報復。據了解,李嘉誠昨日派代表聯絡教區,對羅的說話表示「不高興」,要求教區回應,否則採取法律行動,企圖向教區施壓。教區及長實均拒絕回應事件。事件主角羅國輝一力承擔責任,指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當日的說話是他個人意見,不代表教區立場。有教友批評李家恃勢凌人,教會不會懼怕強權。

據了解,「魔鬼言論」昨日一出,李嘉誠即時派出馬姓助手聯絡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楊鳴章,表示對該言論「不高興」,要求教區「修正」,否則作出法律行動;由教區高層組成的諮議會今天將開會討論事件,暫時未定如何回應,教區高層昨日對事件封口;長實集團則未有回應本報查詢。剛過去的萬聖節,新蒲崗善導之母堂舉行另類哈囉喂晚會,由該堂主任司鐸羅國輝神父、教區秘書長李亮、本身是教徒的藝員羅蘭,以及電台靈異節目主持雲海主持,不少信徒「扮鬼扮馬」出席。羅國輝在活動後接受記者訪問時笑言:「扮嗰啲唔會真係變鬼 o架,唔扮嗰啲呢,就真係鬼影幢幢喇,香港撞鬼呀!」

羅國輝:係我個人意見

羅國輝之後續說邪靈不可怕,諷刺地產商才是魔鬼,「如果李嘉誠今晚嚟呢,肯定嚇死咗,佢好驚收尾嗰幾年 o架,啲發水樓一嚟呢,佢今晚肯定會驚死,如果大家樂嚟仲驚,所以嗰啲至係真正殺人嘅魔鬼呀」。

正正是這一段說話,令李氏「不高興」,要求教會採取行動,向羅國輝施壓。羅昨日得悉李嘉誠投訴後表明「一人做事一人當」,不希望令教區添麻煩,「呢啲係我個人嘅意見,同教區無關嘅,如果我有講錯嘅,你咪告我囉」。

不少教友在網上向羅國輝表達支持;有網友批評李家「恃勢橫行」,亦有教友提醒神父毋須懼怕強權,又指公道自在人心。羅國輝是教會內的禮儀專家, 1979年晉鐸,多年來擔任禮儀委員會主席,精通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臘文和法文,嚴守禮規,但講道方法幽默。教會所有大型禮儀均由他一手包辦,今次舉行萬聖節活動,亦屬教會內破格之舉。

北方四島



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島嶼,俄羅斯稱這四個島嶼為南千島群島 (southern kuriles),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 (northern islands / northern territories)。北方四島位於北緯43度23分—45度33分、東經145度23分—148度52分之間,東臨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東北面是擇捉海峽,西南隔根室海峽與北海道相望,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千葉縣的面積。   

北方四島資源豐富,四島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會之外,從而形成了暖寒流魚類相聚的場所,因此這裡有“魚類寶庫”之稱,當地人曾用“海膽亂滾,螃蟹重叠”來形容這裡水產的豐富。擇捉島和國後島屬於火山地帶,具有豐富的溫泉和地熱資源。   

國後島位於北海道野付岬東北,為四島中的第二大島。島長120公里,寬4—30公里,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島上的大部分地面覆蓋著火山噴出物,其東北部最高峰爺爺岳海拔1845米,是一座秀麗的二重圓錐火山。島上有原始森林約12萬公頃,分布在一些湖泊和溫泉周圍。主要礦藏有金、銀、硫黃、硫化鐵等。   

擇捉島位於國後島東北,長約203公里,寬約30公里,面積約3200平方公里,是諸島之中的第一大島。海拔10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7座。島上多湖泊,森林面積約30萬公頃。東側的茂世路硫黃礦為島上主要礦藏。   

齒舞群島也稱水晶島,是萌茂尻、水晶、秋勇留、勇留、志貳、海鳥、多樂等小島的總稱。總面積僅102平方公里。   

色丹島位於齒舞群島東北部,島長28公里、寬9公里,面積約260平方公里。該島的顯著特點是海岸線比較彎曲,大小港灣多。島上多草,畜牧業相當發達。   

北方四島還有很大的軍事價值,它有得天獨厚的隱蔽性,能夠實現徹底的通訊管制。在日本歷史上,北方四島曾起過特殊的軍事作用。1941年11月,日本海軍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結在擇捉島的單冠灣,然後從這裡出發偷襲了美國海軍據點──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戰時期,蘇聯在北方四島建立了空軍基地,美國也把“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和攻擊型核潛艇調向北方。美蘇在北方四島附近的激烈抗爭是與北方四島的軍事價值分不開的。   

日本對北方四島的領有關係在1855年就已得到確認。日俄戰爭後,日本占領俄國庫頁島南部。1945年2月美英蘇《雅爾塔協定》指出,“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同年8月,蘇聯派兵占領了國後、擇捉、色丹和齒舞四島。1946年2月,蘇聯單方面宣布將千島群島、南庫頁島及齒舞、色丹兩島並入蘇聯版圖,日本朝野對此不予承認。1956年10月19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把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交還日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政治遺產。   

日方認為,俄方利用日本戰敗強占四島是“非法占領”,只有將四島歸還日本後,日本才能與俄簽署和平條約。俄方認為其占領四島是二戰的結果,改變這一結果將意味著否定二戰。俄方主張,根據蘇聯和日本1956年簽署的《日蘇聯合宣言》,俄只能以簽署和平條約為條件將齒舞、色丹兩島歸還日本。由於雙方互不讓步,兩國至今未能簽署作為兩國關係基礎的和平條約。   

2009年7月3日,日本國會通過一項法律修正案,首次將北方四島規定為日本“固有領土”。這一修正案出台後俄方立即做出強烈反應。   

2010年11月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登上南千島群島的國後島。這是俄羅斯國家元首首次視察俄日之間存在爭議的島嶼。日本外務大臣前原誠司對梅德韋傑夫登上日俄爭議島嶼表示抗議。


濕疹的食療

濕疹有食療嗎?有一位郭小姐來信這樣說:「二十五年前,我經營美容院,手接觸了太多的美容品及熱水,結果得了濕疹,看了無數醫生,個個都是給盒白藥膏,一些藥,連什麼病都說不出。後來去政府勞工皮膚診所才得知是慢性濕疹,但沒法醫好,浸過『濕疹清』,好了幾天又復發,發展到皮很厚,一直裂開又痛,後來吃了你介紹的怪物飯,我吃了一個月,手就好了四分三……至今好了的位置完全沒有復發,還沒好的地方也沒有加重……」

謝謝郭小姐為大家分享經驗。怪物飯主要是生蒜與生薑,大蒜可以安定精神、緩解壓力做成的緊張,可使皮膚氣血循環好,而使肌膚紅潤,用大蒜汁加適量水調稀,可以治皮膚病。但直接吃生大蒜頗辣,而且口氣大。

有一條食療方味道很好,療效也大,我自己也試過,連吃兩個星期後,手指上及腳上的黃水泡消失,連帶厚皮也消失。食療方如下:花生連衣、紅棗、核桃仁、生薏米、赤小豆各四十克,大蒜三十克,放適量水當湯煮,每天喝兩、三次,連湯渣吃掉。用高壓鍋煮大概二十至三十分鐘,把花生與豆煮軟為重要。冬天了,薑要少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這是孔子的家鄉流傳的養生方法。冬天的時間胃熱,夏天的時間胃寒,所以怪物飯要去掉薑。 (嚴浩)

小孩沒娘

富豪代母借種,輿論大呼不可,聲稱小孩生下來,不可以沒有母親。中國人對「母親」有文化的戀癖,不但講粗話以母親開刀,歇後語和民謠,亦多強調「母親」的影子:「小孩沒娘,說來話長」、「小白菜,地裏黃,三歲兩歲,沒有娘」、「母親送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俄國淪為「蘇聯」之後,三流煽情小說「母親」也成為中國人奉讀的聖經。長江、黃河,是「母親的乳汁」。

「大堰河,我的母親」之類的老土詩句,在中國文學中到處橫流。除了「阿爺」,中國人最 Obsessed就是「母親」。忽然,億萬富豪的代母三星,在「外國勢力」的協助下,生下來沒娘了,用一句時下華文傳媒最肉麻的八股話:「觸動了千千萬萬香港同胞的心靈」,像「老幹部呼喚政治改革」、「溫總呼喚普世價值觀」一樣,許多香港的有識之士,也紛紛「呼喚代母三嬰的母親」,言詞感人,氣氛溫馨,眼看就像要開演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湧現一戲院婦孺的哭啼飲泣了,氛圍甚為詭異。小孩生下,不必有母,「西方國家有先例」。倫敦有一家「精子銀行」,為同性戀雙男婚姻找代母產子,出版了一本「基爸指南」( The Guide for Gay Dads)。

英國劍橋大學──看清楚沒有,英國劍橋呀,「品牌」喎──統計,嚴正宣布,一對同性戀「父母」養育的孩子,雖無生母,質量品格,絕不比「有阿媽生」的「正常」兒童低。今年三千二百名領養兒童,六十個由「基佬」父母抱走,雖然比兩年前增倍,但只佔兒童領養的百分之二,英國的輿論,認為太少,不滿意。母親的基因低等,有生母又如何?小孩在酒家戲院喧嘩不止,在飛機座位吵鬧,在商場公開拉屎,這些小安琪兒的「生母」都在一旁笑吟吟的看。

如果是一對基佬父母,譬如爸爸是艾頓莊,媽媽是米高積遜,由代母養子,一定不會出這種糗事,基佬都愛靜,基佬有潔癖嘛。香港一八四一年開埠,鴉片戰爭,就是沒有「生母」,人家「船堅炮利」送來一顆精子,直到十二年前,香港人健康快樂,到今天,大陸孕婦還是爭着要越境來生產。

代母產子,沒老母, So What?圍觀的閒雜人等,少替人家操心,小孩長大了,他的 EQ、胸襟比你寬宏,至少他的同學罵他「 X你老母」時,他會平常心,沒感覺,聳聳肩,答一句「好呀」,笑嘻嘻。

(陶傑)

星港有排比

新加坡交易所想話收購澳洲交易所,成為世界第五大交易所,威脅吓紐倫港,是否可以如願,仲係未知數。澳洲綠黨聲言反對,以國家利益為理由,就甚麼都可以反對啦。新交所內亦有人反對噃,原來係一位主要股東,持有新交所 4.9%嘅東京交易所,東交所恐怕新交所出價太高,以發行新股票支付,就會嚴重攤薄東交所持有嘅股權。

新交所總裁係併購高手,在歐洲曾將五個交易所合併,但在歐洲得啫,亞洲嘅「國家利益」因素遠遠大於經濟因素,行事唔會咁順利嘅。新加坡無時無刻不與香港競爭,樣樣有針對性,一啲政策收到預期之效。例如香港有迪士尼,配合鄰埠澳門賭場,成為吸引遊客景點,於是新加坡就扭轉數十年來嚴禁賭博嘅政策,一於開設賭場,並要賭場搵埋環球片場落腳新加坡。呢招幾得噃,賭場片場落成後,新加坡客似雲來,酒店餐飲業欣欣向榮,今年經濟復蘇驚人。

最近遇到一位新加坡公職人員,佢對香港與新加坡之種種數據對比,瞭如指掌,左丁山為之佩服,原來人哋對我哋咁有研究嘅,真係做到知己知彼。左丁山諗咗一輪,挑戰佢做乜新加坡部長咁鬼高人工?佢話有一條複雜公式計算,要選出六大行業最高薪嘅行政人員薪水,每個行業有一個平均數,然後將平均數加埋除六,再得一個平均數,作若干調整,先至成為部長薪水,但部長收咗現金薪水,就冇甚麼補貼,部長返工放工,要自己揸車,冇香港 AM車接送,如果部長要出席公開會議,可以向 carpool申請司機接送往返。

吳作棟做總理之時,覺得如果自己揸車,發生交通意外,在路上與另外一架車嘅司機談判,糾纏,不止費時失事,可能會影響埋官民關係,所以總理有司機接送。高官冇司機,一樣在晚上要與市民爭的士,佢話新加坡搭的士難過香港,貴過香港,尤其是晚上十一時半後,全部的士失蹤,匿埋。點解呀,因為十二時後,的士可以收午夜附加費( midnight surcharge),故此的士司機都要等到午夜十二點先至肯再出現!

(左丁山)